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臺南市】國民運動中心。全民運動館。運動設施


2025-07-10體育局終止合作冠名南區全民運動中心,將另覓合宜場館合作


Public Building Taiwan【教育部體育署】國民運動中心。全民運動館。運動設施

教育部體育署 - 運動設施

教育部體育署 - 運動場館


臺南市政府體育局    https://sports.tainan.gov.tw/html/main



2023-05-19斥資2.6億安南區全民運動館動土  黃偉哲盼打造更多全民運動館


2023-02-23本市微型國民運動中心典範「臺南市立游泳池」 帶動市民運動新風氣


2022-11-25運動場地多點開花,齊力建設全民運動館,打造府城運動健康城市

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積極推動臺南市體育發展,除成立體育專責機構體育局,並重視體育選手照顧、提升選手待遇及獎勵,且為滿足市民運動需求,提高市民培養運動習慣的便捷性,積極尋覓合適場地興建全民運動館,甚至跳脫中央補助的限制,自籌加碼經費,總計要興建5座全民運動館,同時更媒合大專院校及高中職的合適場地,合作推出區域全民運動中心,要讓市民朋友「用得到、用得方便」,全力打造府城運動健康城市。

 

臺南市政府表示,為充實市民朋友運動空間,市長黃偉哲規劃興闢多項運動場館,除了結合112年全國運動會整修、興建的運動場地外,有鑑於臺南市現有僅一座永華國民運動中心,積極推動興建含多元運動項目的全民運動館,讓市民朋友能夠免去通車的不便,充分享受運動體驗。110年爭取到中央前瞻計畫補助經費,規劃於安南、新營區建置全民運動館,兩案目前分別已進入工程發包及細部設計階段,預計2025年完工啟用,後續還有永康及第4、第5座全民運動館積極規劃中。透過廣設全民運動館,提供並鼓勵民眾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市長黃偉哲表示,提升運動風氣,打造運動城市一直是他的目標,規劃興建的全民運動中心,必須包含實用、特色、多元運動項目及親子共遊等條件,如安南區全民運動館,結合滯洪河道規劃跨越河道的兩棟建築體,運動空間包含健身房、綜合球場、室內外遊戲場等,結合水陸規劃,完成後將成為在地特色建築,而新營全民運動館則坐落於南瀛綠都心的黃金地段,將規劃連結室內及室外空間連成一體的環場跑道、親子兒童遊戲區域、綜合運動館、健身房、韻律教室等空間,符合在地市民需求。同時市長也指示與大專院校、高中職合作,學校現有場地開放給民眾使用,成為區域運動中心,目前已與遠東科技大學、臺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合作,成立新市區及南區全民運動中心,分別於111年7月及11月掛牌開幕,讓市民「隨處可運動」,打造府城運動健康城市。 

體育局長陳良乾表示,目前安南及新營全民運動館已進入細設階段,永康全民運動館完成建築師遴選,第4及第5座全民運動館則進行到選址階段,務必充分滿足市民朋友的運動需求,同時也將結合現有資源與更多學校洽談,充分活化利用現有的校園運動空間,希望能提供臺南市民充足且友善的運動環境,讓市民朋友「用得到、用得方便」、「隨時能運動」。


2022-11-01「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黃偉哲市長加碼宣布將興建第4及第5座全民運動館,打造臺南市成為運動城市

臺南市前已爭取教育部體育署前瞻計畫,規劃於安南、新營區建置全民運動館,兩案目前分別已進入工程發包及細部設計階段,預計2025年完工啟用,於此同時黃市長考量區域平衡及全民運動的需求,拍板由市府預算自行籌編經費,選定於人口快速成長的永康區興建第3座全民運動館,目前體育局已完成建築師評選,而如今,黃市長再加碼宣布,將規劃興建第4及第5座全民運動館,誓將臺南打造成運動城市! 

市長黃偉哲表示,提升運動風氣,打造運動城市一直是他的目標,上任後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幸獲中央核定補助2座全民運動館,但考量臺南市運動風氣興盛,只有2座遠遠不夠,市長便指示市府自籌經費,預計再增加3座全民運動館,加上已經興建完成的永華國民運動中心,臺南市將擁有6座可供全體市民運動、遊憩的運動空間,同時市長也指示體育局與大專院校合作,由大專院校提供場地,市府提供補助,將大專院校現有場地開放出來給民眾使用,成為區域的運動中心,務必滿足臺南市民的運動需求,讓市民「隨處可運動」。 

體育局長陳良乾表示,目前已積極規劃全民運動館第4及第5座的選址,將考量人口數、區域內體育場館等面項綜合規劃,設置的全民運動館將包含健身房、瑜珈或韻律教室、體適能中心及綜合球場等設施,目前也與大專院校積極洽談,充分活化利用現有的校園運動空間,希望能提供臺南市民充足且友善的運動環境。


Public Building Taiwan2021 臺南市運動場館興建與整修專案報告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南市】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2025)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南市】永華國民運動中心(2018)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南市】新市全民運動中心2022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南市】歸仁全民運動中心(2024)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南市】安南全民運動館2025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南市】新營全民運動館2025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南市】永康全民運動館(2026)



公共圖書館建置科技運用與創新服務環境實施計畫

 

苗栗縣立圖書館新建計畫獲教育部核定補助4.8億元 邁向文化新地標再邁一步

嘉義市總圖書館獲中央5.4億元補助 文化建設邁向新里程

臺南圖書館全面升級 中央補助逾億元打造智慧閱讀新場域 



 

翻新閱讀想像! 教育部補助25間公共圖書館打造科技與創新服務場域

教育部向行政院提報為期4年(114-117年)「Big Maker全國公共圖書館科技運用與創新實驗環境建置及服務精進計畫」,其中包含補助縣市執行「公共圖書館建置科技運用與創新服務環境實施計畫」,總經費為29.92億元,主要將「圖書館科技運用與創意實驗基地」、「圖書館創齡科技空間」及「智慧閱讀服務」等,納入圖書館規劃空間,期能強化民眾科技數位知能,彌平城鄉數位落差。本次教育部核定補助共計15縣市25館。

本計畫採競爭型補助,依執行規模分為以下3類:

一、第1類以興建總館為主,以申請1館為限;

二、第2類以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圖書館進行新建/修建/增建/改建為主,以申請1館為限;

三、第3類以針對圖書館閒置空間及原有館舍空間改造為主,至多申請2館。

並建置「科技運用與創新實驗環境」、「創齡科技環境與服務」及「智慧閱讀服務空間」等3種或至少1種核心場域,以符合計畫要旨。

計畫獲熱烈迴響,於114年3月3日收件截止時,共計徵得45件,教育部並委請國家圖書館邀請具圖書館、建築工程、景觀、都市計畫、經營管理、數位科技、創新服務等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籌組審查小組,於114年4月至5月就計畫可行性、完整性、經費編列合理性等,進行書面審查;並於6月初召開簡報暨複審會議,針對實際內容規劃,由專家學者進行館所詢答;並於6月下旬召開決審會議,在綜合考量專家學者的書面審查、複審詢答,及考量「均衡臺灣」發展政策主軸、區域平衡、資源配置等面向,最後核定補助15縣市25館,其中第1類4館、第2類9館、第3類12館(詳如核定補助名單)。同一縣市新建館計畫(含第1、2類)以補助1館為原則。

期待本計畫後續能強化民眾科技數位知能,彌平城鄉數位落差,持續活化知識並創造學習環境,提供民眾透過公共圖書館公共服務與空間,分享資源、探索知識,也為地方注入科技能量。

教育部核定補助公共圖書館建置科技運用與創新服務環境

實施計畫名單

註:本表依各類館舍筆劃排序

類別

申請館舍

1

(4)

苗栗縣立圖書館總館

雲林縣總圖書館

嘉義市圖書館總館

嘉義縣新總館

2

(9)

花蓮縣花蓮市智能圖書館

屏東縣九如鄉立圖書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永安分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中壢分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板南分館

新竹縣芎林鄉立圖書館

臺中市立圖書館太平分館

臺南市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澎湖縣望安鄉立圖書館

3

(12)

南投縣國姓鄉立圖書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草衙分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會稽分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竹縣竹東鎮立圖書館

臺中市立圖書館西區分館

臺中市立圖書館梧棲親子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東湖分館

臺南市永康區圖書館

臺南市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

澎湖縣圖書館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臺南市】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2025)


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  又稱亞太國際棒球村 或 亞太棒球村 亞太棒球場


體育署、南市府、國訓中心及棒協共同催生設立 國家棒球訓練基地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85EDF1A2FB557F7C


114-01-21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成棒主球場竣工 黃偉哲盼成臺南運動城市新亮點

眾所矚目的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成棒主球場工程提前於今年1月竣工,順利完成棒球村最後一塊拼圖,並將成為全臺灣最大規模室外棒球基地,未來將提供各級國家棒球隊及國際球團移地最佳訓練基地,延續中華隊在世界12強棒球賽奪冠氣勢,讓臺灣棒球在國際上更發加耀眼。

今(21)日市長黃偉哲與議員Ingay Tali 穎艾達利、陳怡珍、李中岑、邱昭勝至成棒主球場視察,盼其成為臺南運動城市新亮點。

市長黃偉哲表示,亞太棒球訓練中心的成棒主球場為臺灣最大室外棒球場,設施相當完善,外野看台區經過設計無觀賞死角,且近期通過地震天災及模擬雨後退水測試均達標,希望完工後能提供球迷優質觀賽體驗。

目前在驗收期間約有近80項缺失正陸續改善中,希望改善缺失後盡快供球隊試用,以便進一步瞭解球場設施優缺點。

臺南市政府指出,總統賴清德在臺南市長任內始推動興建亞太棒球訓練中心,隨著2019年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少棒主副球場完工啟用,翌年9月第二期成棒球場工程開工,陸續完成內野練習場、成棒副球場及室內投打練習場,成棒主球場竣工後,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棒球訓練基地,也為歷史悠久的臺南棒球開啟新篇章。





亞太少棒主、副球場自啟用以來,就獲選為 WBSC U-12世界盃舉辦場地,2019、2022、2023連續3屆WBSC世界盃少棒錦標賽,而2025、2027也將在臺南市續辦,儼然是東方威廉波特-世界盃少棒賽的比賽專用基地。

成棒副球場於2023年7月啟用後,陸續做為2023年全運會資格賽、正式賽及2023、2024年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決賽之比賽場地,以及中華職棒統一獅隊春訓基地,今年也預定被韓國樂天巨人棒球隊(LotteGiants)選為春訓基地。

甫落成的成棒主球場亦與韓國NC恐龍隊(NC Dinos)簽約做為2月春訓基地,代表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已被世界看見,不僅國內各級棒球可利用此地培訓優秀選手,帶動棒球運動風潮,也能提供國內外職業棒球隊、業餘棒球隊以及國家代表隊最佳訓練設施與場所,成為職棒比賽與國際賽會的專業競賽場館。

工務局表示,去年10月16日至25日完成成棒主球場草皮,提早進入草皮養護期以因應今年各球隊租借春訓需求。同時,去年12月25日進行模擬球場降雨排水測試,確保球場於雨停30分鐘內即能完全排乾水分。今年1月14日開始,對於春訓所需要使用的球場、球員休息室等進行缺失勘檢,同步改善缺失。

在工程團隊努力下,春訓場地預計於1月24日可以完善,將於3月底前驗收合格後,提供今年各類球賽活動使用。

工務局說明,「臺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統包工程(第二期工程)」總預算新臺幣25億元,工期1,848日曆天,整體施作內容,包括國內最多觀眾席的戶外球場,即有25,000席觀眾席的成棒主球場、3,000席觀眾席的成棒副球場、室內外投打練習場以及2座內野練習場。

其中2座內野練習場已於2021年6月30日完成、成棒副球場及室內外投打練習場接續於去年7月啟用、主球場則於今年1月完工,宣告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悉數完成。

工務局後續將全力配合場館使用時程,讓亞太棒球中心順利啟用營運,另體育局目前正辦理亞太棒球中委外營運招標,讓市府、經營者、使用者及球迷都能獲益,同時精進棒球水準,讓棒球在國際上發光發熱,為臺南帶入更多運動及產業經濟收益,讓棒球成爲臺南運動城市行銷品牌。

2024年底啟用的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未來會有捷運經過嗎? | 城市學


台南全新棒球場!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預計2024年底全區啟用!但整個球場其實延宕多年?未來會有捷運經過嗎?|台灣解碼中 - YouTube


113-02-11亞太棒球村成棒主球場主體雛形已完成 預計11月啟用開打

臺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第二期成棒主球場工程,進度已達77%,球場主體雛型已完成,目前正在施作預鑄看台防水施作、室內裝修、機水電及球場設施設備等工項,預計今(113)年9月完工,年底前啟用開打,完成臺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的最後一塊拼圖,體育局目前也規劃臺南400系列活動,預計在主球場啟用後展出百年棒球史特展。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整年氣候皆適宜進行棒球訓練與教學,市府興建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除增強場地硬體功能,具備國際棒球場規模外,更藉此培訓優秀選手,帶動臺南市棒球運動風潮。

 

黃偉哲強調,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也同時提供亞洲地區職業棒球隊、業餘棒球隊及國家代表隊最佳訓練設施與場所,成為辦理國際賽會之競賽場館,並提高臺南市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提升球賽精采度和球迷觀賽的舒適度。

 

工務局說明,臺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第一期工程已完成的少棒主球場及少棒副球場,於2019、2022、2023連續在臺南市舉辦3屆WBSC世界盃少棒錦標賽,後續2025、2027連續2屆也將在台南市舉辦,儼然成為世界盃少棒賽的比賽基地,讓臺南市成為東方的威廉波特的計畫目標終得實現。

 

臺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第二期工程,於109年9月28日開工,打造成棒主球場25,000席觀眾席、成棒副球場3,000席觀眾席、室內投打練習場及2座內野練習場。其中內野練習場已於110年6月30日完成。

 

成棒副球場及室內投打練習場接續於去(112)年7月啟用,並於去(112)年舉辦全運會資格賽、正式賽以及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決賽,今(113)年統一獅首次進駐作為春訓場地,並開放球迷春訓參觀與體驗,對於臺南市棒球運動的推廣及亞太棒球訓練中心場地設備的優勢,皆達成預期效益。

 

工務局表示,臺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第二期工程最後一塊拼圖-成棒主球場,目前進度已達77%,為因應先前疫情導致模板及鋼筋工不足情形,內外野看台區採用預鑄看台版吊運至現場吊裝施工,同時也降低高空施工風險。


113-03-01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成棒主球場上梁 黃偉哲期待台南的棒球夢早日實現

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成棒主球場工程,今(1)日上午由市長黃偉哲主持上梁典禮,預計今年9月完工,將完成棒球村最後一塊拼圖。市長黃偉哲表示,棒球是我們的國球,也是市民最熱愛的運動,在軟硬體兼具後,不僅能讓台南的棒球夢早日實現,更期待能培育更多優秀的棒球員,亦讓棒球相關產業可以在台南落地生根。

 

市長黃偉哲表示,亞太棒球訓練中心是從賴清德前市長、準賴總統當選人開始規劃,至今包含成棒主球場、成棒副球場、少棒主球場、少棒副球場,還有兩個練習場,經過菁英設計以及硬實力的工程,共花費34億元經費,終於即將全部完成,能夠讓台南的棒球夢早日實現。

 

黃偉哲強調,因為棒球是我們的國球,也是市民最熱愛的一個運動,不管是王建民、郭泓志、陳金鋒等,許多優秀棒球選手,都出生自台南,所以我們有責任要做得更好,軟體及硬體都齊心一起來做。今年是台南400年,迎來台灣最完整的棒球基地,體育局也正規劃台南400系列活動,預計在主球場啟用後展出「百年棒球史特展」,歡迎大家前來看展並見證現階段全台灣最大規模棒球場的誕生。

 

黃偉哲也舉出,市府在安南區環館路公園用地興建「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一期少棒工程場館,於2019、2022、2023連續在台南市舉辦3屆WBSC世界盃少棒錦標賽,後續2025、2027連續2屆也將在台南市舉辦,未來期待能吸引國際職業球隊進行台灣移地訓練,並與台灣當地球隊進行交流賽,讓台灣的棒球實力與國際接軌,台灣棒球在國際比賽中更具競爭力。

 

工務局表示,「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統包工程(第二期工程)」總預算新台幣25億元,工期1683日曆天,整體施作內容,包括25,000席觀眾席的成棒主球場、3,000席觀眾席的成棒副球場、室內外投打練習場以及2座內野練習場。其中2座內野練習場已於2021年6月30日完成、成棒副球場及室內外投打練習場接續於去年7月啟用。

 

成棒主球場工程2020年9月28日開工,適逢疫情期間,為避免影響工程進度,主球場看台包括內野2、3樓及外野看台,採用預鑄板結構運送至現場吊裝施工,解決疫情期間模板、鋼筋、泥作缺工缺料問題,同時也降低高空施工風險,主球場目前進度已達80%,預計今年9月完工。工程完工後將全力配合移交體育局委託的OT廠商進駐,讓亞太棒球中心順利啟用營運。



黃偉哲打造更好的棒球運動環境  為台南培養棒球人才


為打造更好的棒球運動場域,台南市政府工務局今(28)日於市政會議說明「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工程進度,市長黃偉哲感謝各界努力促成,也敦促相關單位儘早規劃後續營運管理。

 

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的建成是一棒接一棒,整體規劃在賴清德副總統時任市長任內辦理,少棒球場在賴前市長及李前市長任內發包施作,成棒球場則是在他任內發包施作。

 

當初由於中央補助有限,只有7億元,因此大多數經費是由台南市自籌,因此他特別感謝大家努力促成,使台南市作為棒球之都的硬體設備能更加完善,未來在軟體及人才訓練方面也要加強,已完成的場域可陸續啟用,管理營運也要事先規劃到位,以利儘早啟用。

 

工務局表示,「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總建置經費為28.07億元,工程分為2期,第一期為少棒主場及副場,經費為8.72億元;第二期為成棒主副場、內野練習場及戶內外投打練習場,經費為19.35億元。

 

第一期的少棒主、副場皆已完工,主場有8000席座位,是台灣唯一通過WBSC認可的少棒球場,2019年 WBSC U12少棒賽在台南舉辦,首度啟用少棒主場,台灣小將更一舉奪下冠軍,讓「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少棒球場一開張即寫下歷史。至於少棒副場則可容納1000名觀眾,可供少棒及壘球多元使用,對於棒壘球人才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期工程方面,成棒內野練習場已在今年6月完成,也是台灣首座鄰接棒球比賽場的內野練習場;室內外投打練習場空間寬敞,規劃設計為無柱子的場域,預計111年底完工;主、副球場目前正在施作基礎工程,副球場可容納3000名觀眾,預計111年底完工,主球場可容納25000名觀眾,將成為全台最多席位棒球場,預計112年底完工。

 

工務局指出,「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在2023年完成後,將成為全台灣最好的球場,對於台南棒球運動的發展及人才培育,將有莫大助益,進而帶動城市運動風氣。





510次市政會議(110928日) 

工務局報告「臺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進度」



















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 - 維基百科


【新北市】國家檔案館(2025)*營建署專業代辦

 

國家檔案館   建館紀要


一起走進我們的時光 國家檔案館志工召募中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D14EA770B0792FDC


112-12-06。「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榮獲第17屆優良工程金安獎


112-09-06。「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榮獲新北市工安獎特優


112-04-24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上梁 2025落成啟用

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邁入新的里程碑。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於今(24)日下午吉(2)時在新北市林口區國家檔案館基地依傳統禮儀舉行上梁典禮,由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親臨主典,與蒞典貴賓立法院洪孟楷委員等共同祝禱上香祈福,見證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達成階段性工程目標,並期盼工程能如期如質於明(2024)年底完工,2025年開館營運。


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致詞表示,國家檔案館將於明年底完工,具備100公里的國家檔案典藏容量,相當於200座101大樓高度,可滿足大約20年的國家檔案入藏空間需求,未來也將取得鑽石級綠建築及銅級智慧建築標章。設計上並特別著重與林口在地文化、環境結合,加強周邊社區共享合作,與區域共榮發展。

龔主委也指出,檔案管理局今年加入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並成立檔案國際交流中心加入「國際檔案理事會(ICA)」,以國際視野推動檔案合作網絡,期盼未來國家檔案館完工後,邀請更多國際機構來臺參訪交流,加深國際合作,提升臺灣的能見度。

立法院洪孟楷委員致詞表示,我們已有圖書館及博物館,而國家首座國家檔案館將坐落於林口地區,此國家級的建築,不僅眾所期待,更是林口居民的深切寄盼,感謝施工團隊的用心及當地里長的溝通協調,期望國家檔案館與在地連結、共榮共生,在中央與地方一條心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完成國家檔案館興建。

檔案管理局表示,國家檔案館建物僅占基地約四分之一,除保存既有綠地,同時廣植喬(灌)木,與周邊運動公園串聯形成豐富的都市生態綠帶,亦可延伸市民休憩空間。此外,基地毗臨住宅、學校、公園、商業區、影視旗艦區、新創聚落及未來媒體產業園區,國家檔案館的興建不僅創造區域整體發展,未來融合創意推廣與在地資源,將成為國內外探索臺灣底蘊的最佳人文知性景點。

國家檔案館落成啟用後,將具有國家檔案典藏(保存、整理、修護)、應用推廣(閱覽、展覽、研究、出版)、技術服務(媒材研究、長期保存)、行政辦公及教育休閒等功能,並將持續以維護民眾知的權利、致力檔案開放應用,開創檔案價值為目標,促進國家施政紀錄透明公開,以建構國家記憶最完整的素材中心、檔案應用研究最權威的中心與檔案媒材保存技術最專業的研發中心,並成為全民必訪的國家記憶學習中心。

為讓各界瞭解國家檔案館未來樣貌與服務內涵,檔案管理局邀請大家上網觀賞「佇立.國家檔案館」、「遇見.國家檔案館」影片

影片置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全球資訊網 https://www.archives.gov.tw/ 國家檔案館/願景藍圖/願景定位


110-06-04首座國家檔案館即將開工興建! 

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為先進國家知識體系三大支柱,為展現政府重視國家發展見證及國家智慧資產,以及達成政府紀錄公開透明且為全體國民共有共享之核心要務,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依據行政院106年核定之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推動興建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館址座落於新北市林口區國宅段,委託內政部營建署專業全程代辦興建,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釧建築師)設計監造,並於今年2月26日以新臺幣20餘億元決標,由豐譽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及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攬施作,預定113年主體工程完工及114年開館營運

這座國家級的檔案館,基地占約2.6公頃,本於生態共生理念,主體建築僅占基地25%範圍,為地上10層及地下2層的綠建築及智慧建築,未來在建築物量體及景觀施工方面,將以基地工程品質與安全為重,兼顧基地景觀生態保留及周邊視覺景觀與既有資源串接,整合行政、典藏及多元服務功能,規劃建置節能安全及智慧管理的檔案庫房與全館自動化,可容納100公里檔案典藏量,接近200座101大樓,並以提供舒適便捷的閱聽應用環境、互動體驗的展示學習場域與通透開放的館區空間為訴求,讓國家智慧資產獲得最周妥的保存,廣為全民使用。

本項新建工程歷經逾3年的規劃設計及採購過程,目前已陸續完成施工圍籬架設、工區整地及工務所組合屋等施工前置作業,並曾召開2次說明會,加強與在地居民充分溝通。由於主體工程預定於今年6月7日開始施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特別籲請居民諒解施工期間可能造成之不便,同時嚴格要求承商遵循施工安全規範,務必減緩對周遭環境之影響。基於防疫為重之考量,原籌辦動土典禮停辦,並擬定施工防疫對策,依預定進度推動此項建設,期待4年後結合知識、教育、文化、休憩功能的國家檔案館落成啟用,朝向國家記憶最完整的素材中心、最權威的國家檔案應用研究中心、最專業的檔案媒材技術研發中心及成為全民必訪的國家記憶學習中心四大面向定位發展,並融合創意推廣與在地資源,與地方共生共榮,成為國內外探索臺灣底蘊的最佳人文知性景點。

為讓各界瞭解國家檔案館未來樣貌與服務內涵,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提出「國家檔案館五大建設理念」(資料如附),也邀請大家上網觀賞「遇見–國家檔案館」( 影片置於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全球資訊網(www.archives.gov.tw)/國家檔案館/願景藍圖/願景定位 ),與您一起預見美好,共同迎接屬於全民的國家檔案館。


新聞稿附件(國家檔案館五大建設理念)







「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施工前說明會【110年4月14日】














2021-04-14國家檔案館開工在即 打造林口知識新地標

基於檔案為國家知識基礎,為利妥善保存國家發展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擬定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經行政院核定後,委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辦。本工程於110年2月26日決標,發包施工費為新臺幣20億9,780萬元,預定110年4月12日開工,113年底竣工。

興建國家檔案館 帶動國家發展

推展檔案意識與價值,不僅是國家發展民主化進程中,政府推動資訊透明的核心要務及重要職責,也是前瞻實現轉型正義的必要課題。迄今,我國缺乏國家檔案整體建設,又依檔案法第22條揭示國家檔案至遲應於30年內開放應用。因此,推動本工程以保存國家重要歷史紀錄及建構國家知識體系,奠定永續發展根基。

國家檔案館新建工程簡介

營建署表示,本案為1棟地下2層、地上10層之鋼筋混凝土建物,總坪數約14,846坪,完工後將取得銅級智慧建築標準及鑽石級綠建築標準,外觀呈現現代、簡潔、穩重及文化創意之風格。本工程設計最大的特色在於外牆裝修的部分,採取烤漆玻璃排列組合成地層堆疊圖案,象徵國家記憶紮根的意象。

未來定位

本案規劃建置之標準庫房,得以滿足未來20年國家檔案典藏容量。另外,本案加強公共空間與軟硬體設計,並提供舒適且多元之閱覽及休憩場域,同時整合周邊如林口社區運動公園等社會資源,結合教育、文化、休閒,具觀光遊憩景點的發展潛力。


109-09-09珍惜保存檔案 行政院編列25億預算興建「國家檔案館」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9)日出席「第18屆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暨金質獎頒獎典禮」,親自頒發獎座,向檔案管理績優機關與人員致敬。蘇院長表示,國家重視檔案的保存,行政院特別編列25億的預算興建「國家檔案館」,未來檔案要更開放並持續數位化,希望國家檔案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精彩,也讓國家更好。

蘇院長指出,「凡人走過的必留有足跡」,他的父親是最基層及認真的公務員,小時候他常在假日跑去辦公室,看父親加班寫公文、批公事,父親的字非常漂亮、工整,一字一句,一筆一劃,文筆非常好,令他相當敬佩。如今他也要批公文,每個批示都有決定性影響,且公文到他手上時,已經過多少人的研析,公文的每字、每頁、每卷,攸關許多人及國家,因此必須留下檔案。

蘇院長強調,一個國家能真正重視檔案留存,表示這個國家、國力已達一定水準,也表示這一代人知道要尊重前人走過的辛苦,體認現在是多麼重要,以及要為未來留下什麼。

蘇院長表示,國家設立檔案局,重視檔案的留存,並頒發金檔獎及金質獎,肯定並獎勵檔案管理績優的機關與同仁,也藉此希望各機關都能以此為標竿及榜樣,讓機關有金檔獎的水準,每個人都以得金質獎為榮耀。如此一來,相信國家一定會更好,因為在要開始規劃時,就會競競業業,完成後還懂得珍惜保存。

蘇院長表示,這些年來,國家一代一代、一年一年保存下來的檔案十分可觀,計算國家檔案高度的單位不是用「公分」或「公尺」,而是以「公里」計算,而且還是用101大樓的高度算。去(108)年他來頒獎時,國家檔案疊起來已有45座101大樓的高度,今(109)年已達48座101大樓(約24.5公里)。院長笑稱,101要好多年才蓋得起來,但檔案局在一年間就蓋了3棟101大樓,非常了不起,更代表大家都很重視。

蘇院長表示,行政院特別編列25億的預算要興建「國家檔案館」,目前正進行招標作業,預計最快在今年底動工。國家檔案館可典藏的實體檔案容量,可放進幾十座101大樓。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也需與時俱進,將檔案數位化,讓檔案更好查詢。在科技的協助下,現在的檔案只要「一按」就有,以前他當律師時要備著判例,現在都靠「一指通,萬事通」,所以檔案的數位化非常重要。

蘇院長強調,過去是威權封閉的時代,現在應盡量公開檔案。院長也笑稱,因為會被大家看,他本來字寫得又快又草,現在只好乖乖地簽名,以免哪天有人想看他批過的公文。也希望每位在寫公文的人都注意,往後自己經辦的公文可能被找出來,所以現在要寫好一點。

蘇院長表示,今天特別來頒獎,要向得獎的機關及個人致敬,也感謝評審委員南來北往認真評審,讓得獎人更有榮耀。國家重視檔案的保存,也請大家跟金檔獎、金質獎得主學習,讓檔案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精彩,讓臺灣越來越漂亮。

今日院長逐一致贈獎座給得獎機關及得獎者,並與得獎者及其同事、親友共同合影。

國發會表示,目前檔案局典藏的國家檔案長度已達24.5公里,對外開放的檔案也有近340萬筆。為表揚檔案管理績優機關與同仁,自92年起逐年辦理金檔獎及金質獎評選,今年共有219個機關、75名人員參加,經評選後共有15個機關及15位檔管人員獲獎,各獲獎機關對檔案管理不僅付出極大心力,更充滿創意及特色。


2019-04-29專業代辦「國家檔案館統包工程」專題報導

一、工程緣起


為推動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樹立國家記憶中心,以妥善保存政府施政紀錄,促進檔案開放應用,推展檔案意識與價值,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提報國家檔案典藏及服務建設計畫,並委託本署代辦國家檔案館興建事宜,以作為保存國家重要歷史紀錄及建構國家知識體系之場域,奠定永續發展根基。

二、工程位置及基地外部空間配置

本基地位處新北市林口區,林口社區運動公園之南側,四面分別臨接公園路、文化一路一段及仁愛一路,及15米計畫道路所圍之街廓內北側大部分土地(約佔90%),基地形狀呈梯形,該街廓周邊已設置人行步道,基地內部現階段為閒置空地,上方植雜林,內部無佔用,高程尚稱平整,基地周邊之排水系統,均已建置完成。距離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一交流道北側約900公尺、捷運機場線A9站約1.5公里。
因基地為閒置空地,既有密林生長於此,在建築配置上保存基地70%以上的既有森林,量體配置在基地西北側的角落,低建築開挖面積,為了讓原始森林持續生長,降低擾動。主要出入口從仁愛一路進入,檔案卸貨平台設置於公園路側,因應保存檔案流程,特將公共區域與非公共區域動線區分於兩端,並於基地東側設置森林小徑,讓行人散步於緩坡上,以不同高度觀看森林面貌,展現出另一種對於土地記憶的紀念。



三、工程內容及特色


本工程基地面積約為25,686平方公尺,預計興建地下2層地上11層之混凝土造(局部鋼構) ,總樓地板面積約53,655平方公尺之國家檔案館,總計畫經費約25.04億元。

本館存放國家重要檔案紀錄,檔案庫房外觀如同岩層切面紋理一般。底層紅色象徵林口特有的紅土地質,漸層堆疊至上部反映天空環境,象徵著從在地扎根至清透開放。建築平面強調基地原生森林、量體、人的互動,因此將公共區域抬高至二樓及三樓,四樓至十一樓為機關辦公室及檔案庫房。從森林小徑穿梭於既有密林中,直達二樓大廳,再一步步地向上走進國家檔案館的核心,詩意的表達出檔案館如同巨石矗立於森林深處,在綠意與青空的相映下,整體的氛圍象徵著歷史的沉重與輕盈,透過國家檔案館的興建,展現「國家發展經驗及人民共同記憶」,提升國人在教育、文化、研究及歷史之知識能量與認知水準。

四、預期效益

本工程已委託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釗建築師)完成基本設計及統包需求書,後續將辦理統包工程採購事宜。希望透過妥善之軟硬體建設及營運階段以各種型式展現檔案知識,注入檔案生命力,將檔案資訊轉換為國家智慧資產,讓全體民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