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辦公廳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辦公廳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臺南市】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辦公廳室新建工程(2028)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辦公廳室統包工程今動土  黃偉哲盼提供民眾更舒適優質的洽公空間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761197


112-04-10廉能治理 臺南市政府與臺南高分院共同啟動「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辦公廳室新建工程」機關採購廉政平臺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1&s=8434023


112-04-10臺南市第6個廉政平臺啟動  黃偉哲肯定發揮行政透明功能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434019

臺南市政府與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臺南高分院)今(10)日聯合召開「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辦公廳室新建工程」廉政平臺啟動記者會,台南市長黃偉哲偕臺南高分院院長黃瑞華、法務部廉政署署長莊榮松、臺南地方檢察署襄閱主任檢察官許嘉龍及臺南市調查處處長黃建華共同見證廉政平臺的成立,藉以營造優質的公共工程採購環境,展現推動廉能治理與公開透明的決心。市議員林依婷與Ingay Tali穎艾達利也親自到場關心。


 

黃偉哲表示,南市府樂於協助推動臺南高分院辦公廳室新建工程,讓司法人員與民眾能擁有良好的使用環境。為了讓這項高達27億元的工程能順利進行,減少外力對公共工程的干擾,特別成立廉政平臺。這也是臺南市第六個機關採購廉政平臺。臺南市過去的5個廉政平臺,包括安平再生水廠、仁德再生水廠、七股科工區等重大公共工程。

 

黃偉哲特別以安平再生水廠為例,指出因為廉政平臺發揮作用,讓工程得以順利完工並在今年旱期透入給水。不論是業主或得標廠商,施工過程若碰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到廉政平臺來處理,在司法人員監督下,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障礙跟困擾。

 

臺南市政府表示,透過機關採購廉政平臺的機制,將工程相關資訊主動公開,落實行政透明,讓市民可以共同檢視,發揮全民監督的力量,且亦可以適時聯繫檢察機關、政府單位、專家學者及廠商代表召開會議,相互交流工程及法律意見,協調解決工程履約遇到的廉政議題,使公務員勇於任事,承造廠商順利履約,達成機關與業者共好雙贏的目標,同時形塑機關優質廉潔的公務形象。

 

臺南市政府指出,臺南高分院辦公廳室新建工程的建案基地面積為2萬7712平方公尺,約8383坪,計畫經費為27億6,371萬3,000元,未來將遷建坐落於臺南市安平區金華段81地號土地,目前進度已完成專案管理暨監造技術服務之勞務採購發包,後續將採設計與施工併辦之統包方式辦理,預計117年竣工驗收,118年進駐使用。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計畫

 

「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新建工程致歷史建物受損案 內政部國土署:第一時間立即停工並採取防護措施 避免損傷擴大

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ms=9009&s=330397


歷史建築南港衛生大樓


衛福部防疫中心通過文資審議 目標116年完工

2021/12/1 11:28(12/1 11:51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日電)衛福部防疫中心工程計畫經台北市文資委員會審議通過,疾管署表示,新建物將保留南港衛生大樓既有立面、花格磚等特色,打造功能與歷史兼備的國際級實驗大樓,目標116年完工。


衛生福利部行政院核定「防疫中心」興建計畫,預計2027年竣工

 109-04-12

行政院4月10日核定「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計畫」,將於現疾病管制署昆陽實驗室原地興建防疫大樓,計畫透過建置完善的檢驗實驗設備,配合感染管制及生物安全、急慢性傳染病、新興傳染病整備、港埠檢疫及國內外疫情監測中心等業務單位,並整合「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期提升我國疫情監控、檢驗研究、疾病防治及政策規劃等項目至國際一流水準。

因應近年來國際間新興傳染病不斷發出的挑戰,疾病管制署自SARS疫情後即進行相關規劃,歷經十多年、排除許多困難後,在行政院及衛福部的大力支持下,計畫得以獲得通過。該計畫預計自2021年開始執行,於2027年竣工,計畫期程共計6年,總經費約新臺幣40億元,預計興建「行政大樓(含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及「實驗大樓」兩棟大樓,分別占地14,850平方公尺(4,500坪,12樓)及46,200平方公尺(14,000坪,9樓),均規劃設計為綠建築及智慧建築;其中實驗大樓亦有建置第三等級生物安全等級實驗室。

疾管署表示,防疫中心完工後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監測、檢驗、疫苗研製、生物製劑等防疫能力。未來併同衛福部大樓、食安大樓,打造一個更完整的防疫園區,以因應各種新興傳染病的挑戰。


2025年8月1日 星期五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暨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合署辦公廳舍工程(2025)✽營建署專業代辦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暨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聯合遷建辦公廳舍新建工程」啟用典禮

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ms=9009&s=330388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辦公廳舍遷建工程上樑典禮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辦公廳舍遷建工程」工程進度邁入新的里程碑。本署與施工團隊於112年4月21日下午2時在工程基地舉行主體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上樑典禮,典禮由法務部蔡部長清祥蒞臨主持,典禮簡單隆重,與會人員共同祝福祈禱,見證「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辦公廳舍遷建工程」達成階段性工程目標。

  本件工程經過多年的籌備,於106年6月20日經行政院核定與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興建聯合遷建辦公廳舍計畫,隨後於109年11月19日完成主體建築工程發包,並於110年1月12日開工動土,預訂於113年9月間完成主體建築物工程施工,如今在施工團隊努力下,克服施工期間地質、天候、物價波動、缺工、缺料、疫情等諸多困難,仍於有限期間內,超前工進,確屬難得,後續也將持續秉持「縮短興建期程、注重施工品質及加快施工進度,並期早日完工啟用」目標努力。

  本件工程依行政院核定計畫期程,將於114年8月前完成搬遷進駐,屆時將提供更便民的洽公環境,並與既有之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形成司法園區,結合鄰近員林演藝廳文藝意象,可促進當地員林大道週邊地區發展及繁榮,且日後院檢相鄰運作,除可強化彰化地區之司法偵審效能,也有助於追訴犯罪及保障人民訴訟權。此外,本件工程為地下2層、地上8層之鋼筋混凝土構造物,總樓地版面積達39,889平方公尺,規劃汽車地下停車位173個及戶外停車位191個,可供員工及洽公民眾利用,建築設計形塑現代化司法園區意象,並採用綠建築設計,以符合舒適、便利、節能效益,且營造和諧、友善環境,保持辦公區景觀綠化之完整性,未來可提供洽公及鄰近住戶民眾親近休憩環境。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暨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合署辦公廳舍工程啟動,南彰化司法園區逐漸形塑

2021-04-07

現有彰化地方檢察署位在員林市中山路之辦公廳舍落成至今逾50年,隨著彰化縣社會經濟產業的成長發展,既有建築物空間及結構年限業已不符辦公需求,行政院於106年6月20日核定「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暨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聯合遷建辦公廳舍新建工程(含室內裝修工程)」中長程計畫,規劃新建的彰化地方檢察署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合署辦公大樓能夠提供民眾優質洽公環境及優化署內辦公人員工作環境、提升偵查品質,除在大樓內設偵查庭、詢問室、指證室、遠距訊問之大型偵查庭、數位科技採證室、檔案室及拍賣室外,透過開庭及洽公動線的良好規劃與無障礙環境導引,並設置戶外停車位191個,期待日後完工啟用之辦公廳舍能讓民眾由傳統印象中冷衙門之地檢署,蛻變成具有人性溫暖的洽公場域,同時促使公法行政執行更具便捷與效率。

克服營造市場缺工環境,最有利標順利發包

法務部於106年9月洽請營建署全程代辦「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暨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聯合遷建辦公廳舍新建工程(含室內裝修工程)」,總經費新臺幣15億5,200萬元整,為配合彰化員林地區地質條件及結構耐震考量,建築物進行地質改良工程且採筏式基礎型式,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整棟為地下2層地上9層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3萬9,889平方公尺(約12,066坪),工程於109年11月19日決標,由德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得標承攬。

強化耐震能力,導入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構思

為考量辦公廳舍基地位置之地質條件、周邊整體環境及日後使用效能,於整體規劃設計上導入耐震能力強化、綠建築理念,建築量體融合了南側八堡圳自然景觀之環境融合設計,並取得黃金級綠建築候選證書,突破傳統的合院式封閉配置型態。善用現今高資訊科技化的生活型態,於建築物日常使用整體機能引入智慧建築設計概念,具備安全防災、智慧管理、健康舒適、環保省能及資訊系統等機能。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 聯合遷建辦公廳舍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

2021-01-12

彰化地檢署與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聯合遷建辦公廳舍計畫,經行政院於106年6月20日核定後,即於同年9月間,委由內政部營建署全程代辦,隨於107年2月由許育嘉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取得規劃設計監造,嗣於108年9月間取得建造執照,於109年11月間由德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得標,擇於今(12)日下午2點,由法務部長蔡清祥蒞臨主持開工動土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最高檢署署檢察總長江惠民、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邢泰釗等法務部各級長官及地方各界要人等到場觀禮,賀客雲集、場面熱鬧喜氣。 

  法務部蔡部長表示,民國72年來到彰化擔任檢察官,與彰化擁有非常深厚的淵源,也十分感謝內政部與國發會快速審核,使「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聯合遷建辦公廳舍」儘速動工,坐落的環境面對彰化地方法院與員林演藝廳,而附近的八堡圳相當優美,倚靠著彰南運動中心,可以為各位司法同仁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在此要特別感謝法務部秘書處許啟義處長,雖然將於今年1/16退休,但在這短短一年內,完成了許多法務部的興建工程,堪為公務人員的典範,也讓我們司法同仁擁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此外更要感謝王惠美縣長不遺餘力的支持,才能及早動土,也要拜託本次得標的德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能夠在兼顧品質的前提下儘速完工 

  王縣長致詞表示,今天是彰化司法界一個大喜的日子,非常榮幸應邀來參加此一盛會,原地檢署大樓在民國58年完成,到現在也有50多年,辦公廳舍嚴重不足,3個檢察官合用一個辦公室,且員林市發展非常快,也造成原址附近交通擁擠,所以在擔任立委時,市長、媒體朋友也一直提醒幫忙爭取彰化地檢署遷建,當時在法制委員會,從第一任立委到第二任全力爭取,感謝當時的法務部陳明堂政務次長,特別要謝謝蔡部長大筆一揮,縣府在核准建照的過程中速度也很快,所以才會有今天的動土典禮。 

  王縣長說,在此也要謝謝彰化地檢署徐檢察長及所有檢察官,在徐檢察長任內這幾年來非常用心,也協助縣府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食品、廢棄物傾倒各方面,可以說縣府、警察局和地檢署配合良好,也突破非常多過去難以突破的案件,再次感謝徐檢察長及所有檢察官讓縣政府、警察局在執法的過程中能夠更有力。 

  檢察長徐錫祥表示,感謝上級長官的支持與指導及地方各界與鄉親的期盼、協助,終使本件遷建工程得以順利開工,並期許興建團隊,奮力朝向法務部所揭示之「縮短興建期程、注重施工品質及加快施工進度,以早日完工啟用」目標前進,使同仁、民眾及早有一舒適、寬廣且優質的辦公、洽公環境,以提供更優質的司法服務,並與鄰近的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及員林演藝廳等建築,型塑出彰化司法園區新風貌。 

  新建彰化地檢署廳舍為地下2層地上8層,彰化執行分署為地下1層、地上4層的鋼筋混凝土構造物,總樓地板面積3萬9,889平方公尺,計畫經費達18.14億元、工程建造經費為15.52億元,基地位於員林大道旁,與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及員林演藝廳形成南彰化的「司法園區」。建築量體融合了南側八堡圳自然景觀之綠建築設計,突破傳統合院式封閉配置型態,在大樓內設偵查庭、詢問室、指證室、遠距訊問之大型偵查庭、數位科技採證室、檔案室及拍賣室等,透過開庭及洽公動線的良好規劃與導引及戶外停車位191個,可提供優質偵查品質及洽公環境,相信完工啟用後,定能讓民眾由傳統印象中冷衙門之地檢署蛻變成除摘奸發伏之功能外,亦具有人性溫暖的洽公場域,同時可使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更具便捷與效率。

  與會貴賓還有立法委員謝衣鳯、黃秀芳、陳秀寳、陳素月、臺中高分檢檢察長謝榮盛、彰化地檢署檢察長徐錫祥、彰化地方法院院長邱志平、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署長林慶宗、彰化分署分署長謝道明、行政院外交國防法務處處長譚宗保、彰化縣議員張欣倩、員林市長游振雄、彰化縣公益頻道基金會董事長黃君韜以及各級民意代表、地方仕紳等。


【遷建廳舍開工 邁向新里程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遷建辦公廳舍興建紀要」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嘉義市】西區區政大樓(2026)

 

黃敏惠市長視察西區區政大樓工程進度 整合多功能空間 期盼串聯周邊帶動區域發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2024-02-02串聯鄰近長青與公托資源帶動西區大發展 西區區政大樓興建工程開工動土

為提高公共服務品質,使民眾洽公更加便利,嘉義市政府規劃將西區區公所、西區戶政事務所以及西區各聯合里辦公處整合,打造具托育資源、便利民眾洽公的辦公空間。

在黃敏惠市長積極奔走,爭取中央部會支持下,嘉義市西區區政大樓興建工程於今(2)日,於新址友愛公有停車場旁舉行動土典禮,未來將串聯鄰近長青與公托資源,讓區政大樓鑲入嘉義市整體開放空間系統,打造與周邊社區共享之多元複合式公共空間。

黃敏惠市長表示,區政大樓選址結合基地周邊僑平國小及附屬幼兒園、婦女福利服務中心、寶智大樓長青社區關懷據點等公共服務資源,形成可滿足不同年齡層需求的友善學習成長園區。期待未來輕軌建設串聯起世賢路、自由路,帶動西區整體交通與建設。

黃敏惠市長也進一步說明,西區區政大樓前置作業歷經工料上漲、五度流標等艱辛,能在今日順利動土,感謝內政部在111年核定計畫並補助1億元經費以及衛福部補助5,791萬元,更感謝嘉義市議會的支持本府自籌3億988萬,合計本案總預算4億6,779萬元,才能讓規劃的設施設備內容更為完善可行。

西區區政大樓基地面積1775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達7106.57平方公尺,是地下2層、地上7層之建築物,一樓作為托嬰中心及市民共享的大客廳,二樓規劃為托育資源中心,並將西區區公所、西區戶政事務所、西區各聯合里辦公處整合在一棟樓內,方便民眾洽公,期待區政大樓完工後,提供民眾多元服務,提升區政服務品質。




黃敏惠市長也強調,市府在撙節財政下仍積極擘劃市政發展,西區大發展的輪廓越來越明確,希望中央能兌現全額負擔鐵路高架化費用的承諾,挹注市政,中央地方齊心為地方帶來繁榮發展。

西區區長柯國振表示,西區區政大樓歷經多次溝通協調才爭取到中央內政部與衛福部補助,發包過程更備嘗艱難險阻,並克服補助款被收回的壓力,在缺工缺料下五度流標,第六次發包終於見到曙光,感謝勝偉營造工程有限公司願意扛下重責,共同打造嘉義市西區新地標,未來也將努力讓工程如期如質完工。

負責本案設計監造的姜樂靜建築師也於簡報中分享她的設計意象,西區區政大樓整合三個不同主要機關,為地上七層、地下兩層之建物。地面層除必要性空間,盡量開放給民眾使用,並納入服務諮詢、休憩和展演的機能,營造市民大客廳。

在民眾洽公的動線上,設置兩處樓梯,一處規劃為半戶外開放樓梯,同時也作為此建築物之地標意象。另外很重要的是,綠化空間在此區域做為示範,設計上利用量體間錯落形成露臺,藉此將屋頂做綠化,讓辦公室的職員能走到戶外透氣。

西區區公所現有辦公大樓老舊,為配合西區大發展計畫,市府積極爭取中央部會支持,今日開工動土典禮,由黃敏惠市長率領市府團隊、西區區公所柯國振區長以及內政部民政司代理司長鄭英弘,與立法委員王美惠、嘉義市議會與會議員、姜樂靜建築師以及勝偉營造工程有限公司黃董事長一起祭祀並執行動土儀式,期望工程能順利進行。工期為900日曆天,預計115年可完工。


2022-03-09市府爭取興建西區區政大樓 內政部允諾補助1.3億元

嘉義市西區區公所目前使用的辦公廳舍,民眾頻頻反映位置不適中及洽公不便、停車位置不足等問題,要求新建聲浪不斷。市長黃敏惠上任後看見民眾的需求決定覓地新建,規劃興建工程總經費約4億元,但中央補助經費最高1億元,由於近年工程原物料上漲,補助偏低將影響完工期程,黃敏惠市長籲請中央應正視此現實狀況,希望中央提高補助金額,以利西區區政大樓儘速完工啟用,讓西區市民更能受益無窮。

新建西區區政大樓基地座落在竹圍子段的友愛路與德安路口,面積總計1,775平方公尺,基地現為機關用地。計劃興建為地上7層,地下2層的綜合區政大樓,形成以西區區公所、西區戶政事務所、公共托育空間為主的西區行政中心,其中,西區托育資源中心將遷入,另將新設公共托嬰中心,便利民眾洽公,並提升該地區土地利用及經濟活動之發展。

3月9日下午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王美惠委員、翁重鈞委員及內政部邱昌嶽常務次長率團考察本市西區區政大樓興建工程,由本府民政處劉美鳳處長、西區科國振區長等人接待,現場簡報興建西區區政大樓規劃內容及進度。

這項新建西區區政大樓工程總經費預估3億8千萬元,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興建工程並給予高額補助,另因原物料及工資上漲,民政處長劉美鳳在會中建議中央能提高補助經費。

感謝內政部及王美惠、翁重鈞兩位立委的支持協助,今日的會議獲得中央的承諾:1、3月25日於內政部召開審查會,原則上核定補助本案最高額度1億元沒問題,另於1樓設置公共托嬰可另提案衛褔部申請補助,最高可補助3000萬元。2、因原物料上漲,建議調高補助經費乙案。因事涉全國性之問題,立委及內政部會建議行政院建議通盤檢討。

西區區長柯國振表示西區區政大樓目前已進入到細部設計的階段,西區區政大樓完工啟用,將是嘉義市西區的空間亮點,也是都會次核心再造區政中心的完成,更是啟動整體都市環境的再造。

西區區政大樓以足夠的辦公空間、高品質的洽公環境、安全便利公共托育服務,提供周邊社區共享優質開放的環境,為嘉義市帶來更好的公共服務品質。


2022-03-08聽見聲音,重視民意,嘉義市政府積極爭取中央補助興建西區區政大樓及興業西路、吳鳳北路人行道改善工程

嘉義市西區區公所目前使用的辦公廳舍,民眾頻頻反映位置不適中及洽公不便、停車位置不足等問題,要求新建聲浪不斷。市長黃敏惠上任後看見民眾的需求決定覓地新建,規劃興建工程總經費約4億元,但中央補助經費最高1億元,由於近年工程原物料上漲,補助偏低將影響完工期程,黃敏惠市長籲請中央應正視此現實狀況,希望中央提高補助金額,以利西區區政大樓儘速完工啟用,讓西區市民更能受益無窮。

民政處長劉美鳳表示,西區區公所於民國79年成立後,辦公廳舍原本設置在嘉雄陸橋下,歷經民國88年921及1022大地震,辦公廳舍結構受損影響民眾洽公安全,民國89年搬遷至興嘉市場大樓,迄今22年,由於現行廳舍結構安全已不符目前耐震等法規相關規定,且位於本市西區偏南,居住西區北部民眾洽公不便及停車位置不足等問題,市長黃敏惠聽見民眾心聲,決定規劃興建西區區政大樓。

市府表示,新建西區區政大樓基地座落在竹圍子段的友愛路與德安路口,面積總計1,775平方公尺,基地現為機關用地。

計劃興建為地上7層,地下2層的綜合區政大樓,形成以西區區公所、西區戶政事務所、公共托育空間為主的西區行政中心,其中,西區托育資源中心將遷入,另將新設公共托嬰中心,便利民眾洽公,並提升該地區土地利用及經濟活動之發展。

這項新建西區區政大樓工程總經費預估3億8千萬元,市府已向中央爭取補助先期規劃100萬元,更全力爭取內政部列入前瞻補助計畫興建工程並給予高額補助,但前瞻補助計畫興建工程目前規範補助最高一億元,由於近年工程原物料上漲,國內許多興建工程都遭遇發包不順利困境,因此市長黃敏惠籲請中央儘速檢討相關規範,提高補助金額,讓西區區政大樓儘速完成興建,嘉義市民才能受惠多多。

市府表示,西區區政大樓目前已進入到細部設計的階段,西區區政大樓完工啟用,將是嘉義市西區的空間亮點,也是都會次核心再造區政中心的完成,更是啟動整體都市環境的再造。西區區政大樓以足夠的辦公空間、高品質的洽公環境、安全便利公共托育服務,提供周邊社區共享優質開放的環境,為嘉義市帶來更好的公共服務水準,延伸到整體都市環境,逐步實踐嘉義都市空間的華麗轉身。

另外,有關本市人行道改善部分,經本府積極爭取營建署「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0(內政部)」補助本府辦理「嘉義市吳鳳北路(林森西路至垂楊路)人行道改善工程」及「嘉義市興業西路(民生北路至興業地下道)人行道改善工程」2案共計約1.39億元,已於今年2月22日由營建署召開評選會,俟營建署核定補助後,本府將積極辦理後續發包事宜,以優化人行空間,優質都會生活。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新北市】國家檔案館(2025)*營建署專業代辦

 

國家檔案館   建館紀要


一起走進我們的時光 國家檔案館志工召募中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D14EA770B0792FDC


112-12-06。「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榮獲第17屆優良工程金安獎


112-09-06。「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榮獲新北市工安獎特優


112-04-24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上梁 2025落成啟用

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邁入新的里程碑。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於今(24)日下午吉(2)時在新北市林口區國家檔案館基地依傳統禮儀舉行上梁典禮,由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親臨主典,與蒞典貴賓立法院洪孟楷委員等共同祝禱上香祈福,見證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達成階段性工程目標,並期盼工程能如期如質於明(2024)年底完工,2025年開館營運。


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致詞表示,國家檔案館將於明年底完工,具備100公里的國家檔案典藏容量,相當於200座101大樓高度,可滿足大約20年的國家檔案入藏空間需求,未來也將取得鑽石級綠建築及銅級智慧建築標章。設計上並特別著重與林口在地文化、環境結合,加強周邊社區共享合作,與區域共榮發展。

龔主委也指出,檔案管理局今年加入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並成立檔案國際交流中心加入「國際檔案理事會(ICA)」,以國際視野推動檔案合作網絡,期盼未來國家檔案館完工後,邀請更多國際機構來臺參訪交流,加深國際合作,提升臺灣的能見度。

立法院洪孟楷委員致詞表示,我們已有圖書館及博物館,而國家首座國家檔案館將坐落於林口地區,此國家級的建築,不僅眾所期待,更是林口居民的深切寄盼,感謝施工團隊的用心及當地里長的溝通協調,期望國家檔案館與在地連結、共榮共生,在中央與地方一條心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完成國家檔案館興建。

檔案管理局表示,國家檔案館建物僅占基地約四分之一,除保存既有綠地,同時廣植喬(灌)木,與周邊運動公園串聯形成豐富的都市生態綠帶,亦可延伸市民休憩空間。此外,基地毗臨住宅、學校、公園、商業區、影視旗艦區、新創聚落及未來媒體產業園區,國家檔案館的興建不僅創造區域整體發展,未來融合創意推廣與在地資源,將成為國內外探索臺灣底蘊的最佳人文知性景點。

國家檔案館落成啟用後,將具有國家檔案典藏(保存、整理、修護)、應用推廣(閱覽、展覽、研究、出版)、技術服務(媒材研究、長期保存)、行政辦公及教育休閒等功能,並將持續以維護民眾知的權利、致力檔案開放應用,開創檔案價值為目標,促進國家施政紀錄透明公開,以建構國家記憶最完整的素材中心、檔案應用研究最權威的中心與檔案媒材保存技術最專業的研發中心,並成為全民必訪的國家記憶學習中心。

為讓各界瞭解國家檔案館未來樣貌與服務內涵,檔案管理局邀請大家上網觀賞「佇立.國家檔案館」、「遇見.國家檔案館」影片

影片置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全球資訊網 https://www.archives.gov.tw/ 國家檔案館/願景藍圖/願景定位


110-06-04首座國家檔案館即將開工興建! 

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為先進國家知識體系三大支柱,為展現政府重視國家發展見證及國家智慧資產,以及達成政府紀錄公開透明且為全體國民共有共享之核心要務,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依據行政院106年核定之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推動興建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館址座落於新北市林口區國宅段,委託內政部營建署專業全程代辦興建,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釧建築師)設計監造,並於今年2月26日以新臺幣20餘億元決標,由豐譽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及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攬施作,預定113年主體工程完工及114年開館營運

這座國家級的檔案館,基地占約2.6公頃,本於生態共生理念,主體建築僅占基地25%範圍,為地上10層及地下2層的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未來在建築物量體及景觀施工方面,將以基地工程品質與安全為重,兼顧基地景觀生態保留及周邊視覺景觀與既有資源串接,整合行政、典藏及多元服務功能,規劃建置節能安全及智慧管理的檔案庫房與全館自動化,可容納100公里檔案典藏量,接近200座101大樓,並以提供舒適便捷的閱聽應用環境、互動體驗的展示學習場域與通透開放的館區空間為訴求,讓國家智慧資產獲得最周妥的保存,廣為全民使用。

本項新建工程歷經逾3年的規劃設計及採購過程,目前已陸續完成施工圍籬架設、工區整地及工務所組合屋等施工前置作業,並曾召開2次說明會,加強與在地居民充分溝通。由於主體工程預定於今年6月7日開始施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特別籲請居民諒解施工期間可能造成之不便,同時嚴格要求承商遵循施工安全規範,務必減緩對周遭環境之影響。基於防疫為重之考量,原籌辦動土典禮停辦,並擬定施工防疫對策,依預定進度推動此項建設,期待4年後結合知識、教育、文化、休憩功能的國家檔案館落成啟用,朝向國家記憶最完整的素材中心、最權威的國家檔案應用研究中心、最專業的檔案媒材技術研發中心及成為全民必訪的國家記憶學習中心四大面向定位發展,並融合創意推廣與在地資源,與地方共生共榮,成為國內外探索臺灣底蘊的最佳人文知性景點。

為讓各界瞭解國家檔案館未來樣貌與服務內涵,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提出「國家檔案館五大建設理念」(資料如附),也邀請大家上網觀賞「遇見–國家檔案館」( 影片置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全球資訊網(www.archives.gov.tw)/國家檔案館/願景藍圖/願景定位 ),與您一起預見美好,共同迎接屬於全民的國家檔案館。


新聞稿附件(國家檔案館五大建設理念)







「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施工前說明會【110年4月14日】














2021-04-14國家檔案館開工在即 打造林口知識新地標

基於檔案為國家知識基礎,為利妥善保存國家發展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擬定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經行政院核定後,委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辦。本工程於110年2月26日決標,發包施工費為新臺幣20億9,780萬元,預定110年4月12日開工,113年底竣工。

興建國家檔案館 帶動國家發展

推展檔案意識與價值,不僅是國家發展民主化進程中,政府推動資訊透明的核心要務及重要職責,也是前瞻實現轉型正義的必要課題。迄今,我國缺乏國家檔案整體建設,又依檔案法第22條揭示國家檔案至遲應於30年內開放應用。因此,推動本工程以保存國家重要歷史紀錄及建構國家知識體系,奠定永續發展根基。

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簡介

營建署表示,本案為1棟地下2層、地上10層之鋼筋混凝土建物,總坪數約14,846坪,完工後將取得銅級智慧建築標準及鑽石級綠建築標準,外觀呈現現代、簡潔、穩重及文化創意之風格。本工程設計最大的特色在於外牆裝修的部分,採取烤漆玻璃排列組合成地層堆疊圖案,象徵國家記憶紮根的意象。

未來定位

本案規劃建置之標準庫房,得以滿足未來20年國家檔案典藏容量。另外,本案加強公共空間與軟硬體設計,並提供舒適且多元之閱覽及休憩場域,同時整合周邊如林口社區運動公園等社會資源,結合教育、文化、休閒,具觀光遊憩景點的發展潛力。


109-09-09珍惜保存檔案 行政院編列25億預算興建「國家檔案館」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9)日出席「第18屆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暨金質獎頒獎典禮」,親自頒發獎座,向檔案管理績優機關與人員致敬。蘇院長表示,國家重視檔案的保存,行政院特別編列25億的預算興建「國家檔案館」,未來檔案要更開放並持續數位化,希望國家檔案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精彩,也讓國家更好。

蘇院長指出,「凡人走過的必留有足跡」,他的父親是最基層及認真的公務員,小時候他常在假日跑去辦公室,看父親加班寫公文、批公事,父親的字非常漂亮、工整,一字一句,一筆一劃,文筆非常好,令他相當敬佩。如今他也要批公文,每個批示都有決定性影響,且公文到他手上時,已經過多少人的研析,公文的每字、每頁、每卷,攸關許多人及國家,因此必須留下檔案。

蘇院長強調,一個國家能真正重視檔案留存,表示這個國家、國力已達一定水準,也表示這一代人知道要尊重前人走過的辛苦,體認現在是多麼重要,以及要為未來留下什麼。

蘇院長表示,國家設立檔案局,重視檔案的留存,並頒發金檔獎及金質獎,肯定並獎勵檔案管理績優的機關與同仁,也藉此希望各機關都能以此為標竿及榜樣,讓機關有金檔獎的水準,每個人都以得金質獎為榮耀。如此一來,相信國家一定會更好,因為在要開始規劃時,就會競競業業,完成後還懂得珍惜保存。

蘇院長表示,這些年來,國家一代一代、一年一年保存下來的檔案十分可觀,計算國家檔案高度的單位不是用「公分」或「公尺」,而是以「公里」計算,而且還是用101大樓的高度算。去(108)年他來頒獎時,國家檔案疊起來已有45座101大樓的高度,今(109)年已達48座101大樓(約24.5公里)。院長笑稱,101要好多年才蓋得起來,但檔案局在一年間就蓋了3棟101大樓,非常了不起,更代表大家都很重視。

蘇院長表示,行政院特別編列25億的預算要興建「國家檔案館」,目前正進行招標作業,預計最快在今年底動工。國家檔案館可典藏的實體檔案容量,可放進幾十座101大樓。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也需與時俱進,將檔案數位化,讓檔案更好查詢。在科技的協助下,現在的檔案只要「一按」就有,以前他當律師時要備著判例,現在都靠「一指通,萬事通」,所以檔案的數位化非常重要。

蘇院長強調,過去是威權封閉的時代,現在應盡量公開檔案。院長也笑稱,因為會被大家看,他本來字寫得又快又草,現在只好乖乖地簽名,以免哪天有人想看他批過的公文。也希望每位在寫公文的人都注意,往後自己經辦的公文可能被找出來,所以現在要寫好一點。

蘇院長表示,今天特別來頒獎,要向得獎的機關及個人致敬,也感謝評審委員南來北往認真評審,讓得獎人更有榮耀。國家重視檔案的保存,也請大家跟金檔獎、金質獎得主學習,讓檔案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精彩,讓臺灣越來越漂亮。

今日院長逐一致贈獎座給得獎機關及得獎者,並與得獎者及其同事、親友共同合影。

國發會表示,目前檔案局典藏的國家檔案長度已達24.5公里,對外開放的檔案也有近340萬筆。為表揚檔案管理績優機關與同仁,自92年起逐年辦理金檔獎及金質獎評選,今年共有219個機關、75名人員參加,經評選後共有15個機關及15位檔管人員獲獎,各獲獎機關對檔案管理不僅付出極大心力,更充滿創意及特色。


2019-04-29專業代辦「國家檔案館統包工程」專題報導

一、工程緣起


為推動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樹立國家記憶中心,以妥善保存政府施政紀錄,促進檔案開放應用,推展檔案意識與價值,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提報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並委託本署代辦國家檔案館興建事宜,以作為保存國家重要歷史紀錄及建構國家知識體系之場域,奠定永續發展根基。

二、工程位置及基地外部空間配置

本基地位處新北市林口區,林口社區運動公園之南側,四面分別臨接公園路、文化一路一段及仁愛一路,及15米計畫道路所圍之街廓內北側大部分土地(約佔90%),基地形狀呈梯形,該街廓周邊已設置人行步道,基地內部現階段為閒置空地,上方植雜林,內部無佔用,高程尚稱平整,基地周邊之排水系統,均已建置完成。距離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一交流道北側約900公尺、捷運機場線A9站約1.5公里。
因基地為閒置空地,既有密林生長於此,在建築配置上保存基地70%以上的既有森林,量體配置在基地西北側的角落,低建築開挖面積,為了讓原始森林持續生長,降低擾動。主要出入口從仁愛一路進入,檔案卸貨平台設置於公園路側,因應保存檔案流程,特將公共區域與非公共區域動線區分於兩端,並於基地東側設置森林小徑,讓行人散步於緩坡上,以不同高度觀看森林面貌,展現出另一種對於土地記憶的紀念。



三、工程內容及特色


本工程基地面積約為25,686平方公尺,預計興建地下2層地上11層之混凝土造(局部鋼構) ,總樓地板面積約53,655平方公尺之國家檔案館,總計畫經費約25.04億元。

本館存放國家重要檔案紀錄,檔案庫房外觀如同岩層切面紋理一般。底層紅色象徵林口特有的紅土地質,漸層堆疊至上部反映天空環境,象徵著從在地扎根至清透開放。建築平面強調基地原生森林、量體、人的互動,因此將公共區域抬高至二樓及三樓,四樓至十一樓為機關辦公室及檔案庫房。從森林小徑穿梭於既有密林中,直達二樓大廳,再一步步地向上走進國家檔案館的核心,詩意的表達出檔案館如同巨石矗立於森林深處,在綠意與青空的相映下,整體的氛圍象徵著歷史的沉重與輕盈,透過國家檔案館的興建,展現「國家發展經驗及人民共同記憶」,提升國人在教育、文化、研究及歷史之知識能量與認知水準。

四、預期效益

本工程已委託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釗建築師)完成基本設計及統包需求書,後續將辦理統包工程採購事宜。希望透過妥善之軟硬體建設及營運階段以各種型式展現檔案知識,注入檔案生命力,將檔案資訊轉換為國家智慧資產,讓全體民眾共享。



2025年6月12日 星期四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數位環保辦公廳舍(2022)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02 17:58:04)綻放藝文新風貌 永續方舟館攜手臺東縣府共創環保再生藝術展 即日開放網路預約參觀

綻放藝文新風貌 永續方舟館攜手臺東縣府共創環保再生藝術展 即日開放網路預約參觀
為提倡藝文創作結合廢棄物再利用,推展永續發展目標,臺東縣政府邀請義大利藝術家RE(Emanuela RAVIDA)臺東駐地創作藝術品《For You》移展至永續方舟館一樓大廳展出,透過欣賞藝術之美呼籲環境守護的重要性,為永續發展及藝術創作帶來全新風貌,永續方舟館採團體預約制,環保局歡迎20人以上機關團體、學校或一般民眾團體透過線上預約系統(http://bit.ly/3SU8ucg)申請免費參觀。

臺東縣政府表示,為推展永續發展並倡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2項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第13項氣候行動及第17項建立多元夥伴關係等,透過跨界與跨國合作讓在地力量接軌國際,藉由多方推廣擴大臺東能見度,鼓勵連結在地量能的同時,也期望藉此促成不同的場域與策展實踐的機會。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指出,來自義大利西西里的藝術家RE多年來致⼒於使用廢棄物再利用進行創作,透過研究廢棄材料的轉化與開發新式藝術手法,持續呼應生態保育議題並著重於永續環境發展的創作題材,駐地創作展品《For You》與臺東商家及居民合作,運用搜集來的生活廢棄塑膠製品,進行在地藝術創生,將廢棄材料融合藝術與自然生態,更象徵著環境資源的珍貴與永續環保的重要性。欲參觀可透過永續方舟館線上預約系統 http://bit.ly/3SU8ucg 進行團體預約申請,或撥打專線089-359049洽詢。
綻放藝文新風貌 永續方舟館攜手臺東縣府共創環保再生藝術展 即日開放網路預約參觀
綻放藝文新風貌 永續方舟館攜手臺東縣府共創環保再生藝術展 即日開放網路預約參觀綻放藝文新風貌 永續方舟館攜手臺東縣府共創環保再生藝術展 即日開放網路預約參觀
綻放藝文新風貌 永續方舟館攜手臺東縣府共創環保再生藝術展 即日開放網路預約參觀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919 17:56:13) 臺東第一座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教育空間「永續方舟館」,展館主軸圍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數位互動學習方式推動環境永續、綠生活、節能理念的重要環境教育學習場所,並提供解說導覽服務、環境教育課程及環保DIY活動,歡迎縣內、全國各縣市機關團體、學校、一般民眾揪團申請預約,每團至少20人以上,至多40人為限(學校及公益團體10人以上可提出申請),並請於活動日前14日進行線上預約(http://bit.ly/3SU8ucg), 或撥打臺東縣環教中心專線(089-359049)洽詢。

臺東縣政府表示,臺東縣持續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實踐與影響層面,為了從源頭產生改變的力量,持續致力於環境教育及永續發展,臺東永續方舟館歸納出「環境」、「生態」、「永續」三大主軸,提供數位互動的環境教育學習空間,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大眾認識臺東的環境問題、解決方式及保護成果,將知識化為行動,落實全齡環境教育學習的精神。

環保局說明,「永續方舟館」透過數位互動方式提供民眾開拓新知的環境教育學習體驗,展示空間著重環境的多元議題,化身為一處處屬於島東的故事,從天空到河流、從山巒到海洋,提醒著民眾環境各層面彼此交織影響、環環相扣,透過課程活動、講座、展覽、微旅行活動、嘉年華市集等不同形式,從大環境切入社區、家庭、再到個人,將民眾與環境保護意識距離相互拉近,
永續方舟館參訪採團體預約制,請於14日前提出申請,歡迎20人以上學校及機關單位提出申請,上限40人,開放預約時段為週一至週五8:30-17:00,感興趣的朋友也可欣賞相關永續方舟館形象宣傳影片(https://ssur.cc/wY5mMEE)。



臺東第一個以「環保」為主題的教育空間「永續方舟館」今(3)日辦理開幕典禮,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縣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持續推動綠能節電、低碳生活等,臺東在今年《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永續治理」評比奪得全臺第一,而永續方舟館是普及環保、節能理念的重要場域,盼能讓更多人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明年2月將正式開放預約,歡迎縣內或全國各縣市學校、機關團體參觀。


饒慶鈴說明,縣府支持SDGs永續目標的實踐與推廣,為了從源頭產生改變的力量,不僅結合學校師生推動守護海洋等淨灘行動,也舉辦環境知識競賽、推出環境教育繪本徵選等活動,持續致力於環境教育及永續發展。


今日開幕的永續方舟館將提供數位互動及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場域,以活潑有趣的方式讓大眾認識臺東的環境問題、解決方式及保護成果,將知識化為行動,落實全齡參與環境教育的精神。縣府近年來對環境教育及永續發展的努力受到肯定,今年《遠見》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臺東在「永續治理」評比奪得全臺第一,更取得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縣市層級銀級認證,另外,郭建成局長剛獲行政院頒贈模範公務人員獎,阿力曼老師今年也獲得臺東第1座國家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縣府也與台東林區管理處合作創全國各縣市之先,推動山林共管的工作,落實環保永續綠生活。


環保局表示,永續方舟館整體架構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發想,歸納出「環境」、「生態」、「永續」三大主軸,近一步串連起臺東縣六大環境教育場域,透過數位互動方式提供大家耳目一新的環境教育體驗。豐富展覽內容不只符合國際趨勢,更加入了創意思考、嶄新互動,用創新形式將環保概念推廣給民眾,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入遊戲互動,加深民眾對環保議題印象。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在空間規劃上,一樓為「教育空間」,圍繞在臺東的空氣、土壤、河川及海洋生態污染與保護,認識環境的永續經營;二樓為「體驗空間」,建構綠色節能減碳生活場景,宣導從生活中實踐環保作為;三樓為「創新空間」,除了既有的展覽內容,同時也有多功能展示空間,將不定時推出主題特展,提供環保議題展示與永續思考。


環保局提醒永續方舟館是與環保局辦公廳舍相連的一處展覽教育空間,即將於明(112)年2月正式開放預約,相關資訊可至「臺東縣環境保護局」臉書粉絲專頁查看,敬請期待!




在前後歷經32年搬移2次,臺東環保局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並於今(12)日辦理新廳舍啟用典禮,縣長饒慶鈴表示,同仁盼望多年的新辦公廳舍終於啟用,外觀是一座環保方舟造型,將辦公場所建築設計與環境教育場所結合,打破一般民眾對公務機關的刻板印象,全新風貌為鄉親提供優質便利的洽公空間及環境教育學習場地。


今日啟用典禮在伊濘文健站長者們悠揚的吟唱聲中展開,縣長饒慶鈴、議長吳秀華與多位議員、環保署長張子敬、立委廖國棟、農委會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長吳昌祐、國立臺東大學副校長魏俊華及多位鄉鎮長、地方各界首長等貴賓齊聚一堂,共同剪綵啟用,見證臺東環保局邁向新里程。


縣長饒慶鈴表示,環保局自民國79年從衛生局業務移出成立以來,於更生北路辦公,因業務增加空間不敷使用,97年移駐縣立棒球場看台下空間,又因使用機能不同相互干擾,縣府積極爭取花東基金補助1億3500萬元設置辦公廳舍暨永續方舟館,在今年5月23日搬遷完成。前後歷經32年,搬移2次,今天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正式啟用的全新環保局,整棟建築設計融入環境,外牆的白是浪花、玻璃的藍是海洋、蜿蜒而上的綠地是山巒,全是臺東的自然景觀匯聚而成,未來更以永續臺東為目標,在現有廳舍內設展覽空間,打造全新的環境教育場域─永續方舟館,提供來訪遊客、在地民眾休憩,共同落實環保及永續綠生活,未來將提供更優質服務,推動環境永續工作。


環保署長張子敬感謝及肯定縣長饒慶鈴與縣府團隊積極推動環保業務、辦公廳舍改善、地方垃圾自主處理等工作,臺東將成為其他縣市的環保典範。


環保局指出,新辦公廳舍占地6,500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4383.38平方公尺,其中展覽空間—永續方舟館為822.4平方公尺,其餘為辦公室及公共空間,另設有大小客車停車位共44格。辦公場所設備完善、寬敞明亮,綠美化斜屋頂景緻優美,未來更提供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場所供民眾休憩,為環保工作注入新活力,提供鄉親更優質服務。


今天啟用典禮結合縣內推動環境教育單位,搶先於新廳舍周圍草地舉辦第7屆「環境教育嘉年華」,有餐具租借站、清洗站等,同時也有以自然素材盛裝食物的無塑美食店家、可重複使用的紙看板、二手市集等,讓愛地球不再只是口號。縣內的環境教育場域夥伴,將學習場域從教室移到寬闊草皮,讓大人小孩邊學邊玩,培養民眾環保綠生活,落實環保行動。





臺東縣環保局即將遷移,新辦公廳舍位於臺東市臨海路一段525號,並將自5月23日起在新地點為民服務,全新風貌繼續為鄉親朋友提供優質、便利的洽公及環境教育數位學習場地。


    臺東縣政府表示,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成立以來,一直是借殼而居,目前借用第一棒球場二樓的空間辦公,因其原功能是棒球運動場所,影響公務和民眾洽公環境,而環境保護及環境教育各項事務需要一個良善的空間環境來推展,因此,臺東縣政府從105年起即積極向行政院環保署及國發會爭取花東基金補助經費辦理遷建工程,總經費約1億3千5百萬元。


    環保局指出,同仁盼望多年的臺東縣環境保護局辦公廳舍,乍看就像是一艘環保的方舟,建築本身將公務部門的辦公場所與環境教育場所結合,打破一般民眾對公務機關的刻板印象,也規劃了可步行綠化地景步道、觀海平台,將來可開放洽公民眾、縣民好朋友、觀光遊客,在洽辦各項服務的同時,共享無敵海景,在最好的環境裡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新廳舍位於臨海路及信義路交叉路口,不僅縮短與市區距離,提供民眾更即時便利的服務,也為環保局注入新氣象及活力,近日內已陸續進行搬運作業,並訂於5月23日起,無縫接軌、正式在新廳舍上班,環保局專線089-221999,維持不變,民眾如有需要可多加利用,未來仍將繼續提供鄉親更優質、更有效率的行政服務。




饒慶鈴 | Facebook 【傳遞愛護大地理念 台東將設環保教育館】

這幾年因全球暖化、天候異常,地球生病了,也讓越來越多人體認要以實際行動珍愛地球,即將完工的數位環保辦公廳舍就是一棟傳遞環保理念的綠建築,我們更規劃設數位環保主題館,將成為整合推動全縣永續資源環境教育的重要據點。

環保局在棒球村為民服務13年,沒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這幾年業務量也不斷增加,我們爭取花東基金等經費挹注,新建的環保局工程經費高達1億5千萬元,除了辦公空間,更設有綠美化斜屋頂 讓鄉親欣賞無敵海景,是1棟環保方舟綠建築,建設處並將接著施作廳舍周邊165公尺人行步道整新,未來將成為台東市新的地標。

數位環保辦公廳舍近1260坪的空間中,就有3層樓、270坪的數位環保館,將提供各項環境主題展示與教育體驗,請鄉親與我們一起身體力行做好環保!


110-01-29與鄉親共好為目標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數位環保辦公廳舍即將完工

環保局同仁盼望多年、耗資1億3千餘萬元的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數位環保辦公大樓,建築主體預計過年後完工,饒慶鈴縣長今(29)日特別前往視察,未來大樓規畫有環保主題館、環保局辦公廳舍及開放民眾休憩的綠美化斜屋頂,是一棟融合在地環境的地景式建築。饒縣長期許臺東環保局自有廳舍完工啟用後,成為民眾洽公及環境教育數位學習場地。

饒慶鈴縣長今天上午10時10分由機要秘書劉敏謙、建設處處長許瑞貴、環保局副局長陳炳伸陪同下視察興建中的「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數位環保辦公廳舍」,許處長及陳副局長進行簡報指出,新建工程於108年8月發包,由通義營造有限公司團隊施工,預定110年02月完竣。工程發包經費約1億3,430萬元,目前工程進度已達85%,預計於年後完成建築物本體興建,完工後由臺東縣環境保護局銜接辦理環保教育館內部工程,經費約1800萬元,並由建設處接續施作廳舍周邊165公尺人行步道整新,未來也將向公路總局爭取1500萬元經費改善新豐里橋到馬亨亨大道間兩側人行步道。

另外,環保局在工程完工後3個月內希望能進駐,全新廳舍規劃近1260坪的空間,其中包含三層樓270坪的數位環保館,未來將為臺東整合永續資源環境教育的重要據點,其他則做為同仁辦公、民眾洽公使用。

饒慶鈴縣長表示,在好山好水的臺東,環保永續是重要課題,辛苦環保局同仁委身在棒球場將近13年,不過,大家在環保各項業務推動卻屢創佳績及獲得許多榮耀。縣府團隊跨局處整合,力求縮減建物完工後啟用時間,同時規劃了可步行綠化地景步道、觀海平台,將來可開放洽公民眾、縣民好朋友、觀光遊客,在洽公、體驗環保教育的同時,共享無敵海景,在最好的環境裡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數位環保辦公廳舍規劃有開放民眾觀海休憩的綠美化斜屋頂,是一棟融合在地環境的地景式建築,大樓由東側向西乍看就像是一艘環保的方舟,建築本身將公務部門的辦公場所與環境教育場所結合,打破一般民眾對公務機關的刻板印象,讓環境教育及環保政策更貼近民眾。饒慶鈴也表示,未來臺東縣的公共建設推行,也將以與環境、民眾共享共好為目標,持續推動。





108516日。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數位環保辦公廳舍新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