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 星期三

【臺中市】北屯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

 

北屯國民暨兒運中心開工  盧市長:打造中部唯一滑冰場

2022-03-30


台中市政府投入7億7841萬元興建北屯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今(30)日開工,預計113年8月完工,除規劃兒童運動、球類、泳池等空間,還有中部唯一的專業滑冰場。市長盧秀燕出席開工典禮表示,台中是首創國民運動中心結合兒童運動的城市,此次興建運動中心除了讓北屯區民眾擁有優質運動場域,也造福中部滑冰選手,獲得嶄新運動空間,完工後歡迎市民朋友親子一起來溜冰同樂。

盧市長指出,北屯區人口約29萬人,是台中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且新建社區多,年輕夫妻遷入、幼兒人口持續增加,因此兒童與成人運動空間需求也隨之增加,非常感謝在地民代和里長們的支持,市府也集合運動局、建設局、地政局和交通局,全力打造「北屯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讓喜愛運動的居民享有更便利的運動機會,為滿足地方停車需求並於運動中心增設地下停車場,更符合在地民眾期待。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運動中心土地位在北屯區崇德路,面積一萬二千多平方公尺,連結北屯路商圈、潭子商圈、洲際棒球場等,有助於提升北屯發展。建築也規劃取得銀級綠建築標章和合格級智慧建築標章,並爭取公共工程金質獎。市府讓運動中心融入兒童運動元素,也兼具系統整合、安全性、節能防災、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等複合式功能。

運動局長李昱叡表示,目前規劃一樓為水療中心、游泳池及商業空間,二樓為兒童運動空間,三樓為多功能運動中心、綜合球場,地下一樓為冰刀溜冰場及地下停車場,提供中部選手安心訓練的場所,完工後中部選手不必再舟車勞頓到北部滑冰場訓練。

今日開工典禮,盧市長、建設局長陳大田、運動局長李昱叡、民政局長吳世瑋、交通局長葉昭甫、新聞局長鄭照新、地政局長吳存金、台中市新建工程處長陳聰仁、北屯區長歐陽明,市議員黃健豪、陳成添、陳清龍、沈佑蓮、賴順仁,多位校長、里鄰長,以及立委莊競程服務處代表皆出席。


台中第9座國運中心將開工 北屯國運打造全民運動空間

2022-03-25

建構運動友善城市!市長盧秀燕十分重視城市運動風氣培養,積極打造全民運動環境,上任後已陸續推動國民運動中心建置,目前在北屯區除積極推動台中巨蛋等建設,也積極啟動「北屯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預計今年3月底開工,將兒童運動環境納入運動中心,為不同年齡層打造全民運動空間。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繼年初開工的清水運、豐原運等運動中心,北屯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將是台中市第9座國民運動中心,基地位於崇德路及崇德八路,未來完成後,將創造休閒與商業融合的多功能運動中心,提供市民更優質運動環境。

陳局長指出,北屯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斥資7億7,841萬元,打造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建物,一樓為水療空間及商業空間、二樓為兒童運動空間、三樓為多功能運動空間、地下一樓為溜冰場及停車場,此工程為台中第2座採統包方式辦理招標的運動中心,已於去年11月26日決標。採統包方式辦理可規劃設計、施工同步進行,兼顧施工速度與設計品質,並能縮短工期,建設局將嚴格把關施工品質,期待完工後為市民創造全新運動空間。



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臨水劇場(201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s://www.ncfta.gov.tw/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統籌規劃傳統藝術之保存維護、研究調查、傳承與發展等任務,運用所轄三個園區:宜蘭傳藝園區、臺灣戲曲中心及高雄傳藝園區,建構完整的人才培育及藝術體驗場域,並整合所屬臺灣音樂館、國光劇團、臺灣國樂團與臺灣豫劇團,提昇臺灣傳統戲曲與音樂能量,落實文化藝術的傳承與推廣。

相關粉絲專頁連結:

臺灣戲曲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xiqucentertw

臺灣音樂館     https://www.facebook.com/tmi.ncfta

臺灣國樂團     https://www.facebook.com/ncftanco

臺灣豫劇團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ngZi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臨水劇場1081224日啓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臨水劇場啟用






宜蘭傳藝園區提供藝術家及傳統技藝人才一個展現空間及舞台,以傳薪創藝立地紮根,串聯這塊土地的善美精神及傳統價值。( 經營團隊: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 2017年元月盛大開園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臺中市】太平區新坪新吉新城里活動中心(2022)

 

0318【臺中市】太平區新坪新吉新城里活動中心修繕工程竣工啟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191766754929612/






新坪新吉新城里活動中心啟用 盧市長:場域煥然一新更安全舒適



台中市太平區「新坪新吉新城里活動中心」民國78年建成,使用已逾30年,因屋頂漏水嚴重及廁所等設施老舊,在地里長盼修繕提升活動中心使用率,市府傾聽地方心聲,投入近247萬元修繕,今(18)日竣工啟用。市長盧秀燕表示,活動中心廳舍煥然一新,包括漏水改善、增加無障礙及性別有善廁所等,感謝地方民代共同促成,提供市民更安全、舒適的活動場域。

盧市長指出,新坪新吉新城里活動中心已使用30多年,屋頂嚴重漏水,還有壁癌,廁所也十分髒亂,不堪使用,感謝在地里長十分用心為里民不斷發聲,希望整修活動中心,市府編列247萬元給區公所修繕,整修完成後跟新的一樣,包括男女廁蹲式改座式,方便使用、小便斗做隔間、鏡子及外牆也換新,感謝新坪里長紀進豐、新吉里長黃天財及新城里長胡錩宏爭取,及市議員李麗華、賴義鍠、張玉嬿及蔡耀頡支持通過預算。

盧市長也提到,市府昨日開設47處快打站,希望提高接種涵蓋率及台中安全防護網,施打狀況不錯,65歲以上及55以上原住民近一萬人施打,符合資格的長輩每位還發放500元禮券,回響熱烈,昨日已發出500多萬元禮券,非常值得;台中目前第三劑疫苗施打情形達4成6、第二劑8成1、第一劑8成7,市府繼續催打,也呼籲大家落實防疫,讓台中更安全。

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新坪、新吉及新城等3里里民高達2萬3千多人,為北太平人口密集區域,里活動中心使用需求大,市府深入瞭解地方修繕需求後,補助經費合力推動修繕工程,包括屋頂防水改善,並克服廁所有限空間,增加無障礙及性別有善廁所各一座,工程由民政局補助經費240萬元,另太平區公所自籌約6萬元完成樓梯間油漆粉刷,內外環境空間大幅改善,提供民眾更優質、更完善的活動空間,盼在地居民好好愛惜使用。

太平區長許貴芳說明,新坪新吉新城里活動中心於78年建成,2層樓總面積560平方公尺,使用迄今已逾30年,廳舍設施多處待改善,感謝市府挹注經費,包括頂樓(含梯間)防水、內外牆改善、廁所設施更新、一樓大門口新設斜坡道、戶外廣場地磚整平及景觀綠美化等,啟用後公所將持續推展各項社區化福利服務,促進社區發展及凝聚居民向心力,提升活動中心使用率。

今日活動,盧市長、民政局長吳世瑋、農業局長蔡精強、市議員李麗華、太平區長許貴芳、新坪里長紀進豐、新吉里長黃天財、新城里長胡錩宏及多位在地里長出席;市議員賴義鍠、張玉嬿也派代表致意。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臺中市】大甲區武陵市民活動中心(2022)

 

0317【臺中市】大甲區武陵市民活動中心落成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191771518262469/





大甲武陵市民活動中心落成 盧市長: 供地方多元使用

台中市大甲區「武陵市民活動中心」原址為武陵社區活動中心,由於館舍鋼筋鏽蝕嚴重,耐震能力不足,有安全疑慮,市府積極籌編經費,斥資1,560萬元,將原有社區活動中心拆除重建,今(17)日落成啟用。市長盧秀燕出席啟用典禮表示,活動中心可提供地方聯誼、租借、跳舞、唱歌等使用,感謝地方民代共同促成,提供市民安全、舒適的多元活動空間。

盧市長表示,原武陵社區活動中心老舊,鋼筋裸露、混凝土龜裂,有危險疑慮,在前國大代表劉德成及武陵里里長方如玉爭取下,感謝市議員李榮鴻、吳敏濟及施志昌等議員支持通過預算,由大甲區公所、民政局、市長第二預備金共同投入經費進行重建,新的活動中心包含廚房、音響、無障礙廁所、冷氣等設施,室內及室外空間均可使用,提供地方民眾活動交流場所,盼在地居民好好愛惜使用。

民政局長吳世瑋指出,原武陵社區活動中心自民國70年建成,使用近40年,沒有建照及使用執照,老舊又危險,且耐震能力不足,經評估耐震補強不符經濟效益,於109年進行拆除。當地相鄰的合法建物長壽會館,雖可作為社區活動中心的替代場所,但會館面積僅30坪,不敷使用,市府深入瞭解地方需求後,規劃於長壽會館北側進行擴建,興建地上一層建築物,面積達98坪,包括鄰里客廳、共享廚房、活動廣場等,創造優質鄰里活動場域。

吳局長表示,「武陵市民活動中心」為台中市首座啟用的市民活動中心,去年3月動工,僅僅一年,就完成重建工程,外觀跳脫以往活動中心一成不變的方正格局,富有設計感的建物線條,呼應地名「陵」的形象,並延續地名「武」的字義精神,以「田中之埕」作為建物設計理念,滿足不同族群使用需求,打造多元活動場域,讓武陵社區的凝聚力更加提升、社區更加活絡。

大甲區長顏金源說明,此次重建工程投入總經費共1,560萬元,其中動用市長第二預備金共181萬元,進行既有活動中心拆除並充實內部設備需求,並由民政局補助規劃設計經費57萬元,公所自行編列經費近1,322萬元,合力推動擴建工程。啟用後,將可提供集會活動、老人共餐、社區班隊等使用,充分推展各項社區化福利服務,並強化社區整體量能,完善發揮社區「共老、共好」功能,展現大甲區軟實力。

今日啟用典禮,盧市長、民政局長吳世瑋、大甲區長顏金源、大甲分局長吳燕山、市議員吳敏濟、施志昌、李榮鴻、武陵里里長方如玉、武陵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德成及總幹事劉明松、大甲區農會總幹事黃瑞祥及在地各里鄰長均出席;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台中市議會議長張清照也派代表到場致意。



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宜蘭縣】羅東轉運站(2023)

 


引進民間資源參與公共建設,羅東轉運站增建及營運移轉(ROTOT)案公告招商

110-06-22

羅東轉運站興建工程已在今年3月開工動土,將興建完成地上2層轉運站、地下2層汽、機車停車場,總樓地板面積29,500平方公尺(約8,940坪),共規劃汽車停車位498及機車停車位1,202席,預計在112年4月完工(第一期轉運站主體工程)。



為引入民間資源,以增建-營運-移轉(ROT)方式進行開發,參與興建3樓以上商業空間(第二期民間參與投資),以滿足接駁轉乘候車之旅客用餐、購買地方農特產品及休閒遊憩等需求,縣政府於110年6月22日公告招商,以轉運站用地建蔽率80%及容積率240%計算,投資興建規模約為28,000平方公尺(約8,470坪),歡迎民間資源投注公共建設。

本案委託經營期間為50年,最低投資金額至少為新臺幣5 億元,在簽約完成後縣政府可取得開發權利金2億元外,委託經營期間50年間,每年可再收取定額權利金2,000萬元及每年營運收入5%的營運權利金。期藉由引入民間經營的活力與彈性,帶動地區發展,共創政府、民間與社會三贏局面,歡迎各相關業界踴躍參與。若需進一步詳細資訊請至財政部推動促參司公告案件中,連結瀏覽宜蘭縣羅東轉運站增建營運移轉(ROT+OT)案招商資訊。


羅東轉運站工程開工動土典禮


110-03-04

羅東轉運站從民國101年啟用至今已有9年,每年服務的旅客至少500萬人次,仍不斷持續增加,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新羅東轉運站已完成規劃並將在今(4)天動工,林姿妙縣長與交通部陳彥伯次長共同參加開工動土典禮,林縣長表示,新的轉運站預計於112年完工,完工後將成為溪南地區新地標,並大幅提升溪南地區鄉親們轉乘公共運輸的品質及便利性。

現在的羅東轉運站是向私人租用土地而興建,在使用上有租期的限制,而且羅東後站地區市地重劃開發完成後,商業活動將更加活絡,有必要儘早完成新羅東轉運站。宜蘭縣政府為了提升羅東地區民眾轉乘公共運輸的品質及便利性,縣府積極爭取「前瞻計畫」籌措經費,獲得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4億8,500萬元,宜蘭縣政府自籌4億9,600萬元,總經費共9.81億(其中工程費為8.58億),於光榮路與傳藝路口交通用地興建更完善的轉運站,於今(4)日開工後,預計於112年完工,將成為羅東地區的門戶新地標。

未來新建的羅東轉運站為地上2層(含售票空間、候車空間及商業空間)、地下2層(汽、機車停車場)的建築,其中,國道客運上下車月台共16席(含地區客運4席),計程車排班區10席,臨停接送車位10席,並設有地下停車場,提供汽車停車位498席及機車停車位1,202席。同時,也規劃從3樓至7樓以BOT方式引進民間資源參與公共建設,羅東轉運站將建設成為交通轉乘便利兼具商業活動的綜合交通場站。

宜蘭縣林姿妙縣長表示特別感謝交通部陳彥伯次長及公路總局許鉦漳局長蒞臨參加開工動土典禮,感謝交通部支持本縣最大的交通場站建設,縣政府將努力逐步打造出讓本縣縣民感到幸福、安心、有榮耀感的宜居城市,拚出宜蘭的好生活。


0


2022年3月14日 星期一

【桃園市】平鎮區義民社福館新建工程(2022)

 

「義民社福館新建工程」上梁,預計今年7月完工,打造優質的綜合性多功能館舍

111-03-14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4)日上午前往平鎮區,出席「義民社福館新建工程」上梁典禮時表示,為提升平鎮宋屋、廣興生活圈的社福設施及圖書館普及化,市府以總經費約3億元,興建1棟地上6層、地下1層的「義民社福館」,結合圖書館、幼兒園、市民活動中心、托嬰中心、女兒館及地下停車場等設施,將於今(111)年7月完工,各設施也會同步完成內部裝修,並讓平鎮幼兒園義民分班可於今年8月順利招生。鄭市長指出,義民社福館為智慧綠建築設計,在綜合性多功能館舍完工後,可串聯鄰近義民公園、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等景點,配合優化行人友善動線,打造成為義民文化園區,提升在地鄉親的休閒、文化空間及活動使用率。

鄭市長談到,義民社福館為「銀級綠建築」及「銅級智慧建築」標章建築物,以白色格柵形塑書架意象,東引大面窗戶,引入自然光,打造明亮大方的複合式多元館舍,樓層配置包括:地下室設置提供37席汽車及19席機車的停車場;1樓開設「桃園市立平鎮幼兒園義民分班」,規劃招收6個班、共180人,預計今年8月招生;2樓興建市民活動中心,提供可容納174席的聚會場所;3樓規劃托嬰中心,減輕育兒家庭負擔;4樓則設置「桃園市女兒館」,成為未來推動性平教育、培養女力的多元學習空間;5、6樓規劃「桃園市立圖書館義民分館」,預計藏書4萬3,000冊,形成小型文化中心,增加當地文化氣息。

鄭市長談到,桃園相當重視圖書館建設,升格後陸續推動或改建22個圖書館,總經費超過75億元,目前已完成14個,另有8個積極興建中,希望讓每個生活圈都有好的圖書館,讓圖書館更加普及化。

今日包括市議員王仙蓮、舒翠玲、黃敬平、楊家俍、劉仁照、市府工務局長賴宇亭、社會局長鄭貴華、教育局長林明裕、新工處長曾清祥、桃園市立圖書館長姚敦明、平鎮區長陳慶仁、褒忠祠主委范振修、廣隆宮主委宋梅照均一同出席上梁典禮。








【桃園市】龍潭區龍星市民活動中心 (2022)

 

0314【桃園市】龍潭區龍星市民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188045505301737/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宜蘭縣】台灣戲劇館(1990)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台灣戲劇館


 

臺灣戲劇館 線上文物

台灣戲劇館設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內,是文建會地方特色館,也是台灣首座公立地方戲劇博物館。 1986年籌設,1990年4月21日落成啟用。以歌仔戲(主)、傀儡戲、北管戲曲、布袋戲(輔)為維護範疇。三層樓建築,約4百餘坪空間,館舍主體為宜蘭縣政府文化局B棟,內設有展覽室(三間)、放映室、研習室及典藏、行政、販售等空間;戲劇視聽圖書室則位於文化局A棟1樓。兼具戲劇展示、傳承教育、表演推廣、蒐集典藏、研究出版等多重功能,館藏豐富;展示精彩;戲劇推廣活動熱絡,是維護民間戲劇的重要場所。另為散播戲劇種籽,將珍貴技藝往下紮根,並附設「台灣戲劇館歌仔戲傳習班」。 

台灣戲劇館 | Facebook


 


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新北市】新莊興化市場改建工程(2024)

 

新莊興化市場改建工程開工動土 預計113年底完工

【新北市訊】為改善市容並提升市場服務水準,新北市政府引入民間資源改建新莊區興化市場,於今(10)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市長侯友宜、宏鑫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顯鑫等貴賓共同蒞臨現場祈求工程順利,新市場預計於113年底完工,繼續提供在地優質市場服務。

市長侯友宜表示,安居樂業是上任以來不變的目標,複合型市場大樓的開發不但能提供市民更好的採買環境及多元服務,也提供了工作機會。市府持續推動市場改建及改造計畫,繼板橋黃石市場改建工程動工後,第2座改建市場-興化市場改建工程也於今日正式啟動。新莊位於大台北地區中心點,市府和大家一起走、一起拚,從中心點帶動新北的蛻變,新莊的夢正實現當中。期許透過與民間合作,借重民間資源及經營創意,活化公有土地,也提升附近居民生活機能,打造新北產業園區新地標。

民間開發單位宏鑫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顯鑫提到,109年10月成功與新北市府簽訂投資契約,並於110年5月完成舊市場拆除作業,預計投入超過8億元,打造地下3層、地上6層樓新市場,除繼續提供超級市場服務外,將引入餐飲、零售及醫療服務設施,並回饋800平方公尺公益空間,提供新莊及五股區優質且多元之服務。

市場處補充,近年隨著周邊住宅、晶冠廣場、捷運新莊副都心站及新北產業園區站等逐漸開發,原僅2層樓做超市使用的興化市場已逐漸無法滿足周邊居民需求,為提升公有土地使用效率及改善市容,規劃改建興化市場,藉以提升市場服務品質及多元使用機能,強化在地生活便利性。市場處將持續針對現有公有市場推行改造及改建計畫,以提供新北市民親切舒適、乾淨整潔的優質市場體驗。


0310【新北市】新莊興化市場改建工程開工動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185547952218159/

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

【桃園市】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附設住宿長照機構-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2024)龜山區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


全國首座「都會原民長照大樓」於樂生療養院動工

2022-03-08

樂生療養院為推動長照2.0,近年積極推動長期照顧服務,7日上午邀請衛福部長陳時中、桃園市長鄭文燦、立法委員陳瑩及廖國棟與地方民意代表等共襄盛舉,一同參與「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開工典禮。

陳時中表示,長照2.0是總統蔡英文重要的政見之一,衛福部協助樂生療養院以前瞻基礎建設的3億多經費,預計三年時間在桃園及新北交界的樂生院區內興建地上五層,地下兩層,共135床的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並以成立台灣第一個以都會原住民為照顧對象且具文化特色關懷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為目標。對此,    鄭文燦表達感謝之意,並希望樂生所規劃的原住民長照大樓,能多培養原住民居服員和照服員,提升照服的品質,符合原住民長者的需求。

  樂生療養院院長施玲娜強調,六都中以桃園市及新北市的原住民人數最多,而樂生地處兩者交界處,且為地區教學醫院,未來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完工啟用後,將以既有的出院準備、居家服務、日間照護及護理之家等服務,提供桃園、新北地區長者連續且完整的原住民長者全人醫療照護。


首座原住民族住宿式長照機構開工,鄭市長:培育原住民族照顧服務員,貼近長者照護需求

2022-03-07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7)日上午前往龜山區,出席「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附設住宿長照機構-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開工典禮」時表示,樂生療養院位於迴龍地區,地處桃園與新北的交界,而桃園市與新北市的原住民族人口數超過15萬人,因應地方需求,本次新設樂生療養院附設住宿式長照機構是首座以原住民族為主的長照機構,可照護135人,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預計113年完工啟用,相信能滿足原住民族長輩的長照需求,未來亦將培育具備文化敏感度的原住民族照顧服務員,並發展志工隊,讓原住民族長者安心在機構獲得照顧。

鄭市長指出,截至去(110)年底,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數共計7萬9,072人,其中55歲以上的原住民族長者約有1萬1,901人,不僅是花蓮縣以外第二大原住民族城市,也凸顯長照政策對於都會原住民族的重要性。鄭市長感謝衛福部及原民會,編列較過往高4倍以上的長照預算,尤其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附設住宿式長照機構的成立,必將成為長照典範,彰顯照顧原住民族長者的政策目標。

鄭市長進一步指出,為提供多元的長照服務,近年市府積極布建原住民族集會所及文化健康站,並視人口發展持續擴大,而本次衛生福利部以醫療力量成立長照中心,是關鍵且重要的里程碑,期盼降低都會原住民家庭照顧的負擔,市府也會全力協助;同時,樂生療養院附設住宿式長照機構未來也規劃招募原住民族的照顧服務員,不僅具有文化敏感度,也有助於提升原住民族群照顧品質,更貼近原住民長者的需求,讓長者們在溫暖且友善的環境下,得到最佳的醫療照護。

鄭市長提到,桃園推動「桃原新政」,在教育、文化、生活、居住、福利等各層面顧及原住民族需求,落實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以社會住宅政策為例,桃園原住民族家庭房屋自有率近5成,相較一般市民房屋自有率則達8成。為此,市府每年提供2萬名租金補貼名額,其中原住民族名額超過1,500人,並提供社會住宅名額保障,平均約有6至7%的社宅居民為原住民族,實踐原民居住正義。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樂生療養院早期致力於照顧漢生病人,繼而發展至社區照護、樂生文化園區,而今考量樂生療養院坐落於桃園及新北市的交界處,且兩市都會區原住民族朋友較多,蔡總統及蘇院長對於原住民族照顧亦相當重視,因此衛福部建構兼顧醫療照顧的樂生療養院附設住宿式長照機構,提供在地原住民族更多的保障及照護,也代表政府對於原住民族群的重視。

陳部長指出,本次所新設的樂生療養院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不僅結合原住民族群特色,也滿足在地居民的多樣化需求。因應多元族群的發展,衛福部將兼顧原民特色及多元需求,在113年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完工後,持續提供最好的社區服務,且未來也會持續建構類似方向的長照機構。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院長施玲娜表示,感謝各界的協助,樂生療養院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在建築外觀上融入原住民特色元素;內部也設計具族群特色的照顧模式,並規劃培育原住民族長照人才,盼建立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長照楷模機構,提供多元的醫療照護。

施院長指出,桃園是六都之中原住民族人口數最多的縣市,新北市次之,而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位於桃園與新北的交界,作為衛福部的醫療院所,提供原住民族醫療照護,是樂生療養院責無旁貸的義務。因此自108年開始,在衛福部的督促及協助下,樂生療養院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3.7億元經費,統籌規劃興建地上5層、地下2層,總樓地板面積7,962平方公尺,共計135床的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以保障都會區原住民長者的需求。

施院長也說,樂生療養院興建於民國19年,成立之初作為台灣第一座公立漢生病防治及安養機構,後在94年新設2棟醫療大樓並轉型為社區型醫院,提供社區居民急性醫療照護,105、108年則分別開辦護理之家及日間照顧中心,進一步提供社區民眾長照服務;而今日樂生療養院都會原住民長照大樓成立,亦將成為樂生療養院的重要里程碑。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陳瑩、廖國棟、市議員王仙蓮、林志強、陳姿伶、陳雅倫、楊進福、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醫服會執行長王必勝、樂生療養院院長施玲娜、市府衛生局長王文彥、原民局長林日龍、龜山區長呂緣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2022年3月5日 星期六

【宜蘭縣】張公圍綠色旅遊驛站興建工程(2023)

 

「安農之心—張公圍綠色旅遊驛站興建工程」 打造安農溪多功能旅遊服務中心

111-02-11

安農溪位於宜蘭縣三星鄉,為蘭陽溪水系羅東溪支流之一,也是蘭陽發電廠尾水之排水道,故又稱「電火溪」,全流域長度約17.2公里,流域面積約55.9平方公里,流經三星鄉及冬山鄉,提供流域周邊農業灌溉所需之水源,被視為宜蘭縣的「陽光之河」,其充沛的水源亦適合舉辦泛舟活動,堤頂自行車步道提供騎自行車、健行為主要休閒活動,是一條兼具水力發電、灌溉與觀光遊憩功能之河川。

安農溪流域沿線有知名景點落羽松秘境、分洪堰公園等,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惟全流域長廊遊憩帶的中游據點「張公圍親水公園」,為泛舟動線之下游終點,至上游、下游各景點極具便利性,惟現地服務設施老舊且欠缺整體規劃。宜蘭縣政府爭取觀光局前瞻計畫6,000萬元經費,規劃於張公圍親水公園興建旅遊服務中心,並整合自行車休憩據點、泛舟活動、生態解說導覽、健行補給及假日農民市集等功能,以強化多樣運動觀光遊憩及旅遊體驗的「陽光之河」,有效帶動及串聯周邊地區,提升流域周邊觀光發展。

 

    工程預計於111年2月中旬開工,112年初完工。宜蘭縣政府亦將持續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經費投入觀光建設,優質宜蘭觀光遊憩據點。







【宜蘭縣】第二行政中心新建工程(2023)


春節前夕工程巡檢送暖-縣長夜間視察宜蘭縣第二行政中心


110-02-10

鑒於年關將至,林姿妙縣長重視宜蘭縣內公共工程,於昨(9)日夜間親自視察「第二行政中心新建工程」,除關心縣內公共工程年前環境整備、工區施工狀況與進度,及對現場辛苦工作之人員表示關心與嘉勉外,向大家預祝新年快樂、牛轉乾坤。

 

「第二行政中心新建工程」為可容納「消防局(溪南)第二大隊」、「羅東消防分隊」、「警察局羅東分局」、「羅東地政事務所」、「羅東戶政事務所」、「財政稅務局羅東分局」、「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羅東稽徵所」等羅東鎮中心區之機關單位之辦公建築。109年8月4日開工後,因遇上宜蘭多雨的天候問題,嚴重影響工程進度推展,全賴施工團隊全力趕工,目前已追上預期進度(預訂進度5.22%,實際進度6.31%),如春節前完成筏基底層灌漿後,進度可望再超前(預訂進度5.90%,實際進度8.87%)。

 

建設處表示:因基地地下水位較高且開挖範圍大,在安全考量下,施工團隊決議於春節前夕盡力完成筏基底層灌漿以穩定開挖面;另因灌漿作業時程較長且不能中斷,故施作時間將跨9、10兩日,對現場人員的體力是個挑戰,也非常感謝縣長此時的蒞臨關心與勉勵。

 

縣長表示:因應即將到來之春節連假,縣內各工程區無不加緊速度使進行中的工程項目告一段落。「第二行政中心新建工程」是個兼具大羅東繁榮願景的工程案,非常感謝相關作業團隊的付出,共同完成這件有意義的事情。目前基地完成開挖並於春節前如期澆置筏基底層混凝土,這是一個好的階段性開始,希望未來能持續以如質、如期的目標至完成本案工程。

 




【宜蘭縣】冬山河水上運動訓練基地(2021)

 




縣長林姿妙日前視察冬山河水上運動訓練基地興建工程進度並表示,宜蘭縣東臨太平洋,縣內海洋及水文資源豐富多元,規劃宜蘭優質水域及兼具民眾休憩、環境教育、選手培訓與競技運動舉辦的多元空間,是為宜蘭縣重要政策之一。截至目前工程進度達80%,主要完成的工項有筏基水箱、夾層、屋頂等結構工程,尚有防水、門窗、水電等裝修工程還在施作中,預計今年底前完工。


      林縣長也強調,雖現階段全國各地因疫情多少在材料取得或派工等因素上受到影響,仍務必請各單位各司其職,確保這項工程如實如質完工,以提供安全、優質的運動環境。再者,宜蘭縣政府願景之一即是想打造宜蘭成為「全國水上運動訓練中心」,林縣長也期許未來冬山河可成為國際及國內相關水上運動選手的培訓基地,也會辦理水域運動推廣活動,讓民眾有機會體驗水域運動及親水休閒,結合地方資源使觀光產業蓬勃發展,也要非常感謝教育部體育署補助經費及宜蘭縣議會對預算經費上的支持,對宜蘭水上運動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這項工程經費1億3,350萬元,縣府爭取教育部體育署補助1億1,000萬元,並編列本縣配合款2,350萬餘元,主要工作項目為建置二層樓的艇庫,可存放西式划船、輕艇、龍舟及帆船等各式船艇計266艘,並提供教室、訓練室等空間,除了滿足選手訓練需求,冬山河水域也符合西式划船正式賽事標準,包含全國運動會、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等各大賽事都曾在冬山河舉辦,透過本次工程,將比賽及訓練空間再次升級,提供更好的培訓場地。


      宜蘭縣推廣的水域運動包括西式划船、輕艇、帆船等三項,基層學校的三級發展完整,重點發展學校有岳明國小、五結國中、冬山國中、利澤國中、吳沙國中、羅東高中、慈心高中及佛光大學等,宜蘭縣同時也是全國運動會水域運動項目的常勝軍,國手級選手去年首位代表臺灣拿下「2019輕艇競速世界盃系列賽」決賽第九名的賴冠傑等人,因此,宜蘭縣政府將延續國家重要海洋教育及體育運動政策,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改善水域運動環境,未來將逐步跨域整合觀光遊憩資源,期盼帶動運動休閒產業發展。




斥資1億4千4百萬元,宜蘭縣首座水上運動訓練基地興建工程,今(27)日在冬山河親水公園動土,預計110年8月完工,未來將提供選手訓練及全國各大比賽使用。

       冬山河水上運動訓練基地興建工程,今(27)日由宜蘭縣長林姿妙、教育處王泓翔處長等人動土,工期1年,工程經費由體育署補助1億1千萬元,縣府配合款3千4百萬元,於今(109)年5月完成發包,將建置二層樓的艇庫,可存放西式划船、輕艇、龍舟及帆船等各式船艇計266艘,並提供教室、訓練室等空間,除了滿足選手訓練需求,冬山河水域也符合西式划船正式賽事標準,包含全國運動會、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及全國中等學校划船錦標賽各大賽式都曾在冬山河舉辦,透過本次工程,將比賽及訓練空間再次升級,提供更好的培訓場地。

       林姿妙縣長表示,宜蘭縣東臨太平洋,因鄰近海洋故水文資源相當豐富多元,且宜蘭縣的空氣品質、水質等各項環境上都有著相當好的優勢,因此,宜蘭縣政府最大的願景即是想打造宜蘭成為「全國水上運動訓練中心」,林縣長也期許未來冬山河可成為國際及國內相關水上運動選手的培訓基地,也會辦理水域運動推廣活動,讓民眾有機會體驗水域運動及親水休閒,結合地方資源使觀光產業蓬勃發展,也要非常感謝教育部體育署補助經費及宜蘭縣議會對預算經費上的支持,對宜蘭水上運動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王泓翔處長表示,宜蘭縣推廣的水域運動包括西式划船、輕艇、帆船等三項,基層學校的三級發展完整,重點發展學校有岳明國小、五結國中、冬山國中、利澤國中、吳沙國中、羅東高中、慈心高中及佛光大學等,宜蘭縣同時也是全國運動會水域運動項目的常勝軍,國手級選手去年首位代表臺灣拿下「2019輕艇競速世界盃系列賽」決賽第九名的賴冠傑等人,冬山河有著優質的水域可兼具民眾休憩、環境教育、選手培訓與競技運動舉辦的多元空間,宜蘭縣政府延續國家重要海洋教育及體育運動政策,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改善水域運動環境,未來將逐步跨域整合觀光遊憩資源,期盼帶動運動休閒產業發展。




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南投縣】竹山鎮水資源回收中心

 

竹山鎮水資源回收中心動工,守護濁水溪水質

2022-03-03

營建署副署長吳宏碩今(3)日出席南投縣竹山鎮水資源回收中心開工動土典禮,吳宏碩表示,今日開工的竹山鎮水資源回收中心新第一期,工程所需經費2.03億元,由中央補助94%,預計113年初完工,每日可處理3,000噸的生活污水,服務近1萬7千人,未來二期全部完工後,每天可處理的總污水量可達6,000噸。

吳副署長指出,南投縣四面環山,地處濁水溪水系源頭,水質保護關乎鄰近縣市民眾生活品質,因此污水下水道建設是重要的民生基礎工程。近年來,營建署陸續投入人力與經費協助南投市、草屯鎮、埔里鎮、竹山鎮等四大鄉鎮的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至今已投入近46億元經費。目前草屯鎮、南投市已陸續完成水資中心,後續待竹山鎮水資中心完工後,營建署也將協助縣府推動家戶接管,以提供在地民眾舒適的水岸環境外,也能有效降低環境及河川水質污染。

此外,竹山鎮近年結合都市發展與農村生活,陸續辦理竹藝燈會、體驗挖竹筍等各項體驗活動,觀光人口逐年增加,強化污水處理除可提升觀光品質,還能創造相關產業價值,促進城鄉均衡發展。未來,營建署與地方政府會持續推動相關建設,以完善南投污水下水道系統。


洪秘書長主持竹山水資源回收中心開工動土

111-03-03

竹山鎮水資源回收中心3日舉辦開工動土典禮,由縣府秘書長洪瑞智主持,帶領與會貴賓持香祝禱工程順利並進行持鏟動土儀式,竹山鎮水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新建統包工程總工程經費1億8千萬元,預計明年中完工後,將會開始進行用戶接管工程,屆時期望民眾多加配合。

與會貴賓包括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吳宏碩、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中區分處長沈益生、縣議員蔡孟娥、吳瑞芳、鎮長陳東睦、鎮民代表會多位代表及里長都到場共襄盛舉。

洪秘書長表示,下水道的普及率是國家進步指標之一,本縣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約6.35%,污水處理率約24.5%,與先進國家相去甚遠,仍需中央與地方一起努力來加速建設。他也感謝營建署在前期作業的推動代辦和94%的經費補助,讓本縣四大鄉鎮的污水下下道工程能順利進行,完工後必能有效改善竹山地區的環境衛生及河川水質等環境品質,有利於地方的繁榮發展。

營建署吳副署長則肯定南投縣政府願意全力推動下水道興建工程,目前竹山鎮下水道第一期工程的大管推進作業已完成,而包括正要動工的水資源回收中心及後續的用戶接管工程,總工程經費達18億元,預估113年中可全部完工,未來該署一定會全力支持並積極協助縣府進行後續的作業。

縣府工務處表示,南投縣自民國93年起配合中央頒訂「竹山鎮污水下水道系統第期實施計畫」、100年獲營建署同意補助辦理。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地點位於向學街與下坪街交界處,在街尾仔溪右岸,佔地約2.36公頃,總工程建設經費為1億8,048萬元。

第一期工程設計的每日生活污水處理量為 3公噸,未來竹山鎮大部分的居民所產生的民生污水由下水道排入本中心,經由進流抽水站、前處理單元、初沉池、生物處理單元、二沉池、消毒系統、過濾回收、污泥濃縮及脫水處理後,其放流水水質便能達到公共下水道放流水標準並排放街尾仔溪至濁水溪。完工後,能徹底改善計畫區內的水污染狀況以淨化河川,使竹山鎮更乾淨更健康,未來新的建物也不需再自設簡易的污水設,減輕民眾建屋負擔。



0


【苗栗縣】苗栗市文山、文聖里社區活動中心(2022)

 

0304【苗栗縣】苗栗市文山、文聖里社區活動中心剪綵啟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1831294157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