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臺中市】南區永興、永和及工學里市民活動中心(2024)

 

1028【臺中市】南區永興、永和及工學里市民活動中心啟用

 


南區永興、永和及工學里市民活動中心啟用 盧市長:完成地方20年心願

https://www.taichung.gov.tw/2800081/post

台中市南區永興、工學及永和三里居民長年缺乏活動中心,台中市政府傾聽地方民意,斥資總經費4,000萬元新建4層樓高市民活動中心;市長盧秀燕今(28)日出席落成啟用典禮,感謝中央和地方民代協力爭取國有土地撥用,以及永興里長陳松鶴、永和里長李起綸、工學里長王文明3位里長多年來積極爭取,完成地方20年來的心願,提供市民友善多元的育樂空間。

盧市長指出,南區永興、永和及工學等3里人口逾2.3萬人,長期缺乏公共活動場域,市府活化國有土地,推進地方建設,感謝立委羅廷瑋反映地方需求,以及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協助爭取國有土地撥用,還有在地議員支持經費籌編,興建總經費4,000萬元,打造地上4層建築物。

啟用後將可提供里民活動休憩、進修課程、關懷據點及長者共餐等多用途使用,未來更可整合三里資源,持續推展各項社區化福利服務,促進社區發展、凝聚居民向心力,滿足地方民眾期待。「南區建設不會停!」盧市長也強調,市府會繼續以「開不了工的開工,完不了工的要完工」精神努力建設。

此外,盧市長也提到,里民們是這棟活動中心的共同主人,興建公共設施並不容易,需要土地、設計、經費等必要條件。她執政近6年,區公所團隊在民政局長吳世瑋帶領下,已經蓋了34座活動中心,全市平均1.28里就有一座里民活動據點,普及率高居六都第一,市府將持續評估規劃,滿足地方需求。

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此次永興、永和及工學里市民活動中心總樓地板面積達780.89平方公尺,1樓為開放式活動空間,2至4樓則配備活動大廳、茶水間、掃具間、男女廁所及無障礙廁所等設施,啟用後將可提供里民休憩、選舉投票、地方會議、文化交流及避難收容等多用途使用,未來更可整合里內資源,持續推展各項社區化福利服務,提供多元族群使用,為地方發展及社區營造開創嶄新局面。

南區區長李美麗說明,市府團隊積極推動南區各項建設,除今日啟用的永興、永和及工學里市民活動中心,還有「台中市城南之心計畫」,串聯綠園道、通學步道與公園綠地,在東南區畫出一道「微笑生活曲線」。水利建設方面,則包括「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工程,將轉型為都市小水庫,供應再生水給台中港工業區,預計115年正式通水;柳川第三期水環境改善,提供市民安全、潔淨及蘊含文化的水域環境;建成路系統污水下水道分支管網暨用戶接管工程及美村南路雨水下水道工程,大幅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李區長提到,交通方面,包括南區福田三街拓寬、德富路跨柳川橋梁新建暨德富路及樹德一巷打通、建國北路道路拓寬、忠明南路(南屯路一段至國光路)道路改善及樹德國小旁道路開闢,提供市民舒適優質的人行及道路環境。

另外,市府也推動南區兒少家庭福利館,打造0至18歲都可共同活動的場域;還有打造樹義公園、永興公園等14座共融公園,提供休閒遊憩空間並帶動地方發展,打造更友善、宜居的幸福城市。

今日活動,盧市長、市議員林霈涵、陳雅惠、江肇國、前議員賴頤年、民政局長吳世瑋、水利局長范世億、南區區長李美麗、工策會副總幹事王文興、台中市選委會副總幹事陳佩玉、南區戶所主任蕭淑娟、南區衛生所長劉素琴、台中高工校長黃尚煜、永興里長陳松鶴、永和里長李起綸、工學里長王文明及在地各里長均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羅廷瑋、市議員鄭功進、李中也派員致意。



【臺中市】警察局第三分局東信派出所(2024)

 

1028【臺中市】警察局第三分局東信派出所落成啟用


中市東信派出所落成啟用   盧市長感謝「將士用命」:治安評比全國第一

https://www.taichung.gov.tw/2799917/post

台中市警察局第三分局合作派出所,隨著東區人口大幅增加、員警擴編,舊廳舍已不敷需求,經評估地理、治安狀況,擇定以東福公園旁公園用地作為遷建基地,並將暨有轄區重新劃分成「東信派出所」,今(28)日落成啟用。「將士用命!」市長盧秀燕表示,近幾年在全體警察同仁努力下,台中治安去年在警政署及民調評比都是第一名,讓警察同仁有好的工作環境,才能繼續守護治安、保護市民。

盧市長說,市府自107年起至110年逐年編列6,000萬元預算興建東信派出所,但因原物料、工資大幅上漲,歷經多次公開招標均流標,後經市府使用平均地權基金增編預算2,000萬元,及建設局挹注經費500萬元,以總預算金額8,500萬元,才讓東信派出所能順利完成招標,也感謝市府團隊努力及議員們支持,讓派出所完工、今日落成啟用。

盧市長也說,台中市人口數已突破285萬,隨著人口增加,警力部署也隨之調整,在她任內已新增加大雅分局及六寶派出所,以及社口、豐原派出所等。而原東區合作派出所,因廳舍過於老舊且空間不足,已不敷辦公需求,且東區旱溪以東為9期重劃區,緊臨74號快速道路,治安、交通工作日趨繁重,經評估後將原合作派出所併入東區分駐所暨有轄區後,重新劃分成東信派出所。

警察局長李文章表示,東信派出所就奠基在「美樂地」東福公園內,東有東信福德祠庇佑,西駐東信派出所守護,共同禦守地方福蔭,未來結合鄰近的東區公所將提供市民更優質、便利的服務,為當地的發展注入新的活水,讓民眾享有更好的生活空間。也希望警察同仁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新辦公廳舍,持續展現團隊合作精神,全力以赴執行各項治、交安任務,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來回饋市民。

警察局表示,東信派出所廳舍規劃為地下1層、地上3層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計542坪,建物外觀採「和平鴿」意象,逐層退縮、綠美化增加廣場,以人行通道串連公園動線,融入自然景觀,除保有廳舍安全性,並可襯出親民形象,形塑「森林派出所」理念。

今日典禮,盧市長、立法委員羅廷瑋、市議員黃佳恬、林霈涵、江肇國、陳雅惠、警察局長李文章、建設局長陳大田,市議員李中、鄭功進服務處也派員到場共襄盛舉。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連江縣】馬祖海巡隊新建廳舍(2026)


馬祖海巡隊新里程碑 動土奠基守護海疆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23 14:46:50)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金馬澎分署於今日舉行馬祖海巡隊新建廳舍動土典禮,由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海巡署署長張忠龍、連江縣縣長王忠銘及金馬澎分署長陳泗川等人出席見證馬祖海巡基礎建設重要發展里程碑。管碧玲主委表示,馬祖海巡弟兄積極防堵陸船越界作業,嚴密執行巡弋任務,守護國家海權及海域漁業資源,也執行救援後送,是四鄉五島鄉民堅強的後盾。海巡為照顧同仁的住居品質,將打造住辦合一的海巡廳舍,十年間爭取用地並與行政院各層級審議,專案推動馬祖海巡隊新建廳舍,有賴於連江縣政府各單位、陳雪生立法委員及在地領袖等鼎力支持,方能順利正式動土。未來海洋委員會將帶領海巡署持續爭取預算強化建設離島廳舍,提供更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讓同仁安身齊心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馬祖海巡隊前身為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民國81年進駐馬祖南竿福澳港,並於民國89年改制為「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第十海巡隊」,當時隊部暫設於福澳港口連一樓,與馬祖防衛司令部港口勤務連共用廳舍,一路蓽路藍縷,迄今廳舍屋齡已近40年,因此海巡署斥資約4億元經費興建新廳舍,預計於115年完工,新廳舍為一棟地下1層、地上6層的建物,除融合當地閩東建築特色,也整合海巡後勤裝備庫房,以提高資源管理與物料調度效率,為海巡執法提供強大的後勤支持;同時設有公共使用空間,可作為村民活動中心及漁民座談會場地,有效促進海巡與地方社區的良性互動,拉近與民眾的距離。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指出:「海洋委員會成立已經邁入第六年,持續推動多項法案及施政計畫,包括「海洋三法」和「國艦國造」等海洋政策,也爭取預算辦理「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及「基層廳舍新建計畫」等建設。馬祖海巡隊新建廳舍將為海巡執法工作提供強大後勤支持,特別在海上救援行動及查緝走私、偷渡等不法行為時發揮關鍵作用。也期許馬祖海巡隊未來新設施啟用後,持續秉持國安、治安、平安『三安』的重大使命,確保漁業資源永續發展,持續守護國民權益。

馬祖海巡隊新里程碑 動土奠基守護海疆



【臺南市】中西區淺草多功能中心(2024)

 

2024

1023【臺南市】中西區淺草多功能中心啟用

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0&s=8700368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臺北市】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公館大樓(2025)



由臺北市政府主辦、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策劃執行的「臺北文學館籌備處開展暨文學館選址」宣告記者會今(18)日正式啟動,臺北市長蔣萬安宣布臺北文學館將設立於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新建大樓「公館大樓」,預訂2027 年底開館營運,期許未來結合城南周邊大學、親水與山景之自然景觀、藝文場館、文學出版社,成為休閒遊憩、文學推廣與串聯交流重要地標,持續擴大文化影響力。
 





目前執行情形:截至113年9月底,實際進度66.44%


公館稀有精華地段 逾萬坪商辦首度公開招商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公館大樓正式啟動招商,以絕佳交通地理位置及萬坪商辦樓地板,提供公館地區龐大商機,預期未來可結合自來水園區活動、古蹟及生態導覽,活絡在地觀光與商圈人潮,開創公館地區嶄新水園區新天地。

  北水處說明,公館大樓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與汀州路3段交叉口,樓高10層無棟距,坐眺景美溪及小觀音山,面山水景,視野遼闊,地點絕佳,預計將於115年啟用。大樓建築採用黃金級綠建築、候選銀級智慧建築、及太陽能板與電動車充電系統建置等節能方案,展現智慧永續行動基礎,落實ESG永續理念。此外,大樓提供約7,460坪的辦公室,每層約530坪空間、其中10樓為挑高9米樓層,可多元利用,大樓辦公空間預計每日帶來約2,500名上班族進駐;另有約2,300坪的商場、582坪員工餐廳面積,適合零售及餐飲業者進駐。

  北水處表示,本案交通便利,捷運公館站出口步行3分鐘可達;與國道1號、3號、建國高架道路、水源快速道路、基隆路高架道路等聯外接軌,公館大樓亦規劃汽車位507席、機車位527席。公館大樓的公共設施方面,有戶外2公頃景觀綠地及國際級會議廳,備有348席位,提供學術、藝文、新品發表等各項產業交流。大樓內亦規劃「附設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建立友善育兒的職場環境、打造「臺北好水故事館」,與鄰近自來水園區相串聯,提供寓教於樂的自然學習空間。

  為進一步與業者說明本案招商內容,北水處委託香港商世邦魏理仕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分別於113年6月18日(二)下午2時、113年6月24日(一)下午2時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舉辦公開招商說明會,此2場次分為零售業者及辦公需求企業進行說明,歡迎有興趣之業者提前以電子表單線上預約報名。

更多詳細資訊歡迎電洽(02)8369-5092或上北水處網站[連結] 查詢。



【新北市】中和區錦和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2024)


1018【新北市】中和區錦和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正式啟用

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e8ca970cde5c00e1&dataserno=5ea13173bf7507cad926c151fa3f35cf


中和規模最大全智慧化綠色停車場!錦和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今日18時起免費停車

【新北市訊】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8日)主持中和區錦和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啟用典禮;侯友宜表示,錦和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為中和地區規模最大的全智慧化綠色停車場,提供545格汽、機車停車位,自今天下午18時起試營運,開放免費停車。

侯友宜說,錦和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鄰近中和國民運動中心、錦和高中、雙和醫院,周邊住宅密集人口密度高,為紓解地方停車需求,市府積極爭取中央前瞻補助,將原有平面停車場闢建為地下停車場,不僅提供更多的停車位和全智慧化的停車服務之外,同時原有司令台經重新改造後,在非賽事期間可讓前來操場運動的民眾做為暖身區,以及居民社交空間。

此外,將停車場平面層改為植草磚綠鋪面,並擴大街角活動廣場,地下層則利用採光井導入空氣及自然光線,打造友善、健康的停車環境與空間。

交通局長鍾鳴時指出,錦和運動公園停車場工程總經費約8.3億元,共有541格汽車位及4格機車位,場區採人車分道設計,增設人行專用步道,除提升行人步行安全性,更能將社區民眾與運動公園緊密結合。

另外,停車場地下1樓設置11格電動汽車充電專用格位,並提供J1772及Type2等主流規格供電動車主使用;同時導入智慧停管設備,採用車牌辨識系統及全場設置QR CODE掃碼繳費等多元支付方式,使車輛可快速進出場。

交通局表示,錦和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自今天下午18時起至11月17日試營運,開放免費停車,11月18日起正式收費營運,汽車臨停每小時30元、月票4,000元、轉乘月票3,200元;機車免費停放,月票抽籤辦法已於10月14日公告於交通局網站,歡迎有停車需求的市民朋友多加利用。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臺北市市政大樓

 

臺北市政府 - 市府大樓

臺北市市政大樓公共事務管理中心    https://tpmc.gov.taipei/


113-10-16  推動節能減碳與智慧升級,市政大樓啟動全新改造

考量市政大樓啟用迄今已達30年,為改善市政大樓整體洽公及辦公環境,市府將推動市政大樓延壽智慧化專案計畫及市政大樓整修工程,預期三年後讓市政大樓呈現嶄新的面貌。

本次改造工程分為延壽智慧化專案計畫及提前辦理經常性之整修工程,其中專案計畫預算為7億5千萬元,具體項目包含中庭垂直綠化、裝設太陽能板、電動車充電樁、空調與照明等節能智慧化項目,除希望提供市府同仁一個更有效率的工作環境外,更期待讓市政大樓成為市有建築物中的指標性建築,成為各機關未來在新建或改造既有建物之參考典範。

此外,配合前述專案計畫及府前廣場的改造,市府全面盤點每年所有需要辦理的經常性維修項目,約6億5千萬元,具體項目包括廁所、外牆整修及結構補強等土木工程,以及空調、消防等機電設備工程,透過提前實施,分三年一次做到位。

公管中心表示,為確保專案順利推進,後續也將加強與議會溝通,積極爭取預算支持。完工後將提升服務效能,並落實節能減碳之政策目標。


112-03-30  臺北市政府周邊戲沙區正式回歸並於3月31日開放使用,提供市民親子共享空間

112-01-17  蔣市長視察設計美學導入市府大樓公共空間微改造:B2市府生活廣場牆面藝術


臺北市市政大樓 - 維基百科


URBANSCAPETW:【臺北市】市民廣場

市民廣場 (臺北市) - 維基百科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萬華車站 - 維基百科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嘉義市】消防局第二分隊廳舍(2024)

 

2024-10-11嘉義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分隊廳舍重建工程進度落後,審計機關促請研謀改善,已趲趕進度並完工啟用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下稱消防局)辦理第二分隊廳舍重建工程(下稱重建工程),經審計部臺灣省嘉義市審計室查核發現,因氣候因素、人員機具調派欠妥,計畫進度遲延,經函請檢討改善,該局督促監造單位及施工廠商研謀善策,趲趕落後進度,已完工啟用,完善訓練及駐地環境,強化救災量能。

審計室指出,消防局第二分隊廳舍原係向警察局借用之建物,因已使用30年,耐震詳評未達消防機關建築物標準,且空間不足,消防局為改善消防人員服勤環境,保持最佳待命狀態,及因應轄內救災任務,遂多方協調取得湖子內區段徵收區土地作為消防機關用地,並向內政部提報重建工程,於109年11月核定總經費7,000萬元(含中央補助款),預計110年完成規劃設計,112年6月工程完工。

然而,審計室查核發現,消防局因工資及原物料上漲,原計畫經費預算不足,重行提報計畫增加經費為8,500萬元,該工程於111年2月22日決標,金額7,850萬元,工期550日曆天,同年4月29日開工,嗣於施工期間,因氣候因素及施工廠商人員機具調派欠妥影響,該局再次調整預定竣工日期至113年1月11日,較原計畫預計112年6月完工遲延約6個月,審計室遂於112年5月函請檢討改善。

審計室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該工程消防局已督促監造單位及施工廠商研謀善策,趲趕落後進度,並於113年2月3日完工,同年7月31日驗收合格,8月26日進駐使用,完善訓練及駐地環境,強化救災量能。


0910【嘉義市】消防局第二分隊廳舍落成啟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775365059903109/


黃敏惠市長為嘉市第二消防分隊揭牌 斥資上億廳舍提升「工作、訓練、生活」等功能

歷時2年5個月,嘉義市政府消防局今(10)日,歡喜迎來第二分隊廳舍落成啟用,由黃敏惠市長與貴賓共同為嶄新消防局第二分隊廳舍揭牌,送上滿滿祝福。第二消防分隊在市府團隊積極爭取下,獲中央補助7,225萬元,市府配合編列1275萬元,後為強化基地訓練機能,興建訓練低塔並因應工料上漲,市府再增編1,500萬元經費,總興建經費達1億元。建物融入永續理念除了綠化、節能外,考量消防人員勤務需求,成為可滿足消防人員待命、工作、訓練、生活等功能之基地。

黃敏惠市長表示,自87年12月31日消、警分立後,第二消防分隊借用警察局第二分局的廳舍,負責嘉義市南區之救災救護工作。隨著嘉義市湖子內地區建設蓬勃發展,遷入居住人口日漸增加,為守護市民安全,分隊人力、車輛及裝備器材配置也隨之增加,原有的廳舍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重建消防廳舍使消防同仁有完善的訓練及駐地環境,並強化湖子內地區消防安全,給予市民安心的安居環境,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黃敏惠市長提到,為守護市民安全,並提升消防人員待命、訓練環境,在市府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選定現址辦理機關用地變更,並積極向中央爭取前瞻計畫經費,最終成功獲中央補助7,225萬元,市府配合編列1275萬元,後為確保消防同仁救災安全,市府特別增加編列1,500萬元,以打造供消防及義消同仁使用的多功能專業訓練場地。過程中,感謝消防署長蕭煥章的大力協助、王美惠委員的爭取,也感謝市議會的支持及嘉義市政府消防先後兩任局長蘇耀星及郭立昌的用心帶領,終於打造這座現代化的消防廳舍,相信可以提供隊員們一個更好的值勤環境及訓練空間,讓未來救災(護)的效率大大提升。感謝各界支持,與市府團隊攜手營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世世代代好徛起、大大小小攏佮意的幸福嘉義市,期待未來繼續同心協力向「新永續・出發!」,迎接更加美好和安全的未來!

今日典禮,內政部參事方志雄、消防署長蕭煥章一同出席送上祝福,感謝黃敏惠市長所帶領的市府團隊為提升消防人員安全不遺餘力,並允諾未來將加強救災設備、消防人員工作環境建康,並以經費支持消防環境升級。




消防局長郭立昌表示,第二分隊進駐新廳舍以後,原吳鳳南路駐地歸還給警察局,但救災救護範圍並沒有改變。如同廳舍前的公共藝術作品「興光守護、圓滿平安」,以鎮守維安來表達「愛、英勇、關懷」的理念,以「守護」無我精神為發想,象徵消防員無時無刻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今日新廳舍啟用,對嘉義市的安全與永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尤其今年亦是諸羅建城320周年,格外具有象徵性的意義。第二分隊新建廳舍導入綠建築設計手法,克服東西曬問題,達成節能減碳目標,創造與環境共生之願景,並採退縮式設計,不僅創造良好的視覺景觀,亦可形成完善的消防車輛進出動線,另設置訓練高低塔,提供消防及義消同仁多功能專業訓練場地,全新現代化的消防廳舍將可大大提升為民服務及消防救災救護能量。

消防局表示,新建的第二分隊辦公廳舍位於嘉義市東區興安里14鄰興美路302號,總經費達新台幣1億元,新建辦公廳舍為地上4層樓RC消防廳舍,基地面積約3,113平方公尺、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為1831.7平方公尺,於110年10月委託「周祖珍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監造,並由「德庚營造有限公司」承包,於113年2月3日建築物主體竣工,113年7月31日全案驗收合格。

本日典禮由黃敏惠市長親自主持,與內政部參事方志雄、消防署長蕭煥章及消防局長郭立昌,立委王美惠、議長陳姿妏等貴賓一同為落成廳舍揭牌,並邀請地方仕紳、里長、義消幹部百餘人觀禮,同賀第二分隊廳舍落成啟用。開場由興安國小鼓舞擊樂團獻上精彩的演出,長期關心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市議員也到場致賀一同祝禱市內風調雨順、四季無災,落成典禮氣氛隆重熱鬧。





0410
【嘉義市】消防局第二分隊廳舍重建工程祈福動土典禮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1581124948184/posts/1205619043544383/


嘉市府消防局第二分隊廳舍重建工程祈福動土典禮 守護消防安全

嘉義市政府第二分隊廳舍重建工程祈福動土典禮,今(10)日上午11點在醒獅表演帶動下熱鬧舉行,由市長黃敏惠,消防署署長蕭煥章、立委王美惠、副議長蘇澤峰、消防局長蘇耀星等多位議員等一同動土開挖,祈求廳舍施工過程順利、平安。

市長黃敏惠表示,湖子內是嘉義市新興區,未來人口一定增加,過去消防局第二消防分隊長期暫借警察局,且地方較小,因此市府早已做好城市安全規劃及整體考量,以救災的規劃為考量,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救火,保護市民的安全;市府力行都市計畫變更,取得這塊土地之後,我們積極爭取前瞻計畫補助;我們要感謝蕭署長的大力協助,也謝謝王美惠委員幫忙爭取經費,及議會的支持。

市長黃敏惠說,今天的動土典禮,是新的啟程,未來在救災上,我們將有更好的人員設備、廳舍及團隊,讓大家安心;安全之下,才有安心的好環境,成為「全齡共享 世代宜居」的好城市。

消防署署長蕭煥章表示,中央補助及市府自籌共計8500萬元經費,共同建設第二消防分隊的廳舍,很感謝市府提供這麼大的廳舍,未來興建完成後,相信對地區消防救災的服務,一定可以達到救災的目標。

第二消防分隊自87年12月31日消、警分立後,其駐地暫借警察局第二分局南側1-2樓,負責本市南區之救災救護工作。本市湖子內地區建設蓬勃發展,遷入居住人口日漸增加,為守護市民安全,分隊人力、車輛及裝備器材配置也隨之增加,致使空間使用更形窘迫,重建消防廳舍,給予消防同仁完善的訓練及駐地環境,並強化湖子內消防安全,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市府通盤檢討消防防護半徑地區之救災救護需求,經評估地理區位、勤務分擔及防護範圍之合理性,辦理「嘉義市湖子內區段徵收區公共設施湖子內段興安小段地號218湖廣(停)1」用地變更為機關用地,經都市計畫細部變更程序,完成土地變更,取得機關用地面積為3113.33平方公尺。


周祖珍建築師簡報

第二分隊廳舍重建工程總工程經費(含規劃設計及監造)約新臺幣8,500萬元整,由中央補助款及地方配合編列配合款項支應,工程地點在興美路、環興街及順興一路路口,案於110年10月由周祖珍建築師事務所完成規劃設計, 111年2月工程發包由德庚營造有限公司辦理工程興建;整棟廳舍總樓地板面積為551.8坪(1824.19平方公尺),為地上4樓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可容納13台救災車輛及30名消防人員備勤,讓同仁能在優良的環境中服勤,以隨時保持最佳待命狀態,因應轄內可能發生的救災任務。施工部分由德庚營造有限公司進行施作,德庚營造有限公司具有公共工程管理實務與經驗,施工品質頗獲好評,第二分隊重建工程在兩方廠商的協助下,預計於112年底完工,由第二消防分隊進駐,守護湖子內地區的消防安全,讓嘉義市民住的更安心!


斥資億元打造第二消防分隊 嘉義市新永續出發 -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

https://www.cyfd.gov.tw/news/more?id=617ccbb19b324ceeb709b44a7af0b204



【連江縣】馬祖民俗文物館


馬祖民俗文物館



馬祖民俗文物館【粉絲專頁】
  



馬祖民俗文物館建館碑誌

歷史為全民共同記憶,文物乃前人智慧結晶;族群發展取決於歷史之厚實,游子魂縈故里則以文物為憑依。

馬祖本海上之荒島,宋代以來即見閩東漁人涉險汎淀於此,其後漸成聚落。先民雖胼手胝足,耕海為田,而隨身遷移之禮制民情,卻猶見中原古風。民國三十八年,馬祖因海峽風潮而成海上長城。國軍轉進,開物成務,建設鴻猷,肇建此時。民國四十五年為因應軍事所需,地區實施戰地政務,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將本地建構成軍事民政雜揉之特殊風貌。

整軍經武之後,民生條件轉佳,教育普受重視,惟傳統文化卻因鄉賢徂落而呈花果飄零。地區政府有鑑於此,於民國六十三年建請軍方撥移清水村庫房壹座,草創馬祖歷史文物館。體制因陋就簡,了無規模可言。民國七十二年雖於原址重修,但仍屬雛形,不惟空間狹隘,基本維護設施更付闕如,文物殃劫,令人扼腕。民國八十一年,還政於民,戰地神秘面紗漸褪色。原鄉文物對社教的功能、根源之探尋、向心力之擬聚、精神生活之陶冶,深受各界之重視。民國八十六年,曹前縣長常順先生乃指示教育局積極規畫,並向中央爭取經費。次年劉立群先生接掌縣政,成立馬祖民俗文物館籌備委員會,建館工作於焉展開。期間劉縣長全程參與,鉅細靡遺,評估與商確再三,遂成定案。建物由黃長美建築師事務所擘畫設計,採閩東建築式樣,以高低錯落自成聚落形態,由點、線、面、體之結合,突顯地區文化特質,並兼具展覽、會議、多媒體視聽教學之等功能。本館由瑞山營造事業有限公司承造,造價新台幣壹億柒仟貳佰萬元,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全額輔助。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十九日興工,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竣工。

落成之日,緬懷前人開山啟林之功,並感戴各界鼎助玉成,不揜祖先義勇之德,特勒石為記,以垂淵長。
                                                 縣長 陳雪生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吉旦

【記者曹重偉報導】為提供遊客鄉親更優質的服務品質與觀展體驗,縣府文化處表示,馬祖民俗文物館預計自110年12月22日起,進行第二階段展示更新之佈展工程,屆時1樓研習教室與2至4樓展區暫時封閉,並將於111年度分階段完工恢復參觀,開放時間將另行公告;施工期間1樓展區仍照常開放,並自2至4樓展區正式封閉之日起,可免費入館參觀至111年7月15日止(暫定),恢復收費時間亦將另行公告。

 文化處指出,民俗文物館自93年開館以來,因應藏品類型與數量的增加、博物館概念的時代趨勢轉變,以及縣府近年「島嶼博物館」的政策願景與目標,開始醞釀並採分年分階段方式,推動文物館常設展示更新計畫。110年已完成文物館1樓「島嶼地誌」常設展,深入淺出的展示內容與全新風格的展場面貌,皆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

 緊接著即將進行的常設展更新,2樓展區重新定位為「島嶼生活」,呈現馬祖在地歷史脈絡與人文風貌;3樓展區將重新規劃製作「昨日新聞社」與「明日文化工作室」展區,前者將可提供觀眾互動檢索馬祖文獻資料之功能,後者則是提供小型成果發表之多功能展區,而館內原有生命禮俗、閩東語小學堂和宗教劇場等展區則不在本次範圍內;4樓展區將以「戰地島嶼」定位,講述馬祖居民在戰地政務時期中的獨特生活樣態。

 文化處提醒,由於此次佈展更新工程範圍較大,考量遊客鄉親安全與觀展品質,故2至4樓將採同步封閉並分階段完工開放之方式,造成不便之處,敬請鄉親與觀眾朋友見諒。





【記者曹重偉報導】位於清水的馬祖民俗文物館將於9日重新開館,配合此次開館,縣府文化處當天規劃系列精彩活動,包括上午930分的亮島專題展場開幕、1010分的「島語、尋路」在地知識特展開展、11時的文化園區公共藝術啟用典禮,以及下午130分的玻璃飾品教學DIY;另為慶祝重新開館,從9日至16日首週不收門票,免費入場,前百位進場者還可獲贈紀念品,屆時歡迎各界來賓踴躍參加、共襄盛舉。

民俗文物館自民國93年元旦開館迄今,已超過13個年頭,105年底因發生館內空調系統故障,為配合觀光,文化處特別等到淡季及利用年節期間,從去年1210日起進行內部整修,施工期間停止對外開放,接近4個月的封館也是封閉最久的一次。

配合此次整修,文化處也加緊館內1樓亮島專區展場的規劃佈置,將這6年來累積的成果做完整呈現,預定9日上午930分開展,特別展出兩位亮島人的還原面貌,還有以聲光特效呈現亮島人潛水捕魚的模擬場景,期盼透過專區展示, 提升馬祖在人類考古學上的地位。

上午1010分在4樓特展區,還有專屬於馬祖的「島語、尋路」在地知識特展;將之前舉辦的「你的記憶我的故事、你的技藝我的知識」馬祖學傳承工作坊,收集參加者所分享的馬祖故事,從時間序出發,包含馬祖人自原鄉遷移至馬祖後各種的生活面向,認識馬祖不同時代的各個樣貌。

上午11時則是文化園區公共藝術啟用典禮,文化處在處前兩側斜坡都裝設全新的公共藝術,都是出自設計大師之手,不論經過或是駐足欣賞,都會讓人重新體會到彼此生命的不同歷程與價值的相互衝突。當天活動流程如下:

 09:30 亮島專題展場開幕,文物館一樓。
 10:10 「島語、尋路」馬祖故事特展開展,文物館四樓。
 11:00 公共藝術揭幕,文化園區。
 13:30 「彩虹下的約定」玻璃飾品教學DIY,文化處一樓研習教室。



【記者曹重偉報導】因應內部空調系統全面更換,馬祖民俗文物館預定從1210日起進行內部整修,施工期間停止對外開放,暫定10641日恢復營運,屆時「亮島人專區」也會同步開放,特別提醒觀光業者及軍民鄉親特別注意,封館期間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民俗文物館是馬祖最重要的文物寶庫,也是地方文化建設的一大里程碑。館內收藏與記錄了馬祖多重歷史情境的空間環境改變,是各類藝文研習活動及外地遊客參訪的重要據點,也是戰地政務轉型地方自治之後的代表性建築,現也已成為外來客了解馬祖歷史與文化的最佳捷徑。

而民俗文物館自民國93年元旦開館迄今,已接近13個年頭,因館內空調系統久未更換、問題不少,而為配合觀光,文化局特別等到淡季及利用年節期間,暫停對外開放展開整修工程,而此次預估接近4個月的封館,也是自開館以來封閉最久的一次。

配合此次整修,文化局也加緊館內亮島人專區的佈置工作,將亮島人從發現,到後續挖掘及檢驗成果做完整的專區呈現,不僅提升馬祖在國際上及國內人類考古學上的地位,也將成為館內的一大亮點。

此外,將配合文化局持續推動的「馬祖文化園區」概念,以經國先生紀念館為中心,整理沿線通往民俗文物館參訪步道,再串聯至以呈現馬祖軍事戰地世界遺產為主題的勝利堡,連結彼此動線,形塑成為整體的文化園區。


2016-01-03民俗文物館收費機制敲定 215日上路,全票40

【記者曹重偉報導】馬祖民俗文物館收費確定!縣府文化局表示,為落實使用者付費觀念及因應營運相關支出,文物館收費機制預定215日上路,一般民眾全票40元,大專以下學生、軍警、10人以上團體優待票20元,5歲以下或65歲以上民眾免收門票,至於設籍本縣民眾亦免收,敬請觀光業者及遊客密切注意。

縣屬的民俗文物館到底要不要收費,近年引發討論,博物館收費向來都有兩種爭議的聲音,一種是文化均權的觀念,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接近文化、欣賞文化,不應該用價格限制,何況這些本來都屬於公家經營的博物館,公家資源釋出自然無庸置疑。然而第二種說法就完全不同,認為博物館需要收取象徵性的門票費,以避免觀眾進博物館來「光吹冷氣、不看展覽」,反倒浪費國家資源,博物館只要另設免費時段或降低門票售價即可,不需要全面免費。

從馬祖實際面臨的情況來看,目前所有的文化館幾乎都屬公務機關經營,有的經營的有聲有色,內部很有可看性,像民俗文物館已經成為每一位觀光客必到的景點,也是瞭解馬祖文化的重要窗口。關於民俗文物館是否有規劃要收門票一事,地區從去年下半年度就開始盛傳,也引發一些民眾對此議題的關心,認為如果要收取清潔費或門票的話,應該要盡早告知為宜。

文化局表示,民俗文物館收費辦法已於去年完成擬定並經縣務會議通過,預定今年215日開始實施收費,主要費率如下:

一般民眾:全票40元。
大專以下學生、軍警、10人以上團體:優待票20元。
5歲以下或65歲以上民眾:免收門票。
設籍本縣民眾:免收門票。

對於民俗文物館要開始收費,坊間多給予正面支持意見;但有人擔心會有少部分遊客因此裹足不前,基於宣傳馬祖民俗文化,這點門票不收也罷;而支持者認為,走遍世界各地的展示館或博物館沒有不收門票的,畢竟這麼大的一個館,要維持營運的水、電、人事等支出所費不貲,使用者付費確實有其必要,畢竟縣府財政窘困,藉此減少一點赤字也不錯。從無到有總是困難,馬祖的各類博物館不曾收費過,因此要開啟收費機制總要歷經一番掙扎,但為維護更好的參觀空間及提高經營績效,酌收費用應該是相關單位可以思考的問題。


人文歷史深度旅遊雲端應用計畫 臺灣深度之旅

Livia's Wonderland薇笑樂園

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

馬祖媽的生活:: 痞客邦PIXNET ::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基隆市】銘傳國中校舍整建工程(2024)

 

銘傳國中縮實攝影影片第7版 - YouTube

銘傳國中新校舍藍圖意象影片 - YouTube

銘傳國中新校舍 啟用


1101216日。基隆市銘傳國中校舍整建工程【相關訊息】

基隆市銘傳國中校舍整建工程開工

1216【基隆市】銘傳國中校舍整建工程開工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臺北市】市立浩然敬老院重建工程(2028)


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 - 本院沿革


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致中樓及致和樓重建工程先期規劃服務案 -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 浩然敬老院重建工程


海砂屋拆除重建 市長蔣萬安主持「浩然敬老院重建工程」開工典禮 提供弱勢長輩安全的養老環境

臺北市唯一收住無直系血親卑親屬且無自有住宅之低收入戶長者的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今(10)日上午於北投區關渡舊址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蔣萬安市長主持,邀請各界貴賓共同祈福,祈求工程施工順利,如期如質圓滿完工。

社會局表示,浩然敬老院為海砂屋,由於耐震度不足,補強效益有限,為維護住民及工作人員安全,故啟動拆除重建工程。該院專責照顧本市經濟弱勢及特殊長者,同時也肩負提供家暴受虐及無人扶養之長者緊急安置的照顧任務。代辦本工程的捷運工程局第一區工程處表示,本工程於113年3月20日由共同投標廠商「崇偉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崇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得標,將於舊有建築物拆除後原地進行新大樓興建工作,規劃為地下2層地上9層之住宿式機構,並符合綠建築標章,設有安養型175床、養護型225床,總計400床,並納入多功能活動中心、地下汽機車停車場做為睦鄰設施。

蔣萬安市長表示,浩然敬老院的重建,代表著兩個重大的意義。第一,提供安全無虞的住所,讓處於經濟弱勢的長者能安心終老,是市府責無旁貸的責任;第二,也代表著臺北市對於都市更新的態度與執行力,從關渡消防分隊及關渡派出所新建工程開工,到關渡碼頭貨櫃市集開幕,今天浩然敬老院重建工程也要正式啟動,將會帶動關渡地區新的氣象跟樣貌。


捷運工程局第一區工程處代辦社會局「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重建工程」於今日(4月2日)簽約可望於7月前開工

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一區工程處代辦「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重建工程」,今天(4月2日)舉行簽約儀式!本招標案歷經4次流標後,於113年3月20日完成決標程序,由崇偉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崇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攬,可望於7月前開工。

浩然敬老院為本市唯一綜合兼具安養與養護之公立老人福利機構,於民國77年興建完成,由於現有建築為海砂屋、耐震度不足,補強效益有限,已無法符合本府現今老人福利機構規劃理念及院民所需,為維護長輩及工作人員安全,故由社會局委託捷運工程局第一區工程處代辦房舍重建更新。

第一區工程處進一步表示,重建後的新大樓為一地下2層地上9層之安養與養護大樓,預計於117年完工,完工後將可提供長者安養及養護400床之全時長照服務,同時也將納入多功能活動中心提供社區居民活動使用,相信將能成為本市積極推動長照服務與關懷長者的嶄新的里程碑。