網頁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苗栗縣】頭屋國小尊師樓(2023)

 

1218【苗栗縣】頭屋國小「尊師樓」、AI競技教室落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602958707143746/


頭屋國小「尊師樓」、AI競技教室落成  縣長剪綵偕師生歡欣慶賀入新屋

頭屋國小18日舉行新建校舍「尊師樓」、「AI競技教室」落成揭牌典禮,學生表演祥龍獻瑞、客國語的兒童說唱,以辦喜事的歡樂氣氛慶賀入新屋;縣長鍾東錦和各界到場道賀,鍾縣長特別感謝協和慈善基金會、國際扶輪社等捐款助學,也跟學生體驗AI機器人足球PK賽,祝賀師生擁有嶄新、舒適的學習環境。

 

 頭屋國小校長謝福鈞表示,學校辦公室與中低年級教室2棟50餘年老舊校舍,在108年評估耐震能力不足、有結構安全堪慮,中央補助近7千萬辦理校舍拆除重建工程,但因受新冠疫情影響、營建物價波動,縣府陸續挹注約1,700萬,工程總經費達8,612萬,110年12月開工,興建1棟3層樓計13間教室量體的教學暨行政大樓。

 

 校方今天上午舉行新建校舍落成剪綵儀式,縣長鍾東錦率教育處長葉芯慧、國教科長謝佳容、校長謝福鈞等人主持,立委徐志榮、苗栗市長邱鎮軍、頭屋鄉長徐鑫榮、縣議員孫素娥、曾美露、許櫻萍、徐筱菁、余文忠和多位校長等人都到場道賀。鍾縣長分別頒發感謝狀給國際扶輪社、協和慈善基金會和前鄉代會副主席陳和鄰等熱心捐款助學。

 

 校方安排學生表演迎賓表演祥龍獻瑞、幼兒可愛的打鼓律動、客.國.英三聲道的說唱表演,鍾縣長頒贈紅包鼓勵,眾人歡欣鼓舞剪綵、為AI競技教室揭牌,鍾縣長也跟學生操作AI機器人,體驗足球PK賽的刺激氣氛;最後,鍾縣長和各界來賓,在操場上跟全體師生大合照,為熱鬧的落成典禮畫下圓滿句點。

 

 縣長鍾東錦表示,頭屋國小的「尊師樓」新校舍,由國際扶輪3501地區苗栗二分區的竹南扶輪社、苗栗中央社、苗栗福德社,共同捐贈60萬添購班級教學大型觸控顯示器,1樓資訊專科教室由協和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林光清捐贈150萬,建置AI競技教學設備,提供學童入門與進階的AI學習,讓孩子提早適應未來AI世代的來臨。

 

 鍾縣長說,校舍重建因物價飛漲才延誤完工,感謝捐款助興的團體和個人,希望新的A1教室寓教於樂,明年教育重點工作之一為營養午餐加碼10元,感謝頭份市公所計劃額外再加碼10元;就職一週年時他將訪慰志工跟老人家共餐,元旦升旗今年首度改到竹南舉行,大家不用起大早趕升旗,明年將在三義、銅鑼擇一舉辦,接續由海線、山線輪流參與,鼓勵大家都有愛中華民國的心。

 

 縣長鍾東錦說,至於要求各國中小下學期起懸掛「禮義廉恥」牌匾,主因是今年3月間率團到新加坡參訪培群學校,看到該校重視品德教育特色,學校懸掛「禮義廉恥」讓他印象深刻;鍾縣長強調,只要能彰顯「禮義廉恥」意涵,各校不必拘泥任何形式,但老師務必教導學生了解其意義,強調這項措施沒有政治和黨派的考量。

 

 教育處表示,今年全縣計有:西湖國小、頭屋國中、文山國小及頭屋國小等4所學校完成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工程,感謝各級民意代表協助爭取教育經費補助,縣府將持續改善校園環境,提供師生舒適的學習環境,也感謝社會各界捐資興學的善舉,共同努力把優秀學子留在苗栗就學,為苗栗培育英才而努力。


1101210日。栗縣頭屋國小AB棟校舍拆除重建工程

1210【苗栗縣】頭屋國小AB棟校舍拆除重建工程動土

頭屋國小AB棟校舍拆除重建工程動土

頭屋國小A、B棟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工程,12月10日上午開工動土,將興建1棟3層的行政暨教學大樓,縣長徐耀昌希望注重工程品質,並如期在111年12月完工,提供安全、舒適的優質教學環境,開創該校第2個百年教育新風貌。

 

 日治時期創立,至今已走過百年歲月的頭屋國小,A、B棟辦公室、中低年級教室是在民國50餘年間陸續興建的老舊校舍,經判定耐震能力不足且結構安全堪虞,亟待重建,以解決問題。

 

 在縣府積極爭取下,獲得教育部核定補助拆建經費6914萬4000元,縣府且自籌縣款762萬元因應物價高漲的工程經費,共計7676萬4000元辦理頭屋國小老舊校舍拆除重建。 

 

 拆除重建工程開工儀式,由縣長徐耀昌、立委徐志榮夫人王慧珍、議長鍾東錦、縣議員江村貴、孫素娥、湯維岳、余文忠、鄭碧玉、徐筱菁、立委賴香伶秘書林志豪、校長謝福鈞等人持鏟動土,並與村長、代表、鄉親等一起焚香祈福工程順利平安。

 

 縣長徐耀昌希望重建工程如期完成,以提供學子安全、舒適的優質教學環境,並傳承頭屋國小「誠樸、踏實」的優良校風,開創第2個百年基業。

 

 這項工程將拆除A、B棟老舊校舍共計24間教室,規畫新建1棟3層的行政暨教學大樓,配置13間教室,預計民國111年12月完工。

 

 建築師簡報說明,新建的校舍整體規畫以保留基地老樹的「永續融合」概念,建構出與環境共生的綠建築,主體結構且融入客家人「晴耕雨讀」精神,將客家人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透過環境教育代代相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