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臺北車站


臺北市政府 都市發展局 | Facebook


臺北車站 承載臺北人情感的地方

3月1日是一個有故事的日子。

現在矗立在北平西路、忠孝西路的北車其實是歷經第四代設計的車站。1986年3月1日因為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拆除了第三代的台北車站,直到1989年由沈祖海、陳其寬、郭茂林等三位建築師共同設計完工,這個第四代的台北車站才成為目前大眾所熟知的北車意象。

今天貼文由文化大學 #朱健銘 助理教授執筆撰寫,老師利用臺北市歷史圖資系統展示功能,在這一天為我們娓娓說出台北車站的背後故事,也請鐵粉們繼續支持老師寫更多臺北地圖說故事。

臺北車站,這個見證了無數離鄉背井者來臺北追尋夢想與希望的門戶。1990年,歌手林強的經典之作「向前走」中,便曾描述臺北車站對於追夢者的意義。歌中的「現代的臺北車頭」,正是1989年啟用的第四代臺北車站,即我們現今所見的車站。
臺北車站最早要從1891年清代說起。當時的火車站,稱為「臺北火車碼頭」,位於今日的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周邊(圖一)。此站西臨淡水河,南側則緊鄰當時因「洋務運動」而設立的機器局。

1901年日治時期,隨著縱貫線改線及淡水線通車,車站遷至今日館前路一帶,被稱為「臺北停車場」(圖二)。該站以維多利亞式紅磚建築為主,門口大廣場成為車輛接送的地點,也象徵著當時的現代化過程。有趣的是,此時的臺北車站並未如同日本多數車站般,正門直對大路(館前路)與1915年才落成的總督府博物館相對(今日的臺灣博物館)。

隨著南北旅客的增多,第三代臺北車站於1939年落成。這座具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直面館前路,與臺灣總督府博物館遙相呼應(圖三)。寬敞的大廳與舒適的候車空間,成為當時臺北的新地標,47年的使用時間,承載了許多來臺北追夢或離開臺北的情感,也見證了臺灣經濟起飛的過程。在1986年的春節過後,這個方正的第三代車站,於3月1日隨著鐵路地下化的工程而拆除,旅客的輸運則改至臨時車站,直到1989年啟用第四代車站而停止。

第四代車站也就是今日我們的臺北車站(圖四)。現今的臺北車站是一個捷運、鐵路與高鐵共構的現代化車站,隨著未來「臺北雙星」計畫的完工,這座歷史悠久的車站將再次迎來新的變革,將與桃園機捷、臺北雙星成為進出臺北的重要門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