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新北市】國家檔案館(2025)*營建署專業代辦

 

【國家檔案館正式開館啟用】


🏢 國家檔案館正式開館啟用🎉
⭐️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今(22)日正式開館,國發會彭立沛副主委表示,館內除有檔案保存、修復及技術研發等專業場域,亦開放大眾藉由展廳、國家檔案閱覽中心及兒童體驗室認識與近用檔案,歡迎全民探訪這座屬於「每個人的檔案館」👏

⭐️檔案管理局今日舉辦盛大的「開館嘉年華」,推出富含檔案元素的闖關遊戲、手作體驗、文創市集與吉祥物阿凱將見面會等精彩活動,吸引近萬人來訪,共同慶祝我國檔案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彭副主委表示,這座國家級的檔案館,是政府重要公共建設,展現維護與公開國家智慧資產長期努力的重要成果。今(114)年9月2日起試營運,並於11月17日由總統主持開幕典禮,已吸引超過20萬人次來館,感謝全民的熱情支持,今天迎來正式開館,象徵政府對歷史保存及資訊公開的承諾,讓國家知識體系更臻完備,也延續屬於這片土地的記憶與故事。

⭐️彭副主委進一步指出,國家檔案館典存各媒體類型檔案,透過便捷應用與展示加值,讓檔案中的時代故事得以跨越世代,成為全民共同記憶,館內各項服務結合教育、人文與休憩功能,將成為全民學習與交流場域。未來,國家檔案館將秉持「最大開放、最小限制」原則推動檔案應用,實現資訊透明與開放政府的理念,誠摯邀請國人與國際友人走入國家檔案館,共同探索歷史、觸摸記憶,攜手見證臺灣的歷史發展。

📍國家檔案館位於新北市林口區檔案館路1號,每週二至週六9時至17時開放,週日、週一、國定假日及春節連續假期休館,更多活動及交通資訊請至國家檔案館官網查詢。

🔍 更多資訊請參考新聞稿
👉 https://www.ndc.gov.tw/nc_27_39529


【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隆重開幕】全民記憶由此啟航


🔍更多資訊請參考新聞稿
👉 https://www.ndc.gov.tw/nc_27_39509


「國家檔案館」開幕 總統盼在真相基礎上團結前行、持續守護臺灣民主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626


首座國家檔案館隆重開幕 看見臺灣邁向民主的歷程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9C323CD5AF418569


國家檔案館   建館紀要


114-07-08。一起走進我們的時光 國家檔案館志工召募中

112-12-06。「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榮獲第17屆優良工程金安獎

112-09-06。「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榮獲新北市工安獎特優


112-04-24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上梁 2025落成啟用

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邁入新的里程碑。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於今(24)日下午吉(2)時在新北市林口區國家檔案館基地依傳統禮儀舉行上梁典禮,由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親臨主典,與蒞典貴賓立法院洪孟楷委員等共同祝禱上香祈福,見證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達成階段性工程目標,並期盼工程能如期如質於明(2024)年底完工,2025年開館營運。


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致詞表示,國家檔案館將於明年底完工,具備100公里的國家檔案典藏容量,相當於200座101大樓高度,可滿足大約20年的國家檔案入藏空間需求,未來也將取得鑽石級綠建築及銅級智慧建築標章。設計上並特別著重與林口在地文化、環境結合,加強周邊社區共享合作,與區域共榮發展。

龔主委也指出,檔案管理局今年加入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並成立檔案國際交流中心加入「國際檔案理事會(ICA)」,以國際視野推動檔案合作網絡,期盼未來國家檔案館完工後,邀請更多國際機構來臺參訪交流,加深國際合作,提升臺灣的能見度。

立法院洪孟楷委員致詞表示,我們已有圖書館及博物館,而國家首座國家檔案館將坐落於林口地區,此國家級的建築,不僅眾所期待,更是林口居民的深切寄盼,感謝施工團隊的用心及當地里長的溝通協調,期望國家檔案館與在地連結、共榮共生,在中央與地方一條心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完成國家檔案館興建。

檔案管理局表示,國家檔案館建物僅占基地約四分之一,除保存既有綠地,同時廣植喬(灌)木,與周邊運動公園串聯形成豐富的都市生態綠帶,亦可延伸市民休憩空間。此外,基地毗臨住宅、學校、公園、商業區、影視旗艦區、新創聚落及未來媒體產業園區,國家檔案館的興建不僅創造區域整體發展,未來融合創意推廣與在地資源,將成為國內外探索臺灣底蘊的最佳人文知性景點。

國家檔案館落成啟用後,將具有國家檔案典藏(保存、整理、修護)、應用推廣(閱覽、展覽、研究、出版)、技術服務(媒材研究、長期保存)、行政辦公及教育休閒等功能,並將持續以維護民眾知的權利、致力檔案開放應用,開創檔案價值為目標,促進國家施政紀錄透明公開,以建構國家記憶最完整的素材中心、檔案應用研究最權威的中心與檔案媒材保存技術最專業的研發中心,並成為全民必訪的國家記憶學習中心。

為讓各界瞭解國家檔案館未來樣貌與服務內涵,檔案管理局邀請大家上網觀賞「佇立.國家檔案館」、「遇見.國家檔案館」影片

影片置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全球資訊網 https://www.archives.gov.tw/ 國家檔案館/願景藍圖/願景定位


110-06-04首座國家檔案館即將開工興建! 

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為先進國家知識體系三大支柱,為展現政府重視國家發展見證及國家智慧資產,以及達成政府紀錄公開透明且為全體國民共有共享之核心要務,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依據行政院106年核定之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推動興建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館址座落於新北市林口區國宅段,委託內政部營建署專業全程代辦興建,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釧建築師)設計監造,並於今年2月26日以新臺幣20餘億元決標,由豐譽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及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攬施作,預定113年主體工程完工及114年開館營運

這座國家級的檔案館,基地占約2.6公頃,本於生態共生理念,主體建築僅占基地25%範圍,為地上10層及地下2層的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未來在建築物量體及景觀施工方面,將以基地工程品質與安全為重,兼顧基地景觀生態保留及周邊視覺景觀與既有資源串接,整合行政、典藏及多元服務功能,規劃建置節能安全及智慧管理的檔案庫房與全館自動化,可容納100公里檔案典藏量,接近200座101大樓,並以提供舒適便捷的閱聽應用環境、互動體驗的展示學習場域與通透開放的館區空間為訴求,讓國家智慧資產獲得最周妥的保存,廣為全民使用。

本項新建工程歷經逾3年的規劃設計及採購過程,目前已陸續完成施工圍籬架設、工區整地及工務所組合屋等施工前置作業,並曾召開2次說明會,加強與在地居民充分溝通。由於主體工程預定於今年6月7日開始施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特別籲請居民諒解施工期間可能造成之不便,同時嚴格要求承商遵循施工安全規範,務必減緩對周遭環境之影響。基於防疫為重之考量,原籌辦動土典禮停辦,並擬定施工防疫對策,依預定進度推動此項建設,期待4年後結合知識、教育、文化、休憩功能的國家檔案館落成啟用,朝向國家記憶最完整的素材中心、最權威的國家檔案應用研究中心、最專業的檔案媒材技術研發中心及成為全民必訪的國家記憶學習中心四大面向定位發展,並融合創意推廣與在地資源,與地方共生共榮,成為國內外探索臺灣底蘊的最佳人文知性景點。

為讓各界瞭解國家檔案館未來樣貌與服務內涵,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提出「國家檔案館五大建設理念」(資料如附),也邀請大家上網觀賞「遇見–國家檔案館」( 影片置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全球資訊網(www.archives.gov.tw)/國家檔案館/願景藍圖/願景定位 ),與您一起預見美好,共同迎接屬於全民的國家檔案館。


新聞稿附件(國家檔案館五大建設理念)







「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施工前說明會【110年4月14日】














2021-04-14國家檔案館開工在即 打造林口知識新地標

基於檔案為國家知識基礎,為利妥善保存國家發展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擬定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經行政院核定後,委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辦。本工程於110年2月26日決標,發包施工費為新臺幣20億9,780萬元,預定110年4月12日開工,113年底竣工。

興建國家檔案館 帶動國家發展

推展檔案意識與價值,不僅是國家發展民主化進程中,政府推動資訊透明的核心要務及重要職責,也是前瞻實現轉型正義的必要課題。迄今,我國缺乏國家檔案整體建設,又依檔案法第22條揭示國家檔案至遲應於30年內開放應用。因此,推動本工程以保存國家重要歷史紀錄及建構國家知識體系,奠定永續發展根基。

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簡介

營建署表示,本案為1棟地下2層、地上10層之鋼筋混凝土建物,總坪數約14,846坪,完工後將取得銅級智慧建築標準及鑽石級綠建築標準,外觀呈現現代、簡潔、穩重及文化創意之風格。本工程設計最大的特色在於外牆裝修的部分,採取烤漆玻璃排列組合成地層堆疊圖案,象徵國家記憶紮根的意象。

未來定位

本案規劃建置之標準庫房,得以滿足未來20年國家檔案典藏容量。另外,本案加強公共空間與軟硬體設計,並提供舒適且多元之閱覽及休憩場域,同時整合周邊如林口社區運動公園等社會資源,結合教育、文化、休閒,具觀光遊憩景點的發展潛力。


109-09-09珍惜保存檔案 行政院編列25億預算興建「國家檔案館」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9)日出席「第18屆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暨金質獎頒獎典禮」,親自頒發獎座,向檔案管理績優機關與人員致敬。蘇院長表示,國家重視檔案的保存,行政院特別編列25億的預算興建「國家檔案館」,未來檔案要更開放並持續數位化,希望國家檔案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精彩,也讓國家更好。

蘇院長指出,「凡人走過的必留有足跡」,他的父親是最基層及認真的公務員,小時候他常在假日跑去辦公室,看父親加班寫公文、批公事,父親的字非常漂亮、工整,一字一句,一筆一劃,文筆非常好,令他相當敬佩。如今他也要批公文,每個批示都有決定性影響,且公文到他手上時,已經過多少人的研析,公文的每字、每頁、每卷,攸關許多人及國家,因此必須留下檔案。

蘇院長強調,一個國家能真正重視檔案留存,表示這個國家、國力已達一定水準,也表示這一代人知道要尊重前人走過的辛苦,體認現在是多麼重要,以及要為未來留下什麼。

蘇院長表示,國家設立檔案局,重視檔案的留存,並頒發金檔獎及金質獎,肯定並獎勵檔案管理績優的機關與同仁,也藉此希望各機關都能以此為標竿及榜樣,讓機關有金檔獎的水準,每個人都以得金質獎為榮耀。如此一來,相信國家一定會更好,因為在要開始規劃時,就會競競業業,完成後還懂得珍惜保存。

蘇院長表示,這些年來,國家一代一代、一年一年保存下來的檔案十分可觀,計算國家檔案高度的單位不是用「公分」或「公尺」,而是以「公里」計算,而且還是用101大樓的高度算。去(108)年他來頒獎時,國家檔案疊起來已有45座101大樓的高度,今(109)年已達48座101大樓(約24.5公里)。院長笑稱,101要好多年才蓋得起來,但檔案局在一年間就蓋了3棟101大樓,非常了不起,更代表大家都很重視。

蘇院長表示,行政院特別編列25億的預算要興建「國家檔案館」,目前正進行招標作業,預計最快在今年底動工。國家檔案館可典藏的實體檔案容量,可放進幾十座101大樓。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也需與時俱進,將檔案數位化,讓檔案更好查詢。在科技的協助下,現在的檔案只要「一按」就有,以前他當律師時要備著判例,現在都靠「一指通,萬事通」,所以檔案的數位化非常重要。

蘇院長強調,過去是威權封閉的時代,現在應盡量公開檔案。院長也笑稱,因為會被大家看,他本來字寫得又快又草,現在只好乖乖地簽名,以免哪天有人想看他批過的公文。也希望每位在寫公文的人都注意,往後自己經辦的公文可能被找出來,所以現在要寫好一點。

蘇院長表示,今天特別來頒獎,要向得獎的機關及個人致敬,也感謝評審委員南來北往認真評審,讓得獎人更有榮耀。國家重視檔案的保存,也請大家跟金檔獎、金質獎得主學習,讓檔案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精彩,讓臺灣越來越漂亮。

今日院長逐一致贈獎座給得獎機關及得獎者,並與得獎者及其同事、親友共同合影。

國發會表示,目前檔案局典藏的國家檔案長度已達24.5公里,對外開放的檔案也有近340萬筆。為表揚檔案管理績優機關與同仁,自92年起逐年辦理金檔獎及金質獎評選,今年共有219個機關、75名人員參加,經評選後共有15個機關及15位檔管人員獲獎,各獲獎機關對檔案管理不僅付出極大心力,更充滿創意及特色。


2019-04-29專業代辦「國家檔案館統包工程」專題報導

一、工程緣起


為推動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樹立國家記憶中心,以妥善保存政府施政紀錄,促進檔案開放應用,推展檔案意識與價值,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提報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並委託本署代辦國家檔案館興建事宜,以作為保存國家重要歷史紀錄及建構國家知識體系之場域,奠定永續發展根基。

二、工程位置及基地外部空間配置

本基地位處新北市林口區,林口社區運動公園之南側,四面分別臨接公園路、文化一路一段及仁愛一路,及15米計畫道路所圍之街廓內北側大部分土地(約佔90%),基地形狀呈梯形,該街廓周邊已設置人行步道,基地內部現階段為閒置空地,上方植雜林,內部無佔用,高程尚稱平整,基地周邊之排水系統,均已建置完成。距離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一交流道北側約900公尺、捷運機場線A9站約1.5公里。
因基地為閒置空地,既有密林生長於此,在建築配置上保存基地70%以上的既有森林,量體配置在基地西北側的角落,低建築開挖面積,為了讓原始森林持續生長,降低擾動。主要出入口從仁愛一路進入,檔案卸貨平台設置於公園路側,因應保存檔案流程,特將公共區域與非公共區域動線區分於兩端,並於基地東側設置森林小徑,讓行人散步於緩坡上,以不同高度觀看森林面貌,展現出另一種對於土地記憶的紀念。



三、工程內容及特色


本工程基地面積約為25,686平方公尺,預計興建地下2層地上11層之混凝土造(局部鋼構) ,總樓地板面積約53,655平方公尺之國家檔案館,總計畫經費約25.04億元。

本館存放國家重要檔案紀錄,檔案庫房外觀如同岩層切面紋理一般。底層紅色象徵林口特有的紅土地質,漸層堆疊至上部反映天空環境,象徵著從在地扎根至清透開放。建築平面強調基地原生森林、量體、人的互動,因此將公共區域抬高至二樓及三樓,四樓至十一樓為機關辦公室及檔案庫房。從森林小徑穿梭於既有密林中,直達二樓大廳,再一步步地向上走進國家檔案館的核心,詩意的表達出檔案館如同巨石矗立於森林深處,在綠意與青空的相映下,整體的氛圍象徵著歷史的沉重與輕盈,透過國家檔案館的興建,展現「國家發展經驗及人民共同記憶」,提升國人在教育、文化、研究及歷史之知識能量與認知水準。

四、預期效益

本工程已委託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釗建築師)完成基本設計及統包需求書,後續將辦理統包工程採購事宜。希望透過妥善之軟硬體建設及營運階段以各種型式展現檔案知識,注入檔案生命力,將檔案資訊轉換為國家智慧資產,讓全體民眾共享。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屏東縣】恆春文化中心興建工程(2025)

 

恆春文化中心 | Facebook


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11/15開幕 萬人牽手護古城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511070155.aspx

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11/15啟用 開幕慶多元演出連6週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510150178.aspx


恆春文化中心附屬圖書館 沉浸純白系夢幻書香世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7 14:17:07)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將於6月22日正式開幕,館內2、3樓為圖書館,呼應建築外觀以船隻為建築外型,圖書館內部仿船艙設計圓弧高聳、可容納萬冊藏書的白色書牆,成為視覺亮點,為恆春讀者提供嶄新舒適的閱讀空間。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指出,恆春文化中心附屬的圖書館,包括了親子閱讀及自修空間,將近100席閱讀座位,藏書以「恆春」、「民謠」為主題,目前蒐藏恆春民謠、音樂、文史、地方風俗、劇場、生態、屏南旅遊、繪本圖書約3,500冊。

圖書館內部空間以簡約白色呈現明亮靜謐的氛圍,仿船艙的圓弧牆面,一整面壯觀書牆,讓讀者可直接借閱於座位區閱讀,偌大的落地窗引進自然光,讓書香與光影交錯,戶外有如甲板的露臺區,還可遠眺恆春山景,悠閒享受閱讀時光。

文化處表示,為推動在地民眾閱讀風氣,這座小而美的圖書館將以恆春學及民謠等書籍,作為未來主要的館藏方向,期待民謠館作為恆春學在地文化傳承、以及民謠研究的基地,正式開幕後,歡迎民眾多多利用,一起走進這艘大船,閱讀恆春民謠,閱讀恆春的歷史。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於111年動工,為地下1層地上3層樓的建築物,由台灣新銳建築師獎得主建築師王銘顯與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聯合設計,建築設計融合了海洋文化及古蹟等元素,建築有如停泊在海灣中的船隻,且與周圍的古城相融合,為恆春的新地標。而內部的空間,也同樣融入恆春古城、月琴,以及船的意象,規劃為聲音博物館、民謠展示空間、傳藝教室與圖書閱覽區。

圖書館書牆

圖書館閱讀區

圖書館閱讀區

親子繪本區

2022-09-02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開工動土 預計兩年後完工

屏東縣政府新建恆春文化中心計畫,繼施工中的民謠館工程,第二階段劇場館2日舉行開工動土,預計114年完工,成為國境最南的藝文新地標。

今日動土儀式由潘孟安縣長、恆春鎮長陳文弘、各級民意代表等人共同出席。縣長潘孟安表示,恆春文化中心的建築設計,外觀媲美屏東演藝廳,未來不僅是屏南藝文人才培育基地,也是恆春半島文化的指標,成為歌謠、戲劇、電影、演講等藝文平台,遊客在享受藍天碧海的半島風光之餘,還可以看到恆春「定目劇」傳承400多年最在地的文化。

斥資8億的恆春文化中心規劃案,甫獲得2022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最高榮譽卓越獎,由台日跨國建築團隊合作設計,整合海洋文化、古蹟等元素,融合周邊恆春古城城牆,如同海灣中停泊的船隻;內部空間規劃同樣融入古城及月琴等意象,強化在地特色。

文化處表示,民謠館已於去年底動工,目前整體進度約25%,預計明年初完工,包含恆春民謠館、聲音博物館、以及圖書閱讀空間,將成為恆春半島重要的民謠培育中心。

劇場館興建經費約6.5億元,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物,規劃650席演藝廳、200席視聽會議室、以及相關演出排練、節目錄製、餐廳、商場等商業服務空間,戶外露臺設計可眺望恆春古城、山景,預計114年完工。



2021-11-18恆春文化中心開工動土 帶動屏南藝文發展

屏東縣政府推動「恆春文化中心」興建工程,18日舉行動土儀式,預計112年完工。屏東縣長潘孟安、立法委員周春米、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文資局長陳濟民、恆春鎮長陳文弘及各級民意代表、地方仕紳共同出席,祈求工程順利。縣長潘孟安表示,恆春半島是觀光重鎮,是月琴的故鄉,這座全國最南端的文化中心,未來將作為藝文展演、創作及民謠人才培育的基地。

縣長潘孟安表示,恆春半島擁有全國知名甚至唱向國際的民謠文化,多元的文化特性與豐富的山海生態,更是原創音樂發展聖地。但長期以來屏南地區欠缺合適的展演活動空間,為平衡南北文化環境差距,縣府向中央爭取新建恆春文化中心,除了持續民謠文化扎根、推廣,也將邀請國內外優質團隊演出,提升在地民眾的藝文參與,落實文化近用。

文化中心分為民謠館和劇場館,基地位於恆春國中、恆春社福館、以及國定古蹟恆春城東門之間,總經費近8億,佔地面積8,650平方公尺。由今年獲台灣新銳建築師獎得主建築師王銘顯與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聯合設計,建築特色整合海洋文化、古蹟等元素,如同海灣中停泊的船隻,融合周邊恆春古城城牆,具有地標性;內部空間規劃同樣融入古城及月琴等意象,強化在地特色。

文化處表示,第一階段民謠館工程獲中央前瞻基礎建設經費1億5,700萬元補助,工期545日曆天。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樓建築物,內部空間主要規劃為民謠展示空間、聲音博物館、民謠傳習教室、及圖書閱覽空間等;另劇場館興建經費約5.9億,也已完成設計,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物,規劃有670席座位演藝廳、200席視聽會議室、以及相關演出排練空間;且包含餐廳、商場等商業服務空間。

文化處強調,恆春文化中心完工後,將串聯周邊恆春社福館、恆春古城、恆春國中、及行政設施的戶外開放空間,形塑恆春文化生活圈,讓遊客體驗國境之南的觀光魅力,也能感受在地豐厚的藝文氛圍。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新北市】市立圖書館第二總館(2031)

 

新北市圖第二總館邀民眾命名!三重分館懷舊迎新系列活動登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0 10:14:54)  未來將座落於三重的新北市圖第二總館預計於民國120年完工,邁向新的里程碑,為提升市民的參與感,新北市立圖書館特別於11月9日至11月23日舉辦「命名活動」,邀民眾集思廣益,共同參與新館命名活動,一起迎接21世紀新型態圖書館的到來。

已有47年歷史的三重分館,陪伴在地居民走過無數時光,隨著第二總館計畫正式啟動,舊館即將走入歷史,為了紀錄舊館在地居民數十年的回憶,同時讓建築界及市民更加了解新北市圖第二總館的規劃,新北市立圖書館特別從11月9日至12月20日於三重分館推出「城視跨閱」懷舊.迎新活動,規劃包括「藍圖映閱」首獎藍圖展、「眾聲參閱」議題工作坊、命名活動、以及圖書館之友回娘家等,邀全民共同參與未來藍圖。

「城視跨閱」懷舊.迎新活動9日於三重分館正式展開,民眾除了可以透過「藍圖映閱」第二總館首獎藍圖展,一窺未來第二總館的雛形;還可以透過展區的《記憶之線》與《願景之網》互動牆,或者臉書提案等方式,共同參與新館命名活動,一起期待新北閱讀新地標的誕生。

另外還有針對建築業界、學界推出「城市有書香|Library for City」建築美學工作坊,邀請被建築界譽為城市的觀察者、空間的詩人,同時也是臺灣設計界的倡議者與實踐者的龔書章教授,將以建築師的視角和大家分享如何從建築美學與城市設計出發,建構出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圖書館」。

「城視跨閱」懷舊.迎新活動11月9日起至12月20日止新北市立圖書館三重分館展開,迎新活動包括11月9日至11月23日的新館命名活動、11月9日至12月20日「藍圖映閱」首獎藍圖展、以及11月16日、23日、29日的「眾聲參閱」議題工作坊,11月16日(日)「打開圖書館的心門|Library for People」,將邀請參與者透過觀察、思考,重新想像圖書館的空間樣貌,並藉由空間共創體驗活動,設計出屬於自己的閱讀角落;11月23日(日)「書裡相遇.閱讀相聚|Library for All」,則引導青銀世代從自身的閱讀經驗出發,並透過觀察、攝影與拼貼創作,打造讓「青銀共學、跨代共創」的共享空間;11月29日(六)「長大的圖書館|Library for Future」,則以《圖書館不安靜》繪本為引導,帶領親子協作,體驗空間思考與創造的樂趣。

12月即將謝幕之際,則推出「時光留閱・回娘家」懷舊活動,讓市民在告別與期盼之間,重溫過往,同時參與未來。12月13日至12月20日「時光留閱回顧展」,將展出三重分館最具代表性的「悅讀一夏」活動成果繪圖與作文作品;12月6日(六)及12月13日(六)「圖書館之友沙龍茶會」,則邀請大壁畫與悅讀一夏歷屆創作者回娘家,見證三重分館邁向新里程碑的重要時刻。詳細活動資訊及報名方式請至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查詢  http://www.library.ntpc.gov.tw


陪伴在地居民走過近50年時光年的三重分館,隨著第二總館計畫正式啟動,即將走入歷史,新北市立圖書館特別從11月9日至12月20日於三重分館推出「城視跨閱」懷舊.迎新活動,於9日正式展開


新北市圖第二總館建築外觀首度曝光!2025新北閱讀節「共讀.未來」創造城市的多重想像

斥資40億,未來將座落於三重的新北市圖第二總館建築外觀今(23)日於市政會議中首度亮相。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圖書館在城市發展扮演的角色日益受重視,世界各地許多城市都砸下鉅資建設新館,新北市繼104年打造全國第一座符合「通用設計」的板橋總館,同時結合科技應用,以智慧數位化閱讀服務,帶動全新的趨勢風潮,締造許多創舉,未來第二總館除了延續板橋總館創新的服務概念,同時將持續創造AI新趨勢應用於圖書館中,也期待即將邁入下一階段的新北市圖能有更亮眼成績。

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2025年新北閱讀節特別規劃「共讀·未來」特展,透過「共讀‧我們的生活」與「共讀‧新世代圖書館」2大主軸,展現新北市升格迄今閱讀翻轉的蛻變與新生。新北市文化局張局長在今(23)日的市政會議中,以「共讀‧未來」為題進行專題報告,除了分享新北市升格15年來,挹注大量資源,透過軟硬體建設的結合,於全市各區打造特色圖書館,讓閱讀成為一種城市風格的嶄新樣貌;同時備受各界關注,以「打開書本」為設計理念的第二總館建築外觀亦正式曝光,未來第二總館將透過各種不同科技,打造符合時代趨勢並契合社會需求的新世代生活圖書館,邀請市民共同期待屬於新北的閱讀未來式。也歡迎大家到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2025新北閱讀節「共讀·未來」搶先一睹第二總館未來風貌。

侯友宜市長聽取簡報後表示,為了平衡新北市的區域發展與提升閱讀能量,新北市積極推動溪北建設發展,除了於三重打造新北第二行政中心,115年完工後將串聯新板特區與新莊副都心,成為新北市三大軸心,提供市民整合性公共服務;市府同時重視市民的閱讀品質與環境,因應民眾對文教設施需求的日益強烈,新北市圖第二總館也預計於民國120年完工,將結合知識、科技與生活,為市民打造兼具永續、人文與國際視野的閱讀地標。新北市圖第二總館與三重第二行政中心都是推動溪北地區發展的指標性建設,將帶來全新能量,讓新北市的城市發展跨向新的里程碑。

2025年新北閱讀節「共讀·未來」自4月19日起至5月30日止於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新北市立圖書館各區分館同步展開。4月19日至5月2日「共讀·未來」主題特展以「圖書館的現在與未來」為視角,透過生活化的閱讀空間、在地文化、多元社群到全齡學習,完整呈現新北市推動城市閱讀的進步與轉變;另外還有第二總館競圖成果與未來藍圖,透過建築模型、設計圖稿,勾勒跨越世代、科技與生活交織的未來圖書館,新北市長侯友宜也特別頒發第二總館的競圖獎金給建築師團隊,並且邀大家一起來觀展,留下對市圖第二總館的期待,共同構築新北閱讀新地標的未來藍圖。

除了閱讀特展,2025新北閱讀節系列活動還有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小小館員體驗、閱讀與城市探索之旅、借書抽限量收藏紀念借閱證等不同形式,靜態與動態兼具的閱讀活動,2025新北閱讀節詳細活動資訊請至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查詢(https://www.library.ntpc.gov.tw/)。

2025-04-23新北公布第二圖書總館設計 侯友宜:以知識、科技、生活打造市民大客廳

【新北市訊】為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新北市政府自4月19日起至5月30日於市府1樓大廳舉辦2025年新北閱讀節「共讀·未來」特展,文化局也於今(23)日市政會議上以此為題進行專題報告,說明新北市圖書館提供的多元化服務,以及未來三重的新北市圖第二總館整體規劃。市長侯友宜表示,第二總館以知識、科技、生活為目標,結合周邊學校、人文、交通及生活打造市民大客廳,期待120年完工後提供市民全齡共融閱讀空間,也畫下新北閱讀城市新里程。

侯友宜說,為了平衡區域發展與提升閱讀能量,新北市104年在溪南板橋打造新北市立圖書總館,112年再宣布於溪北三重地區興建第二總館,以生活、科技、知識為目標,結合周邊社區、學校、人文產業、交通,打造具「城市地標建築」特色的現代化全民共融圖書館。

館內設置地下三層地上八層的空間,地下1樓至3樓為汽機車停車場滿足在地需求;1至2樓做為「休閒交流中心」提供民眾交流共享的生活廣場,並以圖書館入口為中心結合休閒產業提供「複合商業服務 」。館內還設有「創新學習場域」,規劃資訊牆服務櫃台、XR親子兒童劇場及多媒體區等,並提供智慧尋書機器人、VR沉浸式閱讀等「科技影音體驗」,讓不同年齡層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目前有106座公有圖書館,為全國最多,服務範圍從都會至偏鄉、山上到海邊,並積極透過行動書車、通借通環等多元化服務,提升閱讀便利性。在硬體設施上,不僅規畫興建第二總館,108年至113年投入8.1億元新建10館、改造180館,114年至120年內將再投入45.2億元新建9館、改造206館,希望讓新北市處處都是閱讀的好地方,建立美好的人文環境,讓閱讀存在市民生活及心中。

隨後,侯友宜也出席2025新北閱讀節「共讀.未來」特展,頒發第二總館的競圖獎金給建築師團隊,期盼在建築師團隊的努力下,第二總館能圓滿落成。同時於現場展出第二總館競圖成果與未來藍圖,侯友宜歡迎市民前來觀展,透過建築模型、設計圖稿,認識這座勾勒跨越世代、科技與生活交織的未來圖書館。

文化局補充,2025新北閱讀節「共讀·未來」自4月19日起至5月30日止於新北市政府1樓大廳、新北市立圖書館各區分館同步展開。4月19日至5月2日「共讀·未來」主題特展以「圖書館的現在與未來」為視角,透過生活化的閱讀空間、在地文化、多元社群到全齡學習,完整呈現新北市推動城市閱讀的進步與轉變。

此外,2025新北閱讀節系列活動還有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小小館員體驗、閱讀與城市探索之旅、借書抽限量收藏紀念借閱證等不同形式,靜態與動態兼具的閱讀活動,歡迎至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查詢( https://www.library.ntpc.gov.tw/ )相關資訊。















































2022-07-30新北市立圖書館三重分館將投入30億重建 侯友宜盼打造城市新地標 提供市民休閒新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