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 高雄港務分公司 - 公共建設執行情形
# 已更新連結網址
# 2022-07-05。交長王國材視察高雄港客運專區旅運大樓 期許發展成為南部國際郵輪母港
高雄港近年積極推動智慧港埠及旅運觀光等重大建設,交通部王國材部長、立法院李昆澤委員及林岱樺委員今(5)日視察高雄港客運專區旅運大樓,對於港務公司克服工程困難,推動高雄港客運專區之努力表示肯定,並指示港務公司旅運建設應持續積極掌握進度,導入5G AIoT科技,打造高雄港成為南部郵輪母港,帶動高雄港市產業繁榮與發展。
王部長、李昆澤委員及林岱樺委員在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總經理陳劭良、高雄港務分公司王錦榮總經理及航政司何淑萍司長陪同下聽取港務公司簡報,並視察高雄港客運專區旅運中心。
港務公司表示,高雄港客運專區旅運中心為國內最大之3D曲面金屬帷幕單一建築,以海浪流體意向之設計理念,形塑高雄海洋國門地標,旅運大樓開工以來,雖遭遇土壤污染、天候影響、3D曲面帷幕施作困難,但工程團隊克服諸多挑戰,帷幕吊裝已在今年6 月底完成,室內裝修及旅客橋工程將於8月陸續完工。另外大樓智慧化應用導入也預計在明年4月完成,整體進度已邁入最後階段,未來可提供旅運服務、零售商店及商務辦公使用,亦將導入智慧化服務及資通訊先進技術,打造為現代化智慧大樓。
王部長指出,客運專區旅運大樓施工期間,港務公司及施工團隊整合30多家協力廠商,相當不容易,也值得肯定。因應國際疫情已逐漸趨緩,期許港務公司掌握時機儘速完工並積極辦理招商,也歡迎優質業者踴躍進駐,期盼新的客運專區以新科技提供優質、安全、智慧及高效的港口服務,發展成為南部郵輪母港,促進高雄港市發展商機。
港務公司報告「海上皇宮」、「海上御廚」平台船於高雄港內已停泊多年,船體鏽蝕嚴重,為利港區未來發展及航道安全,港務公司已於7月1日取得該船舶權利,並將辦理拆除作業。王部長視察後特別指示要求港務公司應於儘速辦理拆除作業,且現時序已進入颱風汛期,應注意加強防颱繫固,以維護高雄港區船舶航行安全。
交通部表示,高雄港為臺灣重要貨運樞紐港,也是南部重要的國際旅運據點,臺灣港務公司將以智慧化升級港口競爭條件,持續推動優化轉型、維護作業安全、提升營運效率及服務品質,打造成為先進智慧優質港口,引領航港業界為高雄港市共創發展效益。
臺灣港務公司今(10)日上午10時30分於高雄港第19及20號碼頭舉辦高雄港埠旅運中心上樑典禮,由交通部祁次長、民意代表、海運界公會團體、高雄港航商業者、旅宿業者、旅宿相關協會、郵輪業者與各機關代表蒞臨參與,共襄盛舉。
典禮開始,由臺灣港務公司吳宏謀董事長為與會嘉賓致歡迎詞,接續藉由祥獅獻瑞表演,熱鬧非凡的為高雄港港埠旅運中心招來滿滿好運,並在祁次長及吳董事長等帶領下進行祭祀典禮及上樑儀式,祈禱工程順利如質如期完工,啟用後業務昌隆。
該工程計畫預估斥資約新台幣45億元,為地下2層、地上15層鋼構金屬帷幕的曲面造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80,774平方公尺,主體建築工程標由春原營造公司負責施工,水電空調工程標則由旭宗工程公司負責施工、接續將進行室內裝修及旅客橋等配合工程,預計於108年12月啟用,配合現有高雄港第17至21號的碼頭總長726公尺、水深負10.5公尺,將提供郵輪旅客便捷、舒適的入出境空間,該旅運中心亦包括免稅商店、商業餐飲空間及辦公室等,並於3樓規劃面積約為1,500坪的戶外海岸平台,提供市民、旅客登台觀景。
交通部祁次長表示,港埠旅運中心完工後將成為高雄市的指標建築物,讓高雄港在極力發展貨櫃業務的同時,亦強化提升旅運設施服務水準,掌握商機發展郵輪產業,未來將可服務全球最大的22.5萬噸級海洋魅力號大型郵輪,尖峰旅客通關能量可增加至每小時2,500人。以106年度郵輪到港數據來看,高雄港靠泊郵輪航次已達82艘次,其中以高雄港為母港的郵輪共有44艘次,全年度帶來近12萬人次旅客(117,559)造訪,已為高雄創造可觀的觀光產值,預估今年度將持續成長,相信這項工程在明年完工後,可成為亞洲灣區新亮點,並為高雄觀光旅運業務開創新里程碑。
臺灣港務公司吳董事長則表示,高雄港為台灣唯二郵輪母港,海港與空港距離近,具有地利位置優勢。港埠旅運中心工程計畫預計於108年如期如質完工,為地下2層、地上15層的建築物,旅運中心位屬市中心臨港水岸線的重要區位,加上與鄰旁高雄世貿會展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等地標建築4串連,又有鄰近的駁二藝術特區及新興的棧貳庫,本區位完成開發後,將可滿足民眾對港灣、水岸的親水需求,藉由完善的輕軌及捷運黃線公共運輸系統,讓遊客能暢遊亞洲新灣區。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將可成為兼具辦公、商業、觀光遊憩的新景點。
臺灣港務公司今(9)日上午10時10分於高雄港第19及20號碼頭舉辦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動土典禮,由吳副總統、行政院毛治國副院長、交通部葉匡時部長、高雄市陳菊市長、民意代表、海運界公會團體、高雄港航商業者、旅宿業者、旅宿相關協會、郵輪業者與各機關代表蒞臨參與,共襄盛舉。
首先,動土典禮由來自美國之Jesse建築師介紹高雄港「港埠旅運中心」的設計構想及理念,緊接著由臺灣港務公司李泰興總經理為與會嘉賓簡報「高雄港旅運設施及未來發展」,並藉由祥獅獻瑞表演,熱鬧非凡的為高雄港港埠旅運中心招來滿滿好運、好彩頭,並在吳副總統、毛治國副院長等帶領下,動土儀式藉由一動開地平安、二動動土順利、三動一切圓和吉祥氣氛下,期望打造高雄港旅運中心未來成為台灣歡迎世界來訪郵輪觀光旅客重要的門戶,更是宣揚台灣在亞洲郵輪觀光市場,成為更優質、更具競爭力標竿的努力與決心
臺灣港務公司計畫興建具高雄港門戶意象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藉此宣導政府積極推動高雄港中長程建設計畫的決心,並彰顯政府重視南部地區重大建設的施政理念,打造高雄港成為物流樞紐港及觀光遊憩港的發展願景。
該工程斥資約新台幣45億元,第一標建築工程標由春原營造公司以29.87億元得標,接續將再辦理水電及空調工程等發包作業,全部工程預計可於106年6月完工,營運後配合現有高雄港第17至21號的碼頭設施(碼頭總長726公尺、水深10.5公尺),將可同時提供2艘國際級的觀光郵輪停泊,尖峰小時可服務通關旅客人數達2,500人以上,將提供郵輪旅客便捷、舒適的旅運空間。
該大樓為地下2層、地上15層鋼構金屬帷幕的曲面造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80,774平方公尺,大樓主體空間包括辦公空間、旅客入出境空間、聯合服務櫃台、登船廊道及其他服務空間等,同時於3樓規劃設計約1,500坪全新的海岸觀景平台,將24小時全時段開放,可望成為高雄市民臨水岸觀景、餐飲、休憩及約會的新景點。
臺灣港務公司同時規劃「高雄港舊港區再開發計畫」辦理期程,舊港區包含本案基地的1至21號碼頭區範圍,土地面積約有40餘公頃,所在區位屬「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定區」內,該區周邊商圈、公共設施及交通等均已相當完善。臺灣港務公司預計於明(103)年以前請國際級顧問團隊完成規劃,將未來要引進的產業、開發內容及方式等做整體性的評估規劃,選擇最適、最佳發展藍圖,並採分期、分區方式辦理於110年度以前完成招商開發,完成後的效益,除了可滿足民眾對港灣、水岸的親水需求外,藉由周邊相關的商業設施,吸引國際郵輪旅客來港靠泊及消費,提升高雄港、市觀光產業及周邊產業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