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臺東縣】達仁鄉土坂村集會所活動中心(2024)

 

0423【臺東縣】達仁鄉土坂村集會所活動中心動土


臺東縣達仁鄉土坂村原有集會所活動中心老舊不敷使用,歷經多次天災結構堪虞,為了讓村民擁有更安全、舒適的公共空間,臺東縣政府協助爭取前瞻及花東基金等經費,公所自籌部分款項,經費約2,400萬元新建「達仁鄉土坂村集會所活動中心」,今(23)日舉行動土儀式,縣長饒慶鈴、議員蔡玉玲、達仁鄉長陳新輝、代表會主席邱慶蘭、土坂村長包嘉鴻、新化村長陳海漢等貴賓參加。縣長饒慶鈴表示,活動中心預計113年3月完工,將作為文健站、部落廚房、避難收容場所、教育推廣及舉辦傳統祭儀等多功能空間,提供鄉親更安全完善的公共場所。

 

饒慶鈴表示,地方辦公廳舍及活動中心是重要洽公場所及社交空間,為確保縣民使用安全,縣府爭取經費改善,依照建築物結構老舊程度,實施耐震能力評估、補強或拆除重建,像是已著手新建的新化村活動中心、鹿野鄉瑞源及瑞隆村聯合活動中心、完成東河鄉公所耐震補強、池上大坡村活動中心的補強工程進行中等。

 

饒慶鈴提到,土坂村為達仁鄉人口數最多的村落,產業扶植及觀光推廣是重點發展項目,過去土坂村集會所活動中心在各項活動扮演重要角色,例如辦理工作坊、導覽課程或傳統祭儀等,此外,每五年舉辦一次的五年祭儀,讓許多遊客前來土坂村旅遊、進行部落巡禮。盼完工後,為達仁鄉近3,500位鄉親旅客提供優質服務,擴大推展鄉務活動,帶動地方經濟。

 

民政處指出,原有的土坂村集會所活動中心於民國72年興建,迄今逾40年,遭逢多次天災侵襲,建物整體龜裂、漏水等毀壞狀況,結構安全堪慮,加上建物內部空間狹小、動線不良,總工程經費約需2,400萬元,主要作為村落居民舉辦活動場地、文健站及村辦公室使用,面積約400平方公尺,為鋼筋混凝土3層樓建物,預計一樓設舞台活動及會議空間、簡易廚房、儲藏室及無障礙廁所;二樓為村辦公室、部落教室及會議室;三樓則為儲藏功能。



【臺南市】北區正覺里活動中心(2024)

 

0430【臺南市】北區正覺里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673883660051250/



南市北區正覺里多功能活動中心入厝 黃偉哲親臨剪綵盼發揮多功能使用效益

台南市北區正覺里活動中心今(30)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在正覺幼兒園太鼓表演及社區媽媽土風舞開場中揭開序幕,並由市長黃偉哲偕同議員許至椿、陳怡珍、沈震東、蔡宗豪,在開元國小戰鼓舞獅引領下剪綵啟用,現場也提供湯圓,讓與會貴賓及里民們一同分享「入厝」喜慶氣氛。

市長黃偉哲表示,自他就任以來已有15間活動中心完工落成,另有35間在興建中或規劃設計中,因近年來原物料上漲各項公共工程建設經費都需要編足預算才能順利完工,特別感謝在地立委幫忙向中央爭取補助款以及議員們相挺,讓正覺里活動中心工程順利完成。

未來正覺里活動中心一樓可作為里民集會活動使用,還設有社區關懷據點,讓社區長者們每週有5天可以來活動中心交誼共餐,二樓則由市府社會局維護管理,作為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服務設施,充分發揮多目標使用之最大效益。

原正覺社區活動中心於民國73年建造,為加強磚造建物,已逾使用年限,建物有水泥剝落及無使用執照等問題,因此申請拆除重建。

工程經費由內政部補助400萬及台南市政府籌編2,250萬,總經費新台幣2,650萬元,重建後一樓樓地板面積為381.89平方公尺(約115坪),二樓樓地板面積為117.22平方公尺(約35坪),總樓地板面積為499.11平方公尺(約150坪),於111年4月19日辦理動土,歷時2年竣工,今日辦理落成啟用,喜迎台南400。

為慶祝活動中心落成啟用,正覺里長吳銅吉特別邀請古文物收藏家郭福泰舉辦特展共襄盛舉,展出紅山文化,先秦錢幣、玉璽、唐三彩、紫砂壺、玉器、青銅器、鼻烟壺及漆器等,展出時間至113年5月2日,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0419【臺南市】北區正覺里活動中心拆除重建動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211650142941273/



北區正覺里活動中心使用逾三十八年,在南市府及地方各界努力爭取下,獲得中央補助及市府自籌款2,600萬元重建,台南市長黃偉哲今(19)日主持拆除重建動土典禮,他表示,原正覺里活動中心建物老舊,且不敷現況使用,為讓里民享有更新穎舒適的活動空間而決定重建,新建物將有2層樓,預定112年完工後啟用。

市長黃偉哲首先感謝各方的協力,共同促成新活動中心的重建工程,他表示,南市府團隊重視地方建設,保證工程品質決不打折扣,也期許施工單位如期完成,增進居民福利。

北區區公所表示,正覺里活動中心使用率高,且設有關懷據點,社區長者每週會有5天來活動中心交誼共餐,原正覺里活動中心於民國73年建造,建物已有水泥剝落情形,加上無使用執照等問題,因此申請拆除重建,重建工程總經費為新台幣2,600萬元,其中內政部補助400萬、南市府自籌款2,200萬。

新正覺里活動中心為原址重建的2層樓建築物,1樓樓地板面積約115坪,規劃為里活動中心,提供正覺里民使用,2樓樓地板面積約35坪,由南市府管理,作為市政政策推動或社會福利服務使用,北區區長李皇興表示,完工後的新活動中心不僅建坪加大,也將取得合法建照,再加上多元的服務,相信可增進里民之間的情感交流,進一步提高地方社福服務能量。

區長李皇興特別提及,正覺里活動中心和「黃偉哲」的緣份,他憶起三十幾年前,原正覺里活動中心,就是由時任社區總幹事的黃偉哲先生爭取、募資而來,三十幾年後,新的活動中心,則由市長黃偉哲協助爭取補助再重建。

李皇興說,同名同姓的黃偉哲,一位是時任的總幹事,一位則是現今的台南市長,二位都與正覺里都結下不解之緣,且意義重大。市長黃偉哲今天也特別到正覺活動中心的捐款芳名錄前,與三十幾年前「黃偉哲」先生的名字合影留戀。

今日動土儀式,由正覺里民歌舞表演及北區大港國小太鼓隊揭開序幕,立法委員陳亭妃,台南市議員邱莉莉、許至椿、沈震東、陳怡珍親自出席表達關心,並與地方里民共同祈求工程順遂。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新竹市】香山綜合運動場新建風雨球場(2025)

 

營造新竹客庄成跨族群交流場域 香山綜合運動場迎開工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26 18:27:49)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今(26)日前往新竹市香山區,參加「新竹市立香山綜合運動場新建風雨球場規劃設計暨工程施作計畫」開工前視察,范副主委表示,希望透過此計畫可以打造一個讓鄉親打嘴鼓與舉辦文化活動的多功能場域,讓不論客家、Holo、原住民都能互相使用母語交流,傳承自己的文化。

范副主委提到,此工程源自客委會的「大禾埕計畫」,禾埕是客庄的伙房屋,是客家鄉親過去曬榖、休憩的場所,新竹市東區與香山區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有三分之一以上客家鄉親,希望大家可以善加運用完工後的場域,共下為客家語言文化的傳承打拚。另外,客委會每年都有舉辦「向原住民致敬活動」與「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期待未來香山綜合運動場完工後,可以舉辦跨族群的運動比賽,增進彼此的友誼。

新竹市市長高虹安則強調,新竹市的東區與香山區是重要的文化傳承區域,感謝客委會在經費上的挹注,讓新竹市去年順利啟用關東圖書館,也是客家的主題圖書館,接下來即將開工的香山綜合運動場,預計於5月1日開工、明年1月完工,相信完工後能成為香山區的新地標、市民朋友運動的好所在,並讓客家文化的傳承更加順利。

香山綜合運動場建於民國 86 年,是香山區重要的戶外運動空間,新竹市政府於 109 年向客委會申請補助改善,經客委會核定 6,411 萬 6,000 元,新竹市政府自籌1,221萬2,571元,合計投入總經費 7,632 萬 8,000 元,進行包含設置風雨棚架、籃球場、槌球場、親子廣場、PU 休閒步道、景觀鋪面改善等內容,希望透過設施及景觀改善,提升民眾使用的頻率及品質。圖1 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右)與新竹市市長高虹安(中)、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處長陳木金(左)一同合影

圖1 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右)與新竹市市長高虹安(中)、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處長陳木金(左)一同合影圖2 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致詞
圖2 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致詞圖3 新竹市市長高虹安致詞
圖3 新竹市市長高虹安致詞圖4 工程簡報
圖4 工程簡報圖5 大合照
圖5 大合照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臺東縣】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2024)

 

0423〔臺東縣〕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啟用典禮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670078227098460/


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落成啟用 臺東縣政府持續關注偏鄉教育 提升教師居住品質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23 17:38:21)

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落成啟用 臺東縣政府持續關注偏鄉教育 提升教師居住品質


為改善偏鄉教學品質、減少師資流動問題,讓偏鄉老師能夠安心教學,臺東縣政府爭取2千餘萬元經費補助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今(23)日舉行啟用典禮;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縣府會持續關注偏鄉教育發展,感謝學校教職員們對於偏鄉教育貢獻與努力,希望藉由興建全新的教職員宿舍,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讓教職員更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教育工作,吸引及留住更多優秀的教職員,進而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品質。

饒慶鈴縣長表示,提供優質住宿環境可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留在臺東,並且願意奉獻心力培育下一代,強化學生素養導向的教學品質;縣府孕育經營各項教育建設,落實教育施政重點,營造安全、安心的友善校園,打造美好的宜居縣市。

縣府教育處指出,關山國中教師宿舍使用已逾40年,建物老舊、多處破損,進而影響住宿教師安全。為提供教師更良好的住宿空間,提升教師在校留任率,讓他們有安心、安全的教育環境,臺東縣政府向中央爭取1,466萬6,729元,並自籌589萬3,098元,共計2,055萬9,827元,興建關山國中教師宿舍,於111年3月30日開始動土施作,期間經歷物料上漲、疫情人力困境,在臺東縣政府與學校團隊的努力下順利完工,提供共13間教職員房間;此外,臺東縣政府再向中央爭取93萬2875元,縣府自籌16萬4625元,共109萬7,500元經費購置宿舍設備,以完善教師住宿環境。

教育處進一步說明,新建教師宿舍設計為1棟2層樓建築物,外觀設計以灰色洗石子為主,大方沉穩;各房間內設備齊全,除基本的桌、椅、床、櫃之外,另備有除濕機、冷氣機及洗衣機,給教師更舒適的住宿環境,並規劃出廚房、交誼廳等公共空間提供給住宿教師更方便的使用。

教育處長蔡美瑤提到,縣長饒慶鈴任內傾力關注偏鄉教育發展及關懷教師生活及居住品質。擁有優質師資為推動偏鄉教育重要一環,臺東縣政府將持續透過改善教師住宿環境,留住優秀教育人才,提升偏鄉教育品質,以提供學生更良好的學習環境。

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落成啟用 臺東縣政府持續關注偏鄉教育 提升教師居住品質

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落成啟用 臺東縣政府持續關注偏鄉教育 提升教師居住品質

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落成啟用 臺東縣政府持續關注偏鄉教育 提升教師居住品質

關山國中新建教師宿舍落成啟用 臺東縣政府持續關注偏鄉教育 提升教師居住品質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彰化縣】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


彰化設18處綜合衛福大樓 員林衛生所9月啟用 | 中央社 CAN
113-04-21

(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彰化21日電)彰化縣員林市衛生所因位處市場周邊,路幅小、停車空間不足,且為老舊平房,縣府結合衛生、長照、社福空間興建綜合型衛福大樓,預計今年9月啟用。

員林市衛生所人員告訴中央社記者,衛生所位在博愛路,路幅不大,周圍又有擺攤,對於開車族確實不便;之後遷移到惠安街,離原址有一段距離,若年長者不方便過去,將協助轉介到鄰近現址的診所。

彰化縣政府指出,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衛福大樓位於舊員林醫院原址,原建物荒廢20多年,拆除後興建地下1層、地上5層的綜合型社福大樓,地下1樓至地上2樓為衛生所、公設民營托嬰中心,3樓為兒童青少年服務中心、親子館、家庭福利中心,4樓為日間照顧中心,5樓為多功能兒少活動中心,占地廣,有停車空間。

衛生局表示,縣府規劃在全縣設18處綜合型衛福大樓,員林市衛福大樓去年已完工,目前進行裝修工程招標,預計9月啟用。

社頭鄉、溪州鄉、鹿港鎮、二林鎮、線西鄉社福大樓都已啟用;芳苑鄉衛生所醫療門診部分先試營運;大城鄉、竹塘鄉、北斗鎮分別預計在8、9、10月啟用。

另外,埤頭鄉衛福大樓正在施工,伸港鄉、秀水鄉、田尾鄉、和美鎮、埔鹽鄉、永靖鄉等6鄉鎮規劃中,大村鄉正在辦理土地取得。(編輯:黃世雅)1130421


2024-03-01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榮獲第23屆金質獎特優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辦理得獎工程觀摩活動

彰化縣長王惠美縣府團隊辦理「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去年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3 屆公共工程建築類金質獎特優。今(1)日下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管理處副處長郭殷孝等一行40人來訪。現場王縣長與郭副處長互贈紀念品,並對於推動高品質、高效率的優質公共工程作經驗交流,針對工程的整體規劃、施工特色、品質管理及進度掌控等作法提供與會人員學習及研討。

  縣長王惠美上任後,十分重視公共工程品質,從工程規劃設計到施工等各階段均要求加強審查及督導,以提升工程品質並追求國家公共工程最高榮譽「金質獎」為努力目標。本次獲獎的「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前身為荒廢20多年的員林醫院,經縣府爭取長照經費補助,使之華麗轉身成老幼共學的新衛福大樓,並整合了衛生保健、兒少婦幼福利、長照服務等機能,為縣內首創一站式綜合性服務大樓,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為設計,興建過程中更獲「三零」肯定:零重大職災、零事故、零投訴。

  郭殷孝副處長在觀摩過程中對彰化縣政府的成果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這座綜合性的長照社福大樓不僅滿足了居民對托育和長照的需求,更在建築設計上考慮到了人性化和舒適性,為幼兒與長者提供一個溫馨愉快的生活環境。彰化縣長也在參訪中表示感謝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的高度肯定和重視,縣府一直努力推動各項社福工程,致力於提供民眾更優質、貼心的生活環境。而得獎工程的觀摩活動,正是將這種共同努力的成果展現給更多人看見,也為我們的未來發展指引了方向。

  此次觀摩不僅是公共工程專業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更是對縣府辛勤努力提升工程品質的肯定。縣府期盼透過這樣的交流分享,能夠在全國提升更多公共工程的品質,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


2023-12-07揮別十大鬼屋!員林醫院轉型衛福大樓 獲彰史首座特優工程獎 - 自由健康網


2023-12-07縣府打造員林市長照衛福大樓 彰化縣史上首座特優公共工程金質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近日宣布,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衛福大樓新建工程榮獲建築界奧斯卡獎,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建築類工程級數(2)參賽作品中唯一「特優」,也就是全國第一名,不僅是六都之外縣市首次獲獎,更是彰化縣政府史上首座金質獎特優第一名的榮譽,彰化縣長王惠美在主管週報中感謝同仁的用心與努力,包括縣府工務處、社會處與衛生局,共同跨域合作,再創佳績,也感謝施工單位的努力,克服各項施工的困難,如期如質完成整合式大樓,未來照顧0-100歲的縣民。

  縣府工務處表示,這項工程由縣政府工務處代辦,吳嘉栩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合隆發營造有限公司承造。此次獲得公共工程金質獎的殊榮,是對工程團隊辛勤努力的肯定,期盼這卓越成果進一步提升彰化縣民的生活品質,凸顯公共工程的價值與意義。

  本工程建築配置採退縮規劃,保留原籃球場並與既有幼兒園保持適當棟距,以創造社區內的共融場域。規劃地下1層地上5層,總面積約5,902平方公尺,包括衛生所、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育兒親子館、日間照顧中心及多功能兒少活動中心等功能。各樓層設立體綠化,並利用金屬擴張網呈現動態光影交織的立面特色,引入自然通風及採光,提升室內舒適性。

  彰化縣衛生局表示,該計畫由員林市公所提供土地,經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打造現代社會福利大樓。原址為昔日彰化縣立員林醫院,曾荒廢長達20多年,衛生局於108年爭取「前瞻基礎建設整建計畫」,由中央補助1億527萬2,000元,縣府自籌9,835萬3,000元,共耗資2億362萬5,000元,華麗轉身為現代的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衛福大樓。整合衛生保健、兒童少年婦幼福利及長照服務,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照顧服務,建構老幼共學的美好場景。目前工程雖已竣工,目前辦理驗收及加強內部整修工程,期待在明年完成後再正式對外公布啓用。


2023-12-07
「前瞻基礎建設-整建長照衛福據點」 視察彰化縣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

彰化縣政府自民國110年起於員林醫院舊址新建「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於今(4)日由彰化縣長王惠美率領縣府團隊進行新建大樓工程視察,由監造單位吳嘉栩建築師事務所、合隆發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陳鑫堯董事長及縣府各空間使用單位,針對大樓分層使用用途及整體設計理念、工程進度進行簡報,預計今年8月完工。王惠美縣長期許新大樓營運後成為「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的福利設施與場館,建構普及、平價又優質的育兒及老年照護環境。

  王縣長表示,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預計能在今年落成,感謝衛生福利部補助1億527萬2,000元,縣府配合款1億209萬6,051元,共計2億736萬8,051元,感謝議長謝典林與副議長許原龍及所有議員對於預算的支持。這棟大樓結合衛生、長照及社會福利空間,新建完成後將有地下1層,地上5層樓,總面積约1,800坪,地下室為停車場,一樓為員林衛生所不老健身房,二樓為衛生所辦公室及公設民營托嬰中心,三樓為育兒親子館與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四樓為日間照顧中心,五樓為兒童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可以服務0~100歲的鄉親,社福大樓落成後,相信將成為南彰化的新亮點,服務長輩及幼兒,讓青年朋友能無後顧之憂,好好的來打拚事業,為彰化這塊土地來努力。

  社會處表示,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落成將會是縣內社會福利大躍進的一大亮點,能近便提供員林及鄰近鄉鎮居民優質的衛生及社會福利服務,更是一座全新的城市新地標。縣府秉持著不浪費一滴資源的精神,將寸土寸金的公有土地規劃、再利用,思考著讓它蛻變重生,將員林醫院廢棄後淪為雜草叢生、杳無人煙及社會陰暗的角落,打造成為當地民眾人潮聚集、休憩的好去處,也感謝游市長及員林市代表會同意借用土地。隨著少子化及老年化的社會變遷,如何能「放心育兒、安心養老」逐漸成為民眾最在意的課題。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二樓為公設民營托嬰中心,目前是本縣最大的公立托嬰中心,最高可收托達60名嬰兒,期待成為廣大育兒爸媽的最佳後盾與神隊友;三樓則是育兒親子館,提供家有寶貝的家長們一個安心的親子遊憩場所,三樓另一側的員林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服務範圍涵蓋員林、大村及永靖三鄉鎮,有著近便且多元化的社會福利資源與服務,同時也提供友善的親子休憩空間,五樓則為兒童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提供青少年正當休休閒、娛樂,幫助青少年學習課外知識,豐富人生閱歷。

  衛生局也進一步說明,一樓設置長者專屬的不老健身房及C級巷弄長照站,提倡長者在地老化與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打造在地老化與在地學習的好去處,四樓則為日間照顧中心,為鄰近的家庭提供多元、友善的日間照顧服務,在此建構老少共融環境,讓彰化加倍美好。

  與會陪同人員還有縣議員凃俊任、鄭俊雄、劉惠娟、曹嘉豪、社會處長王蘭心、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建築師吳嘉栩、合隆發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陳鑫堯董事長與各級民代與地方仕紳等。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桃園市】八德轉運站(2024)


2024-04-19桃園市八德轉運站興建工程執行進度落後,審計機關促請改善

桃園市政府交通局(下稱交通局)辦理八德轉運站興建工程計畫,經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查核發現,因工程用地選址及取得等作業延宕,執行進度未如預期,經函請檢討改善,已於113年2月19日完工啟用,滿足市民交通需求。

審計處指出,交通局為改善八德地區大湳交流道周邊交通壅塞情形,並集中管理國道客運、市區公車之轉乘接駁,於107年度辦理桃園市八德轉運站興建工程計畫,總經費1億1,696萬元,計畫期程為107至110年。

然而,審計處於110年3月及111年4月查核發現,本工程因用地選址及用地取得等前置作業延宕,尚未完成發包;審計處再於112年3月追蹤查核發現,工程雖於111年7月14日決標,決標金額7,699萬餘元,預計112年4月完工,已較原計畫預定完工時程延宕逾1年,且工程尚在鋼構階段,無法依契約如期完工,審計處遂於112年5月函請交通局檢討改善並積極趕辦興建工程。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交通局已督促廠商積極趕辦興建工程,八德轉運站業於113年2月19日完工啟用,整併往返永寧站國道客運行駛之市區公車路線,並設置4席停靠月台,122席機車停車位、3席汽車臨停接送區、2席計程車排班車區及Youbike站點,可提供轉運站乘客無縫轉乘其他運具,讓公共運輸服務更完善便捷。


113-02-17桃園八德轉運站啟用 張市長:整合運輸服務提升乘車體驗新聞處
113-01-31八德轉運站2月19日正式啟用 三階段調整周邊市區客運路線新聞處


桃園八德轉運站啟用要再延! 預計9月完工 - 生活 - 中時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422002952-260405?chdtv

 

八德大湳轉運站預計1124月完工,將引進10條公車客運路線,通勤往返更便捷

 

八德轉運站 - 維基百科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修增建工程(2028)

 

0418〔新北市〕新店區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修增建工程開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666596340779982/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修增建工程啟動 今舉行開工典禮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辦理「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修增建工程」今(18)日舉行開工祈福儀式,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文化部長史哲、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政治受難者關懷團體(協會)代表、政治受難者前輩蔡寬裕、張則周、政治受難者家屬楊璧如(前輩蔡焜霖夫人)等出席開工典禮,並邀請十鼓擊樂團現場演出,以樂音響應工程的順利圓滿。



景美紀念園區為現地保留型博物館,由於園區建築均為歷史建築,博物館所需之展示、專業典藏及公共服務空間不足,此次工程將修建地上3層既有建築,增建地下3層、地上3層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並整合建築週邊景觀,讓人權博物館在保存歷史與記憶外,具備更周全的博物館功能,以持續傳遞及宣揚人權價值。展示典藏大樓竣工後,將完備人權館在文物典藏、展示及公共服務的空間需求,提升博物館整體功能。工程預計2028年6月完工。



典禮由展示典藏大樓3D模擬動畫揭開序幕,並由十鼓擊樂團帶來〈乘風破浪〉與〈山之喚〉兩首精彩演出,以鑼鈸鼓音描繪出航破浪的翻騰想像,透過立鼓、側鼓、三音鼓及小堂鼓四部輪奏帶起的雷霆氣勢,展現屹立無懼的生命力量,象徵大樓工程的順利與永固。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致詞時表示,轉型正義工程是遠比今日的大樓修增建更為艱鉅的挑戰。羅秉成指出,轉型正義的工程涵蓋時間與空間的記憶以及教育這三部分,其中,時間是最大的挑戰,如果不努力作為,時間一旦消逝,轉型正義就會跟著被社會遺忘。因此,行政院在今日宣布519為白色恐怖記憶日,為的就是不讓社會遺忘這段歷史。



羅秉成進一步表示,空間記憶的工程,例如不義遺址標示牌的設置,必須以創意的方式進行,融入在生活周遭,方便民眾接觸與認識。最後,羅秉成指出,教育的工程相當重要,而轉型正義入法正是起了定錨作用,讓社會體認到正義的價值同時也是法律的規範,也讓行政體系必須有所作為,而非消極空置。期待在轉型正義的陽光底下,過往機關在威權時期各種的黑歷史能被照見,讓社會上得以反省改正。政府願意接受各界的批評指教,因為這是開放民主社會必有的條件,也是臺灣民主繼續向前的重要條件。



文化部長史哲致詞時特別提到,去年6月接到蔡焜霖前輩代表受難者及家屬的一封信,信中寫道,「時間一直過,究竟何時才能看見人權館最核心的展示典藏大樓」,令自己非常感慨,「這個工程難的不是技術,而在意見的整合,我們不能讓前輩犧牲換來的民主自由,卻無法解決現有的問題」,因此,更下定決心請人權館一定要加強溝通的工作,務必讓工程能夠繼續。



史哲指出,「對比轉型正義這個大工程,展示典藏大樓雖然是個小工程,但代表的是博物館的核心工作」,一個沒有典藏博物館,有形的物件就不能被留存,也不能稱為博物館,更無法對抗時間。唯有透過典藏、展示、研究,並且將一切推廣給這一代、下一代所有的臺灣人知道,才能真正打贏這場對抗時間記憶的戰爭。史哲表示,能在行政院宣布519為白色恐怖記憶日的今天,辦理人權館展示典藏大樓修增建工程的開工,特別別具意義,「現在不僅是對抗時間,也考驗意志,轉型正義的工程或許仍有做得不夠之處,但期待這個大工程,能在許多小工程建立的基礎上,腳踏實地地往前進」。



政治受難者前輩蔡寬裕致詞時說道,「期待這天已經很久」。蔡寬裕前輩回顧自2011年園區掛牌,他們這群政治受難者開始在園區擔任導覽志工,持續不懈地告訴來訪民眾關於白色恐怖的真相,十多年下來,沒有人中途退出,只是凋零離開。長年的導覽過程中,他們深知人權館在空間上的不足,也因此殷切企盼多功能大樓的興建。蔡寬裕前輩一方面感念蔡焜霖前輩8個月前離世而無法見證今日,一方面也代表政治受難者及家屬感謝一路以來人權館與文化部及大家的堅定支持,才有今日的開工動土。



蔡寬裕前輩娓娓道出今日展示典藏大樓興建工程一路以來的艱辛與所接受的協助,在用地的取得上,由文化部與國防部合作移轉汽修大樓作為人權館用地,並編列經費,原先規劃為地上4樓地下2樓且具備容納250人空間的國際會議廳,然而受到部分人士以會破壞園區景觀為由反對,繼而破局,一延宕便是八年。這最後一哩路走得艱辛,幸而文化部與人權館持續負重前行、溝通協調,才有今日的開工典禮。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表示,修增建工程在文化部支持、政治受難者(團體)協助與同仁的努力之下,得以順利完成發包,本次工程是提升人權館整體專業最重要的關鍵,未來在工程執行上會嚴格要求工程品質。施工期間,園區仍然對外開放,務期軟體的服務能持續推動。相信在工程完工後,可以提供更完善、多元的展示環境,便利更多民眾來館參觀,促進人權教育的推廣,以及更優質的服務。


 

【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第六大隊、汐止分隊暨市民活動中心共構興建工程(2026)

 

0418〔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第六大隊、汐止分隊暨市民活動中心共構興建工程動土典禮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666477724125177/



「特搜大隊、第六大隊、汐止分隊暨市民活動中心共構興建工程」動土-特搜進駐及全自動化智能值班台,救災出勤更快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18 11:50:59) 「安居樂業」最重要就是「安」,「沒有安全,沒有一切」,為提升汐止地區救災救護能量,保障市民生命財產,新北市政府特別在4月18日上午,於新北市汐止區中正段902地號(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大同分館前),由侯友宜市長主持「特搜大隊、第六大隊、汐止分隊暨市民活動中心共構興建工程」動土典禮,並邀請各界民意代表及地方仕紳到場觀禮。

侯友宜市長首先感謝消防及義消夥伴的努力,讓本市的OHCA康復出院率自民國99年3.1%提升到112年11.45%,到目前已經成功挽救2,410位民眾的生命及家庭幸福,並且連續蟬聯全國OHCA康復出院數第一,目標是115年的12%, 另外剛發生的0403大地震於新北市達到5強震度的重大災害,都是這群救苦救難的打火英雄盡力在維護市民安全,也感謝消防署中央補助及議員、里長的共同努力,促成這棟智能化的消防大樓與活動中心動工。

汐止區都市化發展、人口數量增加、工業廠房遍布林立,建築物興建逐漸高層化,救災救護需求日益增加,原汐止分隊於民國75年興建,廳舍老舊,使用空間僅236.77坪已經無法提供完善的執勤及訓練環境,為發揮更好的勤務效能,規劃原地重建地上7層、地下2層的新廳舍,總樓地板面積2,040坪(6,744平方公尺),除了容納大型現代化的救災車輛外,更在2樓打造室內的體能訓練室及訓練平台,同時也規劃建置智能值班台,當分隊接獲119通報即可自動發送派遣令,連動分隊廣播、車庫滑升門及備勤室燈光,讓消防人員可以提早20秒出勤,且另外考量鄰近4條高速公路交通極為便利,特別規劃特搜大隊進駐以符合特搜大隊跨區支援勤務的特性,提升救災救護效能,也提供消防同仁更舒適的備勤環境。

此外,汐止區市民活動中心與消防廳舍共構,特邀請文化藝術專家、學者共同將廳舍外觀融入鳥居及歷史特色,未來可作為銀髮族俱樂部、各項活動、市民休閒遊憩及配合推動市政宣導政令之用,平時也能讓居民於生活中無形融入防災、減災觀念,活絡在地文化,實現樂齡生活。

侯友宜市長強調「安全」是市民的最基本需求,所以自上任以來,已完成8處消防廳舍,啟用萬里、石門、大埔、國光、中和、坪林、鳳鳴分隊及第五大隊暨車輛保養中心,另包含今日動土的汐止分隊外,尚有4處興建中(貢寮、雙溪、頂埔及莒光分隊)及2處規劃中(泰山及淡海分隊)。

另外侯友宜市長也指出,在市府的「災害防救」、「公共安全」及「水域安全」三大平台上,消防局負責所有的幕僚作業。而消防局平均一年119報案電話接近80萬通、救災救護出勤22萬次,約2.8秒即有一趟勤務,期勉消防局要持續精進,維護市民安全。侯市長表示行動治理的務實理念,消防局以市府專業幕僚的立場,跨區協調、整合運用民間智慧與資源,充分運用「AI智能科技與前瞻建設」,來打造市民為主的韌性防災智慧城市,這許多的創意是消防局的卓越成果。

最後侯友宜市長希望以全新的廳舍展現市府對地方安全的重視,並期許所有消防弟兄在進駐新廳舍後,透過更流暢的出勤動線、充裕的訓練空間,進一步提升救災救護效能,提供更優質的消防安全服務,未來新北市政府將不負眾望共同守護新北市民,提供市民安居樂業新環境。


侯友宜市長主持動土典禮


智能化的消防大樓與活動中心動工。


侯友宜市長主持動土典禮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臺東縣】海端鄉綜合體育館(2024)

 

【公告】臺東縣海端鄉綜合體育館,即日起對外開放申請使用!


11098日。臺東縣海端鄉綜合體育館

0908【臺東縣】海端鄉綜合體育館動土

海端鄉綜合體育館今動土 饒慶鈴盼供居民休閒活動場域提升運動風氣 

為了發展臺東縣海端鄉內體育活動,鄉公所團隊近一年來與地方各界協調規劃在海端車站旁廣場興建綜合體育館,並於今(8)日上午舉行動土典禮,縣長饒慶鈴到場參與,她表示,為了提供居民設施完備的室內運動場地,縣府積極協助鄉公所爭取經費興建體育館,這也是海端鄉重大建設的里程碑,期盼完工後讓居民擁有舒適寬敞的運動休閒空間,提升在地運動風氣。

縣長饒慶鈴提到,為提供海端鄉及周遭區域居民適合的運動環境,且不受天氣因素影響、在友善安全的室內場地進行體育休閒活動,海端鄉公所規劃興建一座綜合體育館,縣府積極向教育部體育署爭取經費5,400萬元,並辦理相關審查作業及核辦程序,自去(109)年底上網招標後歷經多次流標,終在縣府及公所共同解決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並不斷修正計畫以符實際需求的努力下,於今年8月順利決標並在今天動土,工期400天,預計明年底完工,期盼提供居民優質的運動空間,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及拓展多元化的運動種類,發掘並培育鄉內優秀的運動選手。

海端鄉長胡金至表示,海端鄉綜合體育館設計爲一層樓、高度為15.2m(最高處淨高)、建築體為1,733立方公尺,室內規劃綜合體育球場(籃球、桌球、羽球等)、廚房、多功能教室(後續活動空間或健身房)、休息室、器材室、浴廁等設施,室外規劃停車場空間、入口意象等設施,可作為鄉內各級學校運動教學之用,亦可提供鄰近池上、關山等地區居民室內運動場所,及大型民眾聚會、體育賽事、活動表演等之舉辦場地,更可於災害發生時成為臨時安置處所。



東部縱谷首座體育館動工 海端鄉民齊聚祈福 — TITV News 原視新聞網

https://news.ipcf.org.tw/1665

台東海端鄉公所耗資超過1億元,打造東部縱谷地區第一座室內體育館。今天(8)舉行動土儀式,當地布農族人也以傳統方式為工程祈福,希望未來綜合體育館能提供更舒適的運動空間,同時也能成為撤村臨時避難所。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臺中市】雪霸國家公園三六九山莊興建工程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

2024-04-15報載「三六九山莊重建,運材軌道搭建,沿路砍樹惹議」澄清說明 軌道路線採對生態環境衝擊較小路線 

雪霸國家公園三六九山莊為使用超過50年的老舊破損山莊,近年來因應山林開放政策,提升登雪山遊客住宿品質,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自110年起動工興建,山莊材料運輸施工廠商採用單軌軌道運輸方式辦理。軌道工程路線採對生態環境衝擊較小的路線規劃,並會同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進行路線勘查,另施工佈設需考量地形坡度及轉彎半徑等因素,故針對軌道工區障礙木須適度移除,尚難以完全避免,選線過程中須移除之障礙木皆依規定辦理伐除申請及現勘,伐除後也經過林業單位查驗確認。

軌道運輸皆依規定辦理水土保持及預先評估環境影響作業

國家公園署指出,三六九山莊海拔3,150公尺,位於高山地區無道路可通達,故本工程建材運輸方式為工程亟需克服之首要解決難題。因本案建材數量約1,650噸重,數量龐大,且國內並無私人直升機機構可承接吊掛業務,爰無法採行直升機吊掛進行建材運輸。

基於上述原因及生態保育為最優先考量,雪管處建材運輸方式係規劃優先採索道進行,惟工程經多次招標一再流標。雪管處遂於檢討招標作業時,開放材料運輸方式不限索道,軌道運輸亦可,得標廠商選擇採軌道運輸施作。

本案經函請行政院環保署函示認定,非屬「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之項目,故雪管處依國家公園法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辨理預先評估環境影響,並經內政部核准在案;另外簡易水土保持作業亦遵照相關規定辦理。

僅伐除小部分冷杉並未破壞冷杉生態 伐除障礙木留置現地作為生物棲息利用

國家公園署表示,軌道路線的選擇皆會同林業署臺中分署辦理路線勘查,選擇對生態環境衝擊較小的路線,並對於軌道經過之處必要移除的障礙木進行伐除申請及現勘,伐除後也經過林業單位的查驗確認。核准之障礙木伐除樹種包含臺灣二葉松、臺灣華山松、臺灣赤楊、狹葉高山櫟與雜木及小部分臺灣冷杉等總計806株,立木材積60.32立方公尺。

所伐除的障礙木皆未外運留置於現地作為生物棲息利用,可提供各種生物微棲地及重要的營養源。雪管處刻正持續依契約規定辦理三六九山莊興建工程,未來俟山莊工程完工時將與林業單位評估研議後續植樹復原等作為,以維護雪山地區豐富之生態環境。

三六九山莊預計完工3D合成照片
三六九山莊預計完工3D合成照片/公園署提供
軌道選線障礙木現勘照片
軌道選線障礙木現勘照片/公園署提供
軌道設施經過情形照片
軌道設施經過情形照片/公園署提供
軌道障礙木砍除情形照片
軌道障礙木砍除情形照片/公園署提供

三六九山莊 - 維基百科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臺北市】消防局關渡分隊與警察局關渡派出所新建工程(2027)

 

0412【臺北市】消防局關渡分隊與警察局關渡派出所新建工程開工動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663128054460144/

警消合璧-消防局關渡分隊與警察局關渡派出所 新建工程4月12日開工動土典禮

臺北市北投區消防局關渡分隊與警察局關渡派出所新建工程,於113年4月12日上午由市府工務局副局長張郁慧主持開工動土典禮,與各方嘉賓共同為工程祈福,以典禮作為工程的良好起始,祝禱施工階段安全順利、如期如質完工,能為北投關渡地區帶來更加健全的警消機能。

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現有消防局關渡派出所設於大度路高架橋下,受空間狹小窳陋、通風採光不佳、橋體震動噪音等困擾;而警察局北投分局關渡派出所則為雖有獨棟辦公建築,但腹地狹小、建物老舊且經評估其耐震係數不足,在市府統整該2單位之需求及實際覓地之結果後,規劃出本消防局暨警察局合署辦公大樓之新建工程。

新工處士林工務所主任傅崇愷說明,本工程設計建築規模為地下4層、地上9層鋼筋混凝土構造,基地面積1,487平方公尺(約450坪),設計總樓地版面積9,949.25平方公尺(約3000坪),以複合式機能滿足警消全方面需求。建築外觀部分,建築本體採中軸對稱,顯示堅毅剛正的形象,配合磚紅色的柔暖色調,呼應消防設備警戒防災的意象,而立面造型板則以不規則的有機排列,巧妙地利用對比鮮明的翠綠色,象徵生命的維護與茁壯。在空間機能的面向不僅提供基本警消勤務所需的辦公會議、居住盥洗、餐廚空間等,更有體能訓練、常訓禮堂、文康室等空間,中央設置天井與花園,強化內部採光與新鮮空氣的流通交換。

傅崇愷最後說明,本工程已於113年1月12日正式決標,由國新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大嘉企業有限公司、宥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共同承攬,預計113年4月中旬開始施工作業,施工工期為1,000日,工程完工後,預期將改善當前北投關渡地區消防局與警察局的廳舍空間,提升關渡地區之救災救護及治安的服務品質、效能,進而提供市民更迅速便捷的服務。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臺北市】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暨下水道環境教育館新建工程(2024)



臺北市首座三級處理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今(11)日由副市長李四川帶領工程團隊進行上梁祈福,祈求工程順利進行。工務局衛工處辦理之民生水資中心統包工程,預計於今(113)年11月完工,接續即進行進水試運轉。這是臺北第一座MBR薄膜三級處理廠,將開啟臺北市污水處理新篇章,實現2030年臺北污水完全自主處理市政願景的開端。

111-07-09衛工處曾靖雅主任與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並肩前行

為達到2030年臺北市污水全自主處理的願景,臺北市工務局衛工處打造一座採薄膜(MBR)三級處理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預計113年完工,每日約可處理4萬噸生活污水,並產生1萬噸再生水。有一位推動工程前進的重要人物,她是民生工務所主任曾靖雅。

盛夏豔陽高照,曾靖雅主任比劃著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的未來藍圖,她是衛工處最年輕的女性工務所主任,帶領統包團隊一步一腳印,朝著113年啟用民生水資中心的目標前進。

曾靖雅畢業於成大土木工程學系,109年秋天,來衛工處未滿一年的她,自告奮勇擔任民生工務所主任,即使感到沉重的壓力,卻也充滿幹勁。看著工程一點一滴實現,心中滿是成就感,「這大概就是土木人的浪漫吧。」巡視工地、查驗、確保現場按圖施工,以及審核材料設備、分項計畫書、施工圖等,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還要定期掌控施工進度、召開團隊工作會議。在工地現場更要應付各種緊急或意想不到的事,例如颱風天豪大雨、民眾抗議、地下障礙物等。

「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涉及土木、環工、機電等專業領域,需要融會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並協調各方意見,每一天都是新的學習、挑戰。」為了獲取更多實務經驗,她常常到工地「曬太陽」,到現場學習書本裡沒有的經驗故事,也時常向業界同學、前輩請教,最感謝的還是各級長官及同仁給予協助與支持,讓她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能順利解決。此外,為了增進環工相關知識,她特別參加課程、成功考取「甲級廢(水)專責處理證照」。

「這裡沒有上下之分,我們是一個團隊。」談論起施工過程中的大小事,辦公室裡洋溢著活潑的氣息,與眼前即將誕生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相呼應。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順利完工,是曾主任目前最大的願望。



111-07-06

為了達到2030年臺北市污水全自主處理的願景,臺北市政府衛工處預計於113年,在位於民權東路與塔悠路口的原民生污水處理廠舊址,打造一座採薄膜(MBR)三級處理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並與鄰近的松山自來水加壓站及具有40年歷史的撫遠公園相接,成為嶄新的「上水、中水、下水資源循環教育園區」。
 
衛工處規劃設計科長盧師琁表示,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建置2層樓的「環境教育館」,以活潑、生動的科技化方式,突破過去刻板的展覽形式介紹已逾50年的臺北市污水下水道歷史,並結合時下最夯的科技,利用VR虛擬實境帶您體驗一窺污水處理廠的內部實景,透過光雕互動式投影展示污水處理流程,以及透過遊戲體驗工程師施工及監控污水處理的情境,適合全家大小一起感受下水道世界的奧妙,除了傳承臺北市污水下水道歷史文化,也結合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功能,讓到訪的民眾體驗一趟身歷其境的「水之旅」。
 
衛工處進一步說明,為了打造一座結合上水、中水、下水為特色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同步將周邊的撫遠公園規劃為主題遊戲區,並增加複合式體健設施,成為親子同樂的共融公園;此外,打造以生態綠化的概念美化自來水加壓站的外牆,採耐久抗污建材,創造和諧整體的園區環境及都市景觀,未來整個街廓將會以嶄新之姿與市民見面。


擘劃臺北市污水下水道藍圖,打造民生水資中心

110-10-01

未來在臺北市將建造一座採薄膜(MBR)三級處理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為獲得外界瞭解與支持,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衛工處在局長林志峯、處長林昆虎的率領下,邀請當地議員、里長及里民參訪同樣為三級處理流程的桃園市文青水園水資源回收中心,預計113年在民生社區打造一座兼具生活、智慧、美學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朝2030年臺北市污水全自主處理目標邁進。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邀請松山、信義區在地議員、里長及里民參訪位在桃園市龜山區榮獲「2020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的文青水園水資源回收中心。在這次的參訪行程中,王鴻薇議員、秦慧珠議員、里長及里民等民眾,對於三級的處理水質、地下化的污水處理設施、公園化的上部空間,甚至還有吸引大批網紅及民眾前來喝咖啡的黑水咖啡廰給予肯定,期待未來臺北市也能打破過去污水處理廠為鄰避設施的刻板印象,帶給民眾另一種新的休憩空間。

工務局長林志峯表示,隨著雙北市污水接管率的不斷提升,臺北市為提升污水處理量能及水質、因應缺水危機生產再生水等因素,將於原民生污水處理廠舊址打造一座採薄膜(MBR)三級處理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並設置「下水道環境教育館」,結合周邊公園綠地及既有自來水設施,規劃成為嶄新的「上水、中水、下水資源循環教育園區」,邁向污水全自主處理的願景。

衛工處長林昆虎進一步說明,預計於113年完工的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除每日可增加4萬噸的污水處理量外,其中1萬噸的再生水透過新建的環狀供水管網,首創以「管網鋪設、主動供水、智慧取水」模式,讓再生水取用更加便利。此外,在建築物加入工程美學的元素,以水資源、綠化及節能減碳等綠建築指標為核心,採退縮、透空等方式,引入自然採光及視覺穿透風格,搭配綠棚架、垂直綠化、綠屋頂等大面積綠化,融合於周邊撫遠公園,成為時尚且綠美化的城市新地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