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高雄市】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第三期計畫(2027)*營建署專業代辦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https://www.nstc.org.tw/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 Facebook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_中心建設







114-02-19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代辦國家訓練中心新建游泳館及網球場 全力支持臺灣體育發展 為國家選手打造優質訓練場地

「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第三期)士校營區新建游泳館及網球場等工程」今(19)日辦理開工動土祈福典禮。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本次工程採跨部會合作推動的型態,由教育部補助逾24.4億元經費,本署協助代辦,透過營造的專業,在國家訓練中心新建50公尺國際標準競賽游泳池、25公尺練習池及跳水池及網球場2座,預計116年7月中旬完工,藉由優質的訓練場地支持臺灣體育發展,讓國家選手可以享有不受氣候影響且更加安全的訓練空間。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出,為配合推動行政院108年5月10日核定「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的第三期計畫,將依據游泳及跳水項目選手培訓需求,建置符合國際標準的游泳池,場館內也會設置陸上訓練區、輔助訓練區及SPA池區,引進循環水流訓練池及低氧訓練等設備,提供符合運動科學的軟硬體訓練環境;在網球場部分,將規劃興建5面戶外網球場及4面風雨球場,包括硬地及草地等不同材質的球場,另配合球員擊球及移動所需,採取挑高、場間均不落燈柱及加大邊界距離等設計,以達強化培訓及保護選手的目標,為臺灣游泳、跳水及網球選手提供完善的培訓場域。

今日出席貴賓,包括教育部政務次長暨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董事長張廖萬堅、體育署長鄭世忠、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總工程司游源順、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分署長林敬賢、建築師陳玉霖、地方民意代表與體育界各單位先進等共同參與。



「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第三期)─士校營區新建游泳館及網球場等工程」於今(19)日上午舉行開工動土祈福典禮,由張廖萬堅政務次長兼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董事長、立法院李柏毅委員、林倩綺委員、體育署鄭世忠署長、國訓中心龔榮堂執行長及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游源順總工程司等重要貴賓出席,並有來自游泳、網球及軟式網球的教練及選手一同見證國訓中心邁向新的里程碑。

作為我國頂尖運動選手的培訓基地,國訓中心一直致力提供完善的培訓環境及全方位的後勤支援。而為優化國訓中心的訓練環境,體育署自109年起啟動「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第三期)」已逐步完成大門整新、射箭場改善、棒壘球場設施改善、新建風雨投擲場、公共設施景觀改善及環場訓練跑道、風雨連通走廊等多項工程,為國訓中心帶來嶄新面貌。

而今天是第三期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士校營區新建游泳館及網球場等工程」正式開工,將為選手們打造更完善的訓練環境。

「士校營區新建游泳館及網球場等工程」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代辦,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上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福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攬,工程經費達新臺幣24億元。

新建的游泳館除設有50公尺國際標準競賽池、25公尺練習池、跳水池外,亦設置陸上訓練區、輔助訓練區及SPA池區,更引進循環水流訓練池及低氧訓練設備,希望讓游泳及跳水項目的教練選手,獲得最佳的環境及運動科學支援。

新建的網球場設有5面戶外球場及4面風雨球場,分別規劃為硬地球場及草地球場,風雨球場為配合網球擊球高度採挑高設計,戶外球場內則不落燈柱,以確保選手擊球動線順暢,並加大邊線及底線距離,確保選手在兼具實用及安全的場地中,能夠專心備戰。

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表示,國訓中心是教練與選手的備戰基地,過去受限於土地面積,無法容納更多的運動場地,感謝國防部同意撥用士校營區土地,國訓中心園區規模得以拓展,現在始能有新的場館規劃和動土開工。

張廖萬堅次長同時期許工程能如期如質完工,儘早為優秀的游泳及網球選手們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訓練場地,成為選手最有利的練習場域。

2025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及2026年名古屋亞運現在已進入關鍵備戰期。為此,典禮現場特別安排了祥獅獻瑞,除祈福開工大吉、工程順利,更是為教練選手鼓舞士氣,期盼我國優秀選手們持續突破自我極限,在體壇發光發熱。

113-12-26國訓中心基地範圍興整建已完成 培訓環境再升級 

我國運動選手近年於國際賽會表現亮眼,屢創佳績,除選手教練持續努力不懈的訓練征戰外,培訓環境的優化也是助力之一。因選手長期於國訓中心備戰,為提供選手專業、舒適的競技運動培訓環境,目前正在推動的第三期計畫自109年起執行迄今(包含111年啟用的大門、112年啟用的射箭場),而國訓中心基地範圍的興整建工程也於今(113)年全數完工,升級或新建的工程包含棒壘球場設施改善、新建風雨投擲場、公共設施景觀改善及環場訓練跑道、風雨連通走廊等4項工程。

行政院自98年核定「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以分期分區方式逐步完善國訓中心各項培訓設施,規劃建置符合國際標準的國家級運動訓練場館,以充實運動競技實力。前於第一期及第二期計畫已完成戶外訓練場、綜合集訓館、公西靶場等主要培訓場地,也新建宿舍及餐廳,提供教練及選手更優質的培訓及生活環境。

除將整體舊有設施進行優化改善,新建完成的風雨投擲場,包括鉛球、鐵餅、鏈球、跳高、撐竿跳、標槍等項目,為全臺第一座田徑多項目使用的風雨投擲場,田徑選手培訓不再受天候影響;另棒壘球場設施部分,建置投捕練習區、紀錄室、休息區、器材儲藏室等,並於棒球場地建置全壘打牆、室內打擊練習區、紅土及草皮汰換等。為提早適應場地及備戰2026名古屋亞運,女壘培訓隊也已提前進駐使用,教練及選手普遍表示滿意,相關回饋意見已納入國訓中心改善參處。

國訓中心歷時15年的籌建,整體環境改頭換面,煥然一新,目前基地範圍的硬體建設幾已完成興整建作業,另為擴大及完善培訓環境,體育署已協調國防部撥用國訓中心東側士校營區土地,第1階段規劃建置游泳館及網球場,工程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代辦,已於今年12月3日決標,預計116年完工,後續相關籌建設施亦持續研議中。

體育署表示,培訓環境升級的作業持續進行,希望透過相關訓練場館設施的提升,營造永續且穩定發展的競技環境,讓選手在嶄新進步的運動訓練環境下備戰,持續提升競技運動實力,也期許選手們於國際賽會上,能突破自我,締造更好的成績。


113-08-29做選手堅強的後盾 打造國訓中心全新游泳館及網球場

2024年巴黎奧運圓滿落幕,我國代表團選手締造2金5銅的佳績,讓國人非常振奮,深受感動,而選手亦緊接著投入下一階段訓練,為後續賽會辛勤備戰,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作為培訓選手重要基地,打造優良的訓練環境也是支援選手征戰國際賽事、締造佳績的重要後盾。「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第三期計畫將在士校營區新建游泳館及網球場,工程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專業代辦,歷經2年前置作業及規劃設計,將於近期公告上網招標,預計116年完工。

111-12-15國訓中心第3期興整建計畫進入第3年 培訓環境再升級

近年來我國運動選手於國際賽會表現亮眼,屢創佳績,2020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後,因疫情延期的2022杭州亞洲運動會也將在2023年9月舉辦,除選手教練持續努力不懈的訓練外,教育部體育署對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硬體設施也持續優化中,興整建計畫進入第3年,截至目前第三期計畫已完成工程包含國訓中心大門整新、射箭項目相關訓練場地擴建等,提供選手完善的競技運動培訓環境,以作為選手最堅實的後盾。

行政院自98年核定「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起,以分期分區方式逐步完善各項設施。體育署已於第一期計畫及第二期計畫完成選手主要培訓所需的戶外訓練場、綜合集訓館(含14種運動項目及重量訓練室)、公西靶場及東部訓練基地;此外並重新整建宿舍及餐廳,提升教練選手的生活環境品質,讓選手在訓練之餘,也能好好放鬆休息。

第三期計畫自109年起執行,國訓中心園區內培訓設施持續優化,整體培訓環境再升級。今(111)年為執行的第3年,第一個完成的工程就是在今年6月21日啟用的全新大門,整體大門外觀呼應對面的高雄國家運動場,中央大道並配合主軸線落實人車分道,展現國家級訓練中心門面氣勢。隨後於今年7月完成的是射箭場設施的優化工程,為配合反曲弓及複合弓項目的選手訓練,除擴大射箭場訓練場地,並增建相關附屬空間(含調弓室、運科室、觀察室、會議室、休息室等),目前選手們已進駐培訓使用,教練選手們對於新完成的射箭場表示相當滿意。

體育署即將於112年起接續辦理棒壘球場設施改善、建置風雨投擲場與全區環場訓練跑道及公共設施景觀優化改善,國訓中心基地範圍內之相關硬體設施改善,預計可於113年底完成。另於國訓中心旁之士校營區基地,規劃新建之游泳館及網球場,經與代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委託建築師及單項協會多次進行研商討論,目前正持續辦理設計作業,最快可於112年底辦理工程招標作業,整體興建作業預計115年完成。

計畫執行過程中,為避免影響選手培訓,均有相關配套措施及替代場地,培訓環境升級的作業持續進行,相信於第三期計畫完成後,將提供選手更好的訓練環境,可以讓選手在無虞的運動訓練環境下全力備戰,持續提升競技運動實力,也期許選手們於國際賽會上,不斷有更快、更高、更好的成績。


111-06-21國訓中心新建大門啟用暨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籌備處揭牌 蘇揆:布置好舞臺 讓選手演出精采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1)日前往高雄市出席「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新建大門啟用暨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籌備處揭牌典禮」時表示,政府展現培育選手的決心與努力,體育預算不僅自2016年的80億元,大幅成長到今(2022)年的130多億元,教育部也於2018年起規劃啟動「黃金計畫」,透過運動科學提供選手客製化服務,讓選手有最佳表現,同時也一併提升教練、防護員、體能訓練師等團隊人員的相關待遇。院長強調,政府為選手布置好舞臺,讓選手演出精采,也希望選手們持續加油、努力打拚,為臺灣爭取更多佳績,並盼立法院儘速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以提高運動科學支援選手的量能。

蘇院長指出,他今天站在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新建大門前,同時為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籌備處揭牌,展現國家盡全力為運動選手布置好場地的決心,並進入運動科學的新階段,積極以運動科學方式支援及培訓選手。院長強調,蔡英文總統十分重視運動選手的培育,體育經費預算從其2016年上任時的80億元,大幅成長到今年的130多億元,幾乎加倍。

蘇院長強調,國訓中心是國家級的運動選手訓練場地,為完善培育運動選手,在該中心新建大門啟用前,政府已先建置教練與選手宿舍等生活及照顧空間、相關訓練設備等;而教育部亦已於2018年規劃「黃金計畫」,並在2019年正式啟動,提供選手客製化的專人訓練,同時連同協助選手的團隊人員,如教練、防護員、體能訓練師等,相關待遇也一併提升,另也透過情蒐分析方式,協助蒐集對手比賽資料,並配合運動科學支援,讓我國選手能有最好的表現。

蘇院長表示,現在運動選手要獲得技術進步,已不像過往他打橄欖球時以土法煉鋼方式一直苦練,而是透過運動科學方式進行運動力學分析,精準掌握運動選手肌肉施力大小、動作是否正確,並計算出球類運動上網與田徑運動跨欄步數等。

談及我國運動選手優異表現,蘇院長指出,在座的舉重選手郭婞淳在世界錦標賽累積超過10面金牌,一再為國家爭光,同時她也捐獻比賽獎金、熱心公益,並協助政府拍攝防疫宣導影片,令人敬佩,而舉重選手陳玟卉也於去年世錦賽上奪得挺舉項目的金牌;此外,在拳擊項目方面,黃筱雯選手於去(2021)年東京奧運為我國奪得第一面奧運獎牌,而陳念琴選手今年也獲得國際拳擊公開賽金牌,四位選手的表現均堪值嘉許。

蘇院長強調,政府的角色就是為選手布置好舞臺,讓選手演出精采,但這並非易事,需要以整套系統性的方式培育選手,感謝蔡總統大力支持,以及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盡心盡力,提出各種符合選手需求的做法;另也感謝中華奧會林鴻道主席協助政府推動相關政策,林主席常自稱自己是「狂熱的瘋子」,在國家預算較不足時,他不僅自掏腰包提供經費,更陪同選手南征北討,去年林主席參與東京奧運時,更因身體不適在日本緊急開刀,所幸後來無大礙,印證「做好事,會有好報」。此外,院長也特別感謝國訓中心林騰蛟董事長及李文彬執行長長年熱心、努力培育選手,同時也感謝立法委員支持相關預算,而行政院已於今年5月26日通過「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並送請立法院審議,希望立法院支持並儘速通過該條例。

蘇院長表示,臺灣在全世界230個國家中,土地面積排名第143、人口數排名第57,在經貿實力部分,則名列第16,而去年東京奧運,臺灣奪牌數也名列全球第34,表現亮眼。蘇院長請潘文忠部長全力支持運動選手,協助選手獲得最好的訓練與照顧,也希望選手們持續加油、努力打拚,政府定會全力支持,並安定其生活,讓臺灣有更好的運動環境,同時也讓大家獲得更佳成績,為臺灣爭取更多榮耀。

致詞結束後,蘇院長與現場嘉賓共同按壓啟動鈕,完成新建大門啟用儀式,並至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籌備處,完成籌備處揭牌儀式。隨後,蘇院長參訪田徑場鉛球投擲區及風雨跑道區,除了觀看訓練選手示範,也聽取運動科學儀器的測量說明,並鼓勵現場培訓選手為自己和國家創下好成績。最後,院長參觀運動醫務防護室、重量訓練室、選手宿舍及選手餐廳,慰勞防護員、營養師等相關工作同仁的辛勞及努力。

 

111-06-21國訓中心新建大門及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籌備處掛牌完成 賡續打造運動員優質培訓環境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下稱國訓中心)於今(21)日上午舉辦「新建大門啟用暨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籌備處揭牌典禮」,由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李孟諺秘書長、羅秉成政務委員兼發言人、黃致達政務委員、教育部潘文忠部長、林騰蛟常務次長兼體育署代理署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立法院賴品妤委員、陳秀寳委員、劉世芳委員、許智傑委員、中華奧會林鴻道主席等人一同出席,並邀請東奧舉重郭婞淳、陳玟卉、拳擊黃筱雯、陳念琴等4名選手一同參加。


111-05-19國訓中心硬體設施再升級 打造訓練環境新氣象

為形塑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大門整體意象及改善周邊道路人車安全,並提供良好動線,在歷時近1年的工期,即將於近期啟用全新的大門,為訓練環境帶來新氣象。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為我國培育運動選手的重要基地,全力提供優良訓練環境支援我國運動選手,征戰國際賽事,締造佳績,是教育部體育署的重要政策,歷年均投入大筆經費。如讓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的2020東京奧運我國代表隊選手締造2金4銀6銅史無前例的成就,除選手教練的辛勤訓練及後勤團隊的支援外,完善的訓練環境也是其中的關鍵。

體育署自98年起執行「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及人才培育計畫」,分期分區逐步完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基礎設施,第一期及第二期計畫已分別完成室內綜合集訓館(球類館、技擊館)、公西靶場等重要訓練設施,以及選手宿舍、餐廳等生活輔助設施,讓國家選手得以在優質的環境下,無後顧之憂的訓練。為使我國運動選手訓練環境更臻完善,體育署自109年賡續推動第三期計畫,持續優化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園區內培訓設施,並將於鄰近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之士校營區基地規納入規劃,滿足各運動項目的培訓需求。

第三期計畫推動迄今,搶先完工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大門及入口意象,整體外觀呼應高雄國家運動場流線型態天際線,展現國家級訓練中心的氣勢。而令人引頸期盼的射箭場改善工程,將於111年7月完工,屆時反曲弓及複合曲弓選手皆可進駐訓練,全心投入備戰。棒壘球場、風雨投擲場及全區環場訓練跑道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預計113年完成。

另外,已完成撥用士校營區4公頃土地,將新建游泳館及網球場,相關工程已完成環境影響評估及都市計畫個案變更等前置作業,並由內政部營建署全程專業代辦,今年度將展開規劃設計作業,預計115年完工。體育署第一期計畫曾與內政部營建署合作新建室內綜合集訓館(球類館、技擊館),本期計畫睽違數年再度合作,相信能共同為我國選手打造更優質的訓練環境。

近年來我國選手在國際賽會上屢創佳績,顯示完善訓練環境,有助於競賽成績,期盼第三期計畫的推動,透過優質、安全、科技化及符合國際標準的訓練環境,我國選手能持續突破自我極限,在體壇發光發熱,振奮國人士氣,讓世界看見臺灣。



棒球場打擊練習場模擬圖

射箭場改善工程模擬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