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嘉義市】義昌公園前瞻地下停車場工程(2025)

 


黃敏惠市長率隊視察嘉義市義昌公園地下停車場工程 兼顧停車、智慧與永續綠建築 打造嘉義市新地標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29 09:56:45)  嘉義市近年商業、觀光蓬勃發展,逢尖峰時段或假日及連續假期,位於市中心的義昌公園一帶停車位經常一位難求,嘉義市政府積極爭取義昌公園前瞻地下停車場工程建設。 3月27日由黃敏惠市長率領市府團隊前往義昌公園地下停車場工地視察,實地瞭解工程現況。交通處指出,招標過程中歷經大環境營建物價上漲及缺工因素造成工程案多次流標,在市府追加工程總經費下,才得以順利完成招標;工程預計於本(114)年第三季完工,完工後預計可提供147席汽車停車位。

黃敏惠市長表示,義昌公園停車場整體工程經費超過新台幣2億6千萬元,其中中央補助約1億1千萬元,市府自籌的配合款超過1億5千萬元,展現地方政府對於基礎建設的重視與投入。義昌公園不僅是城市中的一座綠地,更是她從小成長的地方,有著深厚的情感連結。由於過去都市規劃對停車空間的考量有限,舊城區內長期面臨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終於成功取得補助,在義昌公園下方規劃興建地下停車場。施工過程,特別要求保留公園原有功能並優化設計,使義昌公園在兼顧公園遊憩、綠化功能下,解決停車問題的需求。

黃敏惠市長補充,這座地下停車場不僅提升交通機能,更體現永續與智慧城市的理念。停車場導入通風採光系統、雨水回收設施,未來也將搭配智慧化停車設施及管理機制,讓市民使用更便利,城市運作更有效率。感謝交通處、建築師與施工團隊的用心與努力,讓這項工程得以順利推進。期待工程完工後,為嘉義市再添新地標,改善交通與環境,更為舊城區注入新的生命力。

交通處許啟明處長指出,本案已獲得候選綠建築標章認證,設計中不僅使用許多綠建材作為基底,整體水循環系統亦導入雨水回收再利用與保水滯洪都市防災功能,有效提升城市排水韌性,並減少水資源浪費,助於推動永續環保城市。

本案完工後,義昌公園的廣場將提供市民更開闊的綠化活動空間;此外,公園內也建立有嘉義市羅浮宮之稱的「鑽石之心」玻璃帷幕建築作為新地標,不僅提升公園整體視覺美感,內部更設有原先公園缺少的公共廁所,讓遊客與市民享有更便利的設施,目前停車場工程皆按照預定進度穩步推進中,預計能夠於本(114)年第三季完工,停車場委外經營的部分也已經同步啟動完成招商程序。

交通處說明,為提升義昌公園及周邊環境品質,市府也跨局處積極溝通協作,在工程中一併全面更新符合現行法規的遊具與體健設施,確保公園不僅美觀,更兼具安全與實用性,滿足各年齡層市民的需求,周邊也重新施作四周排水系統,確保排水效能更勝以往,而在工程尾聲,市府也將同步進行周邊道路刨鋪改善,提升行車品質,提供市民更安全、順暢的交通環境。

黃敏惠市長也期勉市政團隊,從義昌公園出發,串接民生北路至民生南路的整體都市發展,希望未來市民在這裡不僅停得方便、玩得開心,也能感受到嘉義市的進步與用心。市府將持續監督施工品質與安全,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工,朝向更友善、更永續的生活環境邁進。


0_大合照_0


0_黃敏惠市長率隊視察義昌公園停車場工程 (1)_0


0_鑽石之心天井採光 (1)_0


0_大廈停車場入口也加入玻璃帷幕採光設計_0


0_吳宏仁建築師說明_0

 

2022  1102【嘉義市】義昌公園前瞻地下停車場工程開工動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355792971860322/


自籌追加經費 嘉義市義昌公園前瞻地下停車場工程啟動



嘉義市觀光產業鏈帶動迅速,每逢尖峰時段,又或者遇到假日及連續假期,位於民生北路、延平街、蘭井街、西榮路所圍街廓區域的義昌公園因鄰近鬧區,周邊停車位經常一位難求,為紓解停車需求,嘉義市政府積極爭取中央前瞻停車場計畫,於108年12月獲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至今歷經設計後因大環境營建物價上漲及缺工因素造成工程案多次流標,故110年嘉義市政府二度追加預算,本工程總經費由原先1.87億增加至2.47億後終於順利招標完成,於今(2)日由市長黃敏惠主持及多位貴賓共同參與下舉行開工動土祈福典禮,結合智慧綠能且通風明亮的兩層地下停車場完工後將提供147席汽車停車位,帶給民眾便利的停車空間。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作為雲嘉南消費觀光中心且商業活動發展蓬勃,車輛停車需求日增,為了帶動更多的人潮,迎來更順暢的交通,停車場的建設勢在必行。市府向中央爭取了三座分別位於嘉北、崇文兩間國小及義昌公園的地下停車場,就是為了改善嘉義市的停車需求,歷經大環境影響多次流標,最終將三案預算由原先的8.13億再追加2.17億元後才得以推動地下停車場開闢建設。

感謝嘉義市議會大力支持追加預算,讓工程得以順利開展,也期待位處市中心的義昌公園地下停車場落成後,不僅改善民眾停車問題,隨著道路周邊車輛停入地下停車場後,也帶給民眾更安全的人行空間。

市府交通處表示,截至現今前瞻停車場三案共計追加2.17億元,該金額皆由地方政府全額負擔,其目的就是配合中央政策得以順利推動建設,市府於110年5月函文中央請求補助,中央卻以補助要點規定之增加經費仍請本府自行籌措經費為由回絕,而如此龐大之建設經費若由地方政府全額負擔,勢必排擠其餘地方建設,希望中央能夠正視並通盤檢討大環境影響問題,補助經費缺口,以符嘉義市民之期。

前瞻地下停車場整體設計比舊式地下停車場更為通風、明亮與智慧化,顛覆地下停車場密不透光陰暗的刻板印象,更重視自然採光與通風設計;再者是導入智慧停車管理系統設備,預計導入車牌辨識系統、車位在席偵測系統、智慧尋車及電子票證多卡通,各層各層也會設有停車資訊導引,與多功能繳費等多項智慧型服務,未來將大幅提升停車便利性。

市府交通處指出,義昌公園日後不僅僅是提供地下停車空間,也考慮到公園運動民眾需求而增設公廁,地面層更結合了更新科技的綠能,地面採用如同海綿一樣的環保透水磚,經由吸收水分進入本工程筏式基礎之水撲滿,讓雨水能夠儲存回收噴灌再利用,不僅讓附近的排水更順暢,也能夠達到環保綠能的目的。

本工程地下停車場有2層,工期為570日曆天,完工後預計可提供147席汽車停車位,未來將招商委外營運,並依本市公有停車場收費標準,可望紓緩周遭停車需求;施工期間,市府團隊將會更積極追求高品質的工程品質與更嚴謹的工程監督,未來施工期間,確保工程落實三級品管制度,確保工程如期如質且如度完成。



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臺北市】國立中正紀念堂(臺灣民主紀念園區)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http://www.cksmh.gov.tw/


























2017-12-09

為了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鼓勵民眾透過多元管道,參與議題對話並提供意見,由文化部指導、中正紀念堂主辦的「後解嚴:想像紀念堂」展覽自106129日至10748日於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中央通廊展出,9日開展記者會除文化部政務次長、參展藝術家蒞臨外,另有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委員林信男、財團法人嘉義市228紀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榮森、台灣北社社長李川信等貴賓蒞臨出席。

在今(9)日上午舉辦的開展記者會中,文化部次長丁曉菁指出,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核心區域,由昔日威權統治象徵,轉變為爭取公民權益的場域,解嚴30年來,從政治解嚴到空間解嚴,進入思想解嚴,而藝術創作的核心,就是思想能夠自由,藝術也是我們參與公共議題討論的觸媒。隨著解嚴後的民主進程,台灣也慢慢走到成熟的民主社會,本特展代表著文化部希望中正紀念堂的詮釋權能回到公民社會、還給人民手中,民眾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參與管道,表達對中正紀念堂未來的想像,這也是我們進入民主時代的重要翻轉。

策展人吳達坤表示,本次開展記者會特別安排盛竹如先生口白,輔以新聞畫面剪輯成簡短影片,帶大家回到過去,穿越時空,從年輕人在中正紀念堂唱軍歌的戒嚴時期,發展到解嚴30年後現在的多元紛呈景象。

本展係以開放而具實驗性的展示方式,分區呈現參展藝術家包括王鼎曄、陳擎耀、張立人、「圖文不符」團隊等之藝術創作與動畫,以及陳宣誠、何炯德與衍序設計規劃等三組建築團隊,以其建築專業,各自發想中正紀念堂與園區的規劃創意;除此之外,展覽期間將辦理多場開放民眾報名參加的系列講座及工作坊,透過不同角度思考與管道,讓各界可以共同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紀念堂內目前約有6成以上空間是作為藝文活動使用,本身就已經是一個藝文場館,此次突破過去傳統的討論方式,以多元藝術參與方式推動紀念堂轉型的社會討論;本展由專業藝術團隊「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進行策展,結合藝術家與建築師作品,透過影像、現地創作、實驗建築計畫、多媒體等展示方式,以及一系列的工作坊及講座活動,讓民眾能以更多元的方式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進而共同反思並想像中正紀念堂未來的多種可能。

管理處指出,今年適逢解嚴30週年,此時探討臺灣的轉型正義議題,也反映了過去數十年來社會的變遷;不過,由於推動轉型正義,乃至推動自身轉型並非易事,本次期望能透過藝術策展喚起民眾的參與意願,促進社會共識,進而一同來參與並見證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過程。

展覽期間民眾可透過本展主題網站上傳各種想法,也可以到展覽或講座活動現場留言及提案,表達個人對於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想像與建議,歡迎民眾踴躍參與;屆時民眾的參與意見將彙整至文化部社會討論計畫案內,以作為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重要參考基礎。
活動詳情請至活動網站查詢:http://imaginingmemorial.moc.gov.tw


後解嚴:想像紀念堂 – Imagining Memorial http://imaginingmemorial.moc.gov.tw/


後解嚴:想像紀念堂【粉絲專頁】








中正紀念堂轉型給問嗎http://_____cks.moc.gov.tw

轉型正義暨中正紀念堂資訊平台






第一場:2017123日(日)
第二場:20171210日(日)
第三場:20171217日(日)
地點:中正紀念堂3303教室



主管機關:文化部
核定日期:10485

摘要:

一、整體發展定位:從國立中正紀念堂單一紀念場所轉型為多元發展的綜合性園區,並朝向結合相關史學研究與古蹟之空間與社會政治歷史意義的「古蹟文史園區」、促進國內外觀光活動與市民日常休閒遊憩的「觀光遊憩園區」、推廣藝文課程、文化展覽及文創活動的「藝文文創園區」三大方向發展。

二、分項計畫:

()堂體更新-古蹟風華再現:包含國定古蹟建物維護修繕,打造國際水準庭園景致,更新空調、消防、機電系統,整體指標系統設計規劃建置。

()空間改造-多元文化交織:包含常設展更新、展廳設備提升、開拓文創通路、整建演藝廳更新舞臺設備、典藏庫房設施管理系統建置。

三、關鍵績效目標值:114118年間,平均每年參觀人次741萬。

四、計畫期程:104113年。

五、總經費新臺幣10.5096億元,30年期財務自償率31.88%
 

















2014「凝視與對話-中正紀念堂的跨時代藍圖」展覽

中正紀念堂建築展>  http://kids.cksmh.gov.tw/thehallcrosscentury/


中正紀念堂建築展【粉絲專頁】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古蹟風華 

紅色實線內為國定古蹟範圍
 

文化景觀地籍圖 
 
中正紀念堂暨中正紀念公園手繪鳥瞰圖(資料來源:榮工處)
  
 
【維基百科】中正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